【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詹娜]辽东放养柞蚕习俗调查
  作者:詹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28 | 点击数:17735
 

[摘要]任何一种民俗文化的生成都是与一定区域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人文历史环境分不开的,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民俗建构中,人们首先从其所处的自然生态出发,创造出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经济民俗,然后结合经济民俗的实践,逐渐形成与之相应的社会民俗、信仰民俗以及游艺民俗等。本文以辽东民间的柞蚕放养习俗田野调查为例,具体揭示生产民俗建构中的生态特征。

[关键词] 辽东;放养柞蚕;生产民俗;生态特征

[中图分类号] K89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2(2004)05-0091-06


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众共同创造并传承着丰富多彩、迥异不同的生产生活模式,即民俗文化。人类社会千差万别,民俗文化自然亦是林林总总。

正如人类学的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任何一种文化的创造过程,都有其特定的生态背景作为支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文化,自然也是在适应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构建的。对于民俗生活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近年来,国内已有学者进行了专门的论述。①

笔者所生活的辽宁东部山区,柞林资源丰富,向来以放养柞蚕而闻名。自2000年9月始,笔者先后4次对辽宁地区的柞蚕放养习俗进行调查,并对辽宁东部山区的本溪县草河城镇沙河沟村的放蚕习俗进行了重点而详细地观察与记录。柞蚕放养不仅是当地民众为了生存发展而做出的适应生态环境的文化选择,同时也是民众创造性地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当地民众围绕柞蚕放养形成了一整套的生产、生活及信仰习俗。

一、辽宁地区放养柞蚕概况

柞蚕是我国的特产,最早源于山东。早在3000年前,我国先民即开始适应生态环境,收获野生的柞蚕茧做絮御寒。2000多年前,开始了人工驯化柞蚕的饲养历史。胶东一代,是发现与饲养柞蚕最早的地区。据《古今注》记载:“汉元帝永光四年(公元前40年),东莱郡东牟山(今烟台市牟平区境内),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蚕絮。”明末清初,以牟平为中心的柞蚕放养技术日渐成熟。到了清康熙年间,山东放养柞蚕已很盛行,并且向全国各地传播这种技术。明末清初,进入了柞蚕放养的黄金时代。 

目前,从全国范围看,辽宁地区的柞林资源最为丰富,所以,我国柞蚕的主要生产区集中于辽宁省,其放养量和蚕茧产量均居全国及世界首位,经济效益甚为显著。蚕业已成为辽宁省东部、南部和北部山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如岫岩、本溪、抚顺、宽甸、桓仁等山区,皆是柞蚕的重要放养区。

二、辽东柞蚕放养的具体生态环境

笔者调查的本溪满族自治县,地处辽宁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23°34′~124°45′,北纬40°48′~41°33′。东与桓仁、新宾接壤,东南邻宽甸,南邻凤城,西南是辽阳县,正西与本溪市立新区毗邻,北邻抚顺县。①据1977年统计,县境内山林面积4,400,000亩,占总面积的82.3%,其中柞蚕林131,000亩。

草河城镇位于县城小市镇南部,全镇境内总面积172.8平方公里,地势东西偏高,中部偏低,山脉呈南北走向。各条河流均由北向南流,最大的草河流经境内30华里。②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适宜,草河城的柞蚕生产为全县之冠,近年发展更快,1979年柞坡面积达到24,000亩,放养柞蚕304把(一个蚕场称一“把”,平均每“把”蚕场面积约5亩),产蚕茧3,730担。③

笔者进行调查的沙河沟村是由关内移民组成的杂姓聚居的自然村落,它以放养柞蚕闻名于整个城镇。全村面积狭长,村民们依山建房,在山坳中落户。村中一条沙河水贯穿东西,一条主要的街道沿着沙河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村尾的大山中。南北两面绵延几千米的高山上到处都长满了柞树,是天然的蚕场。据上了年纪的村民回忆,在20世纪30年代,村里就已经开始放蚕。村中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沙河沟,两大坡,步步都是养蚕窝。”20世纪60年代,村里建立了蚕种场,专门培育优良柞蚕种销往省内各地蚕场。目前,全村共放养柞蚕100多把,其中,村支部的蚕种场占10把,其余全为农民私人养蚕。全村约200户人家,约有80多户以放蚕为主要副业。若不是受村中蚕场面积所限,放蚕的人数还会更多。

三、放养柞蚕的生产习俗

从柞蚕的生长习性来看,柞蚕不同于桑蚕,其大部分时间是处于在山林中的野外放养状态,受气候环境影响很大。所以,当地蚕民习惯将饲养柞蚕的劳动称为“放蚕”而非“养蚕”。同时,正是由于柞蚕的这种野外放养习性,才使得放养柞蚕成为一项风险较大的生产劳动。当地蚕民不无风趣地说:“要想闹玄儿,打鱼放蚕。”但这句笑谚只适用于20世纪60年代以前,进入70年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普及,在柞蚕品种、放养方法和病虫防治等方面都进行了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科学养蚕使蚕民们再也不必承担巨大的风险了,除非是遇上强烈的低温或霜冻等自然灾害,否则,养蚕可算是一项收入稳当的生产项目,近几年的状况更是如此。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张金敏]徽州古建筑雕刻构件亟待保护
下一条: ·[谢荔]有关死者灵魂的文化表象的探讨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王琨]浅析辽东满族的婚姻故事
·[胡玉福]农业生产民俗的生态破坏与生活者的选择·哈尼梯田:“网络认养”能解保护之困吗?
·[陈永香]彝族史诗《梅葛》的民俗文化场研究·朱霞:《云南诺邓井盐生产民俗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