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通过对于端午节多个名称的释义,通过对端午节俗的主要民俗活动的历史演变的回顾,说明端午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全民参与、内涵丰富的节日。然后,借助“认同文化”的概念阐发了复兴端午节俗对于我们的时代意义,并分析了我们利用现代物质条件、城市空间恢复龙舟运动的可能性和国家给端午节设立假期的必要性。
[关键词] 端午节;民俗复兴;节日;认同文化
[中图分类号] K8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214(2004)05-0023-06
端午节在性质上是一个保证人们顺利适应自然节律变化的卫生保健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被用以彰显伟大诗人屈原的品格的纪念性节日。
端午节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它起源于中国,从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又传播到亚洲的多个国家,如越南、朝鲜、韩国、日本。端午节俗活动不仅应该看做中华文明的若干要素的荟萃,而且应该看做亚洲传统的一个标志。
端午节对于现在的很多城里人来说只是一个吃粽子的日子,而它本来却是一个全民参与、活动项目众多、内含极其丰富的重要节期。最近,韩国对端午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利用激发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民族节日习俗的自觉意识。我们在梳理我国历史悠久的端午民俗活动的过程之中认识到,传统的端午民俗对于我们今天的民族文化建设仍然具有宝贵的价值。
一、端午节的各种名称及其含义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五月节、天中节、浴兰节、蒲节、女儿节等。
“端午”之名源于中国先秦就已经成熟的关于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是在午时,所以也叫重午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纪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① 后来端午一般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在许多地方又称为端阳节。可是,从起源来说,端阳节应该是源于夏至。② 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就是说,端阳是阳气盛极,阴气即将回升之义,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夏至是一年阳气最盛、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日是中气(一般在中旬),但是,阴历日期并不固定,我们推测民间把它转换为端阳节来过,节庆固定在五月十五。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和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粽。”从这两条文献可知,粽子本是夏至节的食物,却被初五的端午节借用。当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节俗没有根本差别的时候,民间出现了两种结果:其一,人们只在初五过节,月中、月末没有活动;其二,人们把本来意义上的端午节和夏至意义上的端阳节合成一个系列,把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或小端阳),把五月十五(或五月二十五)定为大端午(或大端阳),各地、各户根据情况(如避开农忙、联村赛龙舟所需要的天数)选定一个端阳安排节俗活动。近世长江南北的许多地区把五月初五定为小端午(或小端阳),把五月十五定为大端午(或大端阳);少数地区把五月二十五定为大端午。① 在湖北长阳,初五称为头端阳,十五称为大端阳,二十五称为末端阳。这种大小端阳节的系统化是古端午和夏至的节俗混合之后用系列的方式重新整合的结果。如此一来,这个节被称为“五月节”就名副其实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