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独树一帜,不仅历史悠久,普及程度也较之其他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
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做材料,通过裁剪创作的民间艺术。其所用材料是各种质料的纸张,民间大部分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所谓的中国红)。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白色纸或其他颜色的纸。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行创作。
中国民间剪纸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创作群体以广大农村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重要形式得到传承。大凡女孩子长到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技艺,这也使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女性的审美观。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造纸术发明以前,这种艺术就已经存在了。不过那时供剪裁用的材料不是纸张,而是金箔、银箔和皮革之类。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随着纸张在民间的普及和使用,剪纸有了更加便宜实用的材料。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剪纸是南北朝中后期的遗物。也就是说,1500多年来,中国剪纸一直传承延续到今天,而且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一种人人喜爱的民间艺术门类。
民间剪纸的实用性是剪纸艺术得以传承的基础。优秀的民间剪纸大都出自妇女之手,属于女性艺术。目前中国民间剪纸的流传,主要在农村妇女之中,剪纸也是许多民间艺术的蓝本。在农村,每逢节日或农闲季节,妇女们常常相聚在一起,将自己喜爱的剪纸花样互相展示和交流,然后选定各自喜爱的花样,通过熏染(民间称为“熏样”),确定图案,互相传递。然后将这些花样刺绣在鞋子、衣服、腰带上,也可以绣在其他用具上,如枕头顶、桌裙、被褥、炕围、笔筒、烟袋、眼睛盒等物品上,正是靠着这种实用性的功能,民间剪纸技艺被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剪纸技艺同样被广泛运用于其他领域,如被用作印染工艺的漏印花版,民间广为使用的印花布漏板,都是剪纸工艺使用的范例。最为典型的是民间皮影戏导具的制作,更离不开剪纸艺术的启发。剪纸艺术的实用性还和民间信仰发生密切的联系,信仰被物化为剪纸的形式,寄托了创作者的理想和愿望。比如作为辟邪纳吉用的各类剪纸就是这样。在节令习俗中,春节期间家家户户要挂门签,门签最简单的制作方法是在五色纸上剪一串串铜钱图案,贴在门楣上随风飘动,预示着将铜钱撒向四方。所以民间将门签叫做“散钱子”。其次在窗户上贴窗花,在器物上贴吉祥物剪纸;五月端午,家家户户在门窗、墙角剪贴“五毒”剪纸,以示避邪;七夕节妇女们为了乞巧,常常聚会在一起剪花样、赛智慧。通过剪纸活动,看谁心灵手巧;“重阳节”,民间有剪“重阳旗”的习俗,预示步步登高。至于婚礼上剪贴大红双喜字,表示双喜临门;丧葬仪式中,在死者入殓时,剪纸人随葬,或在死者的鞋底绣一朵莲花,表示步步登莲花,死后可以升天等,都是和实用价值、信仰习俗联系在一起的。
除实用性之外,民间剪纸艺术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性。这种装饰性是在实用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装饰性表现民间的审美情趣。当剪纸花样被妇女们选作刺绣底样时,它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就已经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里所说的装饰性,是指剪纸艺术脱离女红,变为一种用来装点生活的用品。在民间,这类装饰性的剪纸被大量使用在春节习俗之中,如春节时使用的窗花,最能代表创作者的审美观念,民众的生活情趣。美化、装点生活是民间剪纸的一大功能和特点,它的使用范围很广,建筑装饰、家具装饰、陶瓷器皿纹样、纱灯装饰、书籍装幀、商品广告、舞台美术、幻灯制作、邮票设计等无处不用剪纸艺术作素材。用剪纸艺术做装饰,既能体现地方特色,又能体现民族特色。
民间剪纸本是一种乡土艺术,最近几年来它的艺术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一批优秀的民间剪纸艺人被各种机构命名为剪纸艺术家、剪纸艺术大师。特别是剪纸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保护时,剪纸艺术的文化内涵被充分发掘和利用起来,这极大地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剪纸艺术家孙二林女士的经历充分体现了民间剪纸在新时期走过的不平坦的道路。记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和几位民间剪纸爱好者发起在北京举办中国剪纸大赛,二林带作品从包头市前来参赛。那时,她还是一位农家妇女,剪纸技艺完全来自家传,作品的题材来自传统,朴拙而带有生活气息,保持着浓厚的乡土特色。传说人物、民间故事、花鸟鱼虫、生活场面、观念信仰等在她的剪刀之下,无不转化为生动有致的动人场面。我特别喜欢她的团花剪纸,无论《龙凤呈祥》还是《鸳鸯戏水》、都是纤细中透露着华丽,透露着民间的吉祥理念、审美情趣。之后不久,二林来信,托我联系到中央民族大学美术专业进修,我对此深感疑惑,怕因此丢失她原来的剪纸风格。在民大进修期间,二林成了我家中的常客,经常带着剪纸新作谈进修的感受。在课堂上,她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那夸张地造型,朴拙的乡土特色,令大学老师和同学惊疑和感动,有的作品还被民大的美术专业收藏。二林是一位事业心极强的女性。九十年代初,她带着一把剪刀来到北京,开始职业剪纸生涯。经过打拼,她已是事业有成。现在她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著名剪纸艺术家。在国内、国际举办的各项剪纸大赛中频频获奖。近几年她随同中国艺术访问团到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访问,传播中国的剪纸艺术,同样得到国际友人的欢迎。我常常开玩笑,二林是一把剪刀“闹革命”,走出传统与创新之路,将民间剪纸从农村山野带到城市,带到世界,使人们多了一样文化选择,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也使剪纸艺术得到升华。如今她要出版《孙氏剪纸艺术》,当厚重的清样放在我的案头时,引起许多美好的联想。孙氏剪纸的美,读着可以鉴赏。我只能用一篇短序,表达由衷地祝贺。
2008年元旦序于五柳居
原载:孙二林《孙氏剪纸艺术》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 2008年
文章来源:从田野到书斋——陶立璠空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