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理论与方法

首页民俗学专题理论与方法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
——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10 | 点击数:21197
 
 
三.“故事生命树”的理论贡献:
刘魁立在该论文的前期工作中,曾经画有一个巨大的狗耕田故事的母题统计表,他的“生命树”模型的构拟,正是基于这张巨大的统计表格。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生命树”的出世,是一项基于民间文学的搜集文本,以及统计学、故事形态学、故事类型学的科学发明。刘魁立该项研究的所有推论和理论术语的提出,都源自于这棵“生命树”:
1.在生命树上,我们发现在情节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母题总是固定地组合在一起,呈有序的排列,但又尚不构成独立的情节,而是情节发展中的一个比较稳定的母题组合,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如:“兄弟分家,弟得牛虱——牛虱被鸡吃,弟弟得鸡——鸡被狗吃——弟弟得狗”;又比如:“兄砍伐植物——制成的器物有神异能力——弟获利——兄仿效失败受惩”。刘魁立把这样一种组合叫做“母题链”[20]
“母题链”的发现,是对于“母题”概念的一次有益补充。事实上等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单元,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问题。
从母题链的内部关系来看,一些相关母题在故事中往往呈现为相对固定的组合关系,这种组合往往具有明确的目的和方向,或者具有比较稳定的逻辑关系。
从母题链的外部关系来看,母题链的末端往往具有极强的链接能力,可以嫁接各种相关的新母题链。并且这种嫁接不是惟一的和单向的,而是多歧的和多向的,它可以做出多种选择。因此刘魁立认为,“母题具有极为活跃的变异性,同时具有极强的粘着性,极强的链接能力,具有组织和推进情节的机制。”
2.刘魁立把生命树的树干部分称做“情节基干”。所谓情节基干是该类型的所有异文都具有的母题链,类似于该类型的所有异文中关于母题链的最大公约数。
每棵生命树也即每种故事类型,有且必有一条情节基干。如果某组异文不能抽绎出一条情节基干,它们就不能被视为同一类型的故事。也就是说,只有具备了这一情节基干的故事,才能被算作同一类型的故事。一组故事中能否抽绎出一条共同的情节基干,应当被视作这组故事是否可以划成同一故事类型的惟一依据。
这一结论,是刘魁立该项课题的中心目的。他的本意即是希望通过对“狗耕田”故事类型的学理分析,摸索出一条可以用于判断故事情节类型的学理标准,并以此投入实际操作,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编制标准。
其具体操作方案是:先将每个故事都拆分为若干组母题链,然后,对相近故事的母题链进行比较,合并同类项,把最大数量的相同母题链视为某一故事类型的“情节基干”,依据这一标准,所有具备这一“情节基干”的故事即划入该类型。
3.生命树显示,狗耕田故事的情节基干,是由两条稳定的母题链所组成的,它们分别是以“狗耕田”和“狗坟上长出有神异能力的植物”两个母题作为内核的。刘魁立把这些充当情节基干母题链内核的母题,叫做“中心母题”。中心母题是所有同类型故事都必须具有的母题。
母题链、情节基干、中心母题是刘魁立“故事生命树”最基本的三个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情节基干是判断一个故事集合是否同属一个类型的基本要求,情节基干由若干母题链组成,但是,母题链却不一定只存在于情节基干之中,它也可能是某些“枝干”中的组成部分。中心母题是特指情节基干中的某一条母题链的核心内容,而“枝干”中的母题链则不在刘魁立的讨论范围。在情节基干中,每一条母题链必有一中心母题,因此,该情节基干有多少条母题链,就会有同样数量的中心母题。
4.刘魁立从生命树上发现,33则异文的母题结构并不呈现为33个分支。事实上,依据各个文本在母题数量以及母题排列顺序上的特点,同是“狗耕田”故事类型的33则异文,可以分成9个不同的小组,组内的各个文本在母题结构上有极大的相似,同时又与其它组别有所区别。刘魁立把这样的组别(在生命树上主要体现为树枝终端的分叉)定名为“情节类型变体”。
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是对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一次细化与深化。刘魁立认为,“把中心母题、情节基干、变体这些问题理清楚了之后,我们再谈类型如何划分、一个类型和别的类型之间有什么关系等等问题,就都可以解决了,至少好解决了。”[21]
包括阿尔奈、汤普森在内的故事学家们过去所关注的,是对于故事分类的外部指标,他们并没有探讨特定故事类型内部的结构与逻辑。刘魁立“情节类型变体”的提出,还在于将研究的视域,从“故事”集合,移向了“类型”子集,做出了更为精细的研究。使得故事研究更趋专业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陈金文]树立学术批评的科学意识
下一条: ·[萧放/陈纹珊]中国民俗文献史的整理与研究综述
   相关链接
·[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石圆圆]指向生命的“行动”:人类世背景下民间故事研究策略的启示
·[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曹耀]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媒人形象分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
·[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刘魁立先生讲授“民间叙事的形态研究”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李梦]笑话:反故事的叙事形态
·[郭倩倩]中国故事形态学的研究向度·[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
·[周争艳]民间文学遭遇形式论——普罗普的故事分类方案·[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
·[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田小旭]耳治与目治:民间故事研究范式的建立与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