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施爱东]故事学30年点将录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2 | 点击数:29014
 
七、客串故事研究的民俗学者
漆凌云按照民间故事、民间童话、笑话、民间寓言、故事类型等关键词对19782006年《全国报刊目录索引》《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民俗学论文索引》《中国民族学与民俗学研究论著目录》进行检索,共检得论文1313篇,“年均45.4篇。其中19781980这三年共发表论文55篇,由于当时属于学术研究的恢复期,论文发表较少,且发表论文多为介绍性的,书评较多。从1981年至1990年,论文年均47.8篇,这段属于民间故事研究的兴盛期。19912000,年均论文37.2篇,这段时间民间故事论文的较少,与民间故事研究队伍不够稳定,不少学者研究转向民俗学有很大关系。20012006年年均68.6篇,这几年民间故事研究成果较多,与近年来高校民俗学、民间文学硕士和博士点增多,高校科研要求日渐提高有关。”[35]
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民间故事与其他民间文学一样,都曾经被各路文学研究者使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光顾过。以牛郎织女传说的研究为例,整个20世纪约有百余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其中,由民俗学者贡献的论文不及三分之一,由故事学专门家贡献的论文不及十分之一。
民俗学界偶尔光顾故事学领域的优秀学者大有人在。那些偶尔出手的故事学论文,大都是因受特殊资料的触发,或是有感而发不吐不快,故而时有佳作。
前辈学者(1978年之前进入学界的学者)的故事学专著有如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天鹰(姜彬)《中国民间故事初探》,天鹰主编《民间文艺季刊(孟姜女传说研究专集)》(1986/4),王秋桂主编《中国民间传说论集》,张紫晨《中国古代传说》,陈学霖《刘伯温与哪吒城——北京建城的传说》,谭达先《中国二千年民间故事史》《中国的解释性传说》《中国动物故事研究》《中国民间寓言研究》《中国民间童话研究》,屈育德《神话·传说·民俗》,叶春生《岭南杂俎》,段宝林《笑话——人间的喜剧艺术》,过伟《侗族民间叙事文学》,巫瑞书《孟姜女传说与湖湘文化》,金东勋主编《朝汉民间故事比较研究》,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中国民间传说论文集》(1986)等。
另外,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西叙事文学比较研究》、艾伯华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布鲁范德的《消失的搭车客——美国都市传说及其意义》等著述也相继被翻译出版。
论文方面,有钟敬文的《为孟姜女冤案平反》《关于故事记录的忠实性问题》《民间文学集成的科学性问题》《刘三姐传说试论》《顾颉刚和他的<孟姜女故事研究>》《中日民间故事比较泛说》《对民间故事探究的一些认识和意见》,刘锡诚的《论民间故事的幻想》《中日金鸡传说象征意义的比较研究》《民间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考察》《中国民间故事中的鼠观》《陆沉传说再探》《钟馗传说和信仰的滥觞》《钟馗传说的文人化趋向及现代流传》《梁祝的嬗变与文化的传播》,乌丙安的《不胫而走的路》<竹取物语>故事原型研究的新发现——<竹取物语>研究综合述评》《论中国风物传说圈》《藏族〈斑竹姑娘〉与日本〈竹取物语〉故事原型研究》《论民间故事传承人》,张紫晨的《日本民间故事的编选与研究管窥》《中日两国后母故事的比较研究》,车锡伦的《〈金山宝卷〉和白蛇传故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东台地区董永传说考》,马昌仪的《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对中国民间文学的研究》《妈祖传说与文化轨迹》《石狮子的象征与陆沉神话》《中国鼠婚故事类型研究》《义种”关公──民众心目中的关羽》《论猪的文化品格——中国民间故事中的猪》,叶春生的“龙母系列”《从龙母传说看中华民族的两大发源地》《从龙母传说看西江文化》《从龙母故事看民间文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龙母传说与民间传统的关系》、“刘三姐系列”《史籍中的广东刘三妹》《刘三妹粤西行迹补遗》《刘三妹山新证》《刘三妹与清远的南歌》,郎樱的《盘瓠神话与日本犬婿型故事的比较研究》《史诗的母题研究》,柯扬的《中国的山魈和巴西的林神》,段宝林的“笑话系列”《民间笑话美学意义的新探索》《笑话的艺术》《试论民间笑话的美学价值和结构方式》,以及《狼外婆故事的比较研究初探》,屈育德的《传奇性与民间传说》,汪玢玲的《天鹅处女型故事概观》《试论长白山区人参的传说》《女真英雄传奇的历史价值》《梁祝爱情故事的社会意义》《织女传说与中国情人节考释》,朱宜初的《试论各民族民间文学中的动物故事》《谈傣族的阿暖故事》《略谈傣族寓言》,潜明兹的《关于文成公主的传说》《动物图腾神话与动物故事管见》,高国藩的《敦煌本秋胡故事研究》《敦煌本王昭君故事研究》《论格林兄弟<六只天鹅>与安徒生<野天鹅>》《试论舜的神话中娥皇女英的作用等。
青年学者(1978年之后进入学界的学者)的故事学专著有如吕微、安德明主编《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杨振良《孟姜女研究》、黄瑞旗《孟姜女故事研究》、徐忠明《包公故事:一个考察中国法律文化的视角》、于长敏《中日民间故事比较研究》、蔡春华《中日文学中的蛇形象》《现世与想象——民间故事中的日本人》、郎净《董永故事的展演及其文化结构》、纪永贵《董永遇仙传说研究》、韦苏文《民间故事心理学》、徐永安、屈崇丽主编《一个口传文学家族》等。
青年学者的“系列论文”也是故事研究中的显著现象,许多青年学者会选定若干研究专题,在专题范围内设定一些有意思的问题,围绕问题来做文章,借着问题阐释自己的理论思考。
一、故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口头诗学”:朝戈金《口传史诗诗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关于口头传唱诗歌的研究——口头诗学问题》《口头程式理论Oral-Formulaic Theory》,尹虎彬《史诗的诗学:口头程式理论研究》《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以<奥德赛>的多重故事结构为例》《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口头诗歌传统与表演中的创作问题——荷马与荷马史诗研究的启示》《<故事歌手>跨学科的意义》等。
“母题”:吕微《母题:他者的言说方式——<神话何为>的自我批评》《阿卡琉斯的愤怒与孤独——祁连休<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读后》,户晓辉《母题与功能:民间文学关键词新解》,朱迪光《民国时期“母题”概念的引进及其应用》、王珏纯《略论邓迪斯源于语言学的母题素》等。
“表演理论”:杨利慧《表演理论》《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表演理论与民间叙事研究》,彭牧《实践、文化政治学与美国民俗学的表演理论》等。“杨利慧把performance译为‘表演’,巴莫曲布嫫将其译为‘演述’。巴莫曲布嫫的理由来自著名的荷马学者纳吉《荷马诸问题》等著作。巴莫曲布嫫援引纳吉的话说:performance(演述)这一术语的使用,无意于传达任何有关舞台表现的意涵。Performance(演述)关注的是一段表述或话语的‘完成行为式’维度。这一概念直接来自洛德《故事歌手》中提出的‘演述与编创(行为)’的共存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有鉴于此,巴莫曲布嫫主张采用‘演述’这一译法,以替代通常概念上的‘表演’。”对此,吕微在《从“传承”到“表达”——2007年民间文学研究述评》一文中指出:我们完全可以在面对不同对象时且在宽窄幅度不断变化的范围内将Performance分别译为“演述”、“表演”和“表达”。吕微本人则是在最宽泛且具有法学关怀的意义上使用了“表达”一词。
“结构主义”:陈连山《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结构关系》等
“学术史”:吕微《顾颉刚:作为现象学者的神话学家》,赵世瑜《一个历史学家和一个文学家的选择——中国现代民俗学运动中的周作人与顾颉刚》,户晓辉《论顾颉刚研究孟姜女故事的科学方法》,郑土有《论钟敬文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的贡献》,张士闪《关敬吾论日本传统故事的类型与结构》,孙正国《叙事学方法一段历程一种拓展——关于20世纪民间故事叙事研究的回顾与思考》,施爱东《牛郎织女研究批评》《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以“孟姜女故事研究”为中心》《民间文学的形态研究与共时研究——以刘魁立<民间叙事的生命树>为例》等。
“情节优化论”:施爱东《叠加单元:史诗可持续生长的结构机制——以季羡林译<罗摩衍那·战斗篇>为例》故事的无序生长及其最优策略——以梁祝故事结尾的生长方式为例《民间故事的记忆与重构——故事记忆的重复再现实验及其数据分析》《故事传播实验的报告与分析》《英雄杀嫂——从“萧峰杀敏”看金庸小说对传统英雄母题的继承和改造》等。许多故事都有一些相对固定的“节点”,在两点之间,无论有多少异文,总会有一种最优化的情节,而且,这些优化的情节是民众在故事传播中的自然选择。这种趋于最优叙事的讲述策略,就是民间故事最本质的属性——趋于模式化。董上德《古代民间叙事策略及其文化内涵》[36]认为:“中国古代叙事作品尤其是民间叙事,往往有程式化的故事,无稽的表述,还有东拼西凑的情节。 而所有这些貌似无序的现象,都蕴涵着民间特有的叙事智慧。
其他一些虽然未必以故事研究为个案,但在故事研究领域有较大影响的理论问题,还有吕微的《现代性论争中的民间文学》《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鲧、禹故事:口头文本与权力话语》,巴莫曲布嫫的《“民间叙事传统格式化”之批评——以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的“文本迻录”为例》《叙事语境与演述场域——以诺苏彝族的口头论辩和史诗传统为例》《叙事型构·文本界限·叙事界域:传统指涉性的发现》《克智与勒俄:口头论辩中的史诗演述》《在口头传统与书写文化之间的史诗演述人——基于个案研究的民族志写作》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陈连山]走出西方神话的阴影
下一条: ·[施爱东]顾颉刚故事学范式回顾与检讨
   相关链接
·[王兴尧]非遗在社区:学术史要略与中国方案·[漆凌云]从融通到创新:中国故事学的本土化之路
·[毛巧晖]跨越1949:民间文学的重建及其学术史意义·[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
·[冯文开]中国史诗研究百年学术史的回顾与反思·[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
·[刘雪瑽]科学与妖怪 :学术史视角的井上圆了妖怪学·[施爱东]《寻梦环游记》的角色配置与游戏规则
·[朱家钰]《玩具总动员》系列电影的稳定性与变异性·[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
·[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王尧]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
·[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梁奇]匡卫与敷演:虞舜逃生的故事学阐释
·[王尧]民间叙事的层级与名—动词性二维系统·[巴莫曲布嫫]全球可持续发展议程与国际文化政策之演进:事件史循证研究
·[刘守华]比较故事学的中日之旅·“学科史读与写”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