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近代以来,在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传统节日由于处于受抑制的位置,而没有顺利完成适应现代生活的演化,整体上呈现习俗减少、功能弱化的状态。现在要繁荣传统节日,应采取有效措施从三个方面增强其现代性:提炼宣扬传统节日的现代文化内涵,开发打造节日纪念物,加强拓展节日的娱乐性与公共性。
【关键词】传统节日;现代性;转型;节日纪念物;娱乐性;公共性
【作者简介】黄涛:法学博士,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但不应该是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的奇风异俗。它既是拥有久远历史的文化遗产,又是为当代国民人人享有的生活文化。作为全民性文化生存方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庆贺方式应该是在传承中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给几个主要传统节日增设了假日,是繁荣传统节日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但仅增加了过节时间还不够,接下来还要研究怎样在现代社会过好我们的传统节日。
现在传统节日遭遇的问题是它没有很好地完成从农业文明形态向现代文明形态的转型,其文化内涵、过节方式与现代社会契合度不高。与传统时期相比,除春节以外,传统节日近年来在大多数地方过得较为萧条和冷清,而且这种状况有延续的趋势。不喜欢过传统节日的主要有两个人群:一是许多城市青少年,二是部分中年人,前者喜欢时尚、轻松、浪漫、好玩的节庆方式,认为传统节日规矩太多,因而更爱过洋节;后者则感觉传统节日主要是春节“太折腾人”,送礼物、给压岁钱等花销太大,过节不堪重负。我认为,这种对传统节日的负面意见不是传统节日本身不好,天生不适合现代社会,而是由于近代以来的种种原因使得传统节日没有顺应社会变迁而进行必要的革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转型的参照系与目标是西方文明。在社会制度、学术及艺术体系弃旧图新之际,国家时间制度也在寻求变革,其最大的举措是公务时间采用西历,而民俗生活时间仍采用农历。由于传统节日所依托的时间架构是农历,时间制度的二元结构将农历置于非官方的、受抑制的、用途逐渐缩减的位置,这对传统节日的顺利传承构成了根本的制约。多次影响深刻的政治运动都对传统文化予以打压清理,也使得作为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传统节日失去了向现代节日体式转型的有利条件,绝大多数传统节日在民间日益衰弱。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更深刻的社会变革,在经济起飞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因袭旧制的传统节日更彰显出其不合时宜的面目,并受到洋节兴起的威胁。眼前部分青少年追捧洋节、遗弃传统节日的倾向是传统节日没有完成现代转型的明显标志。
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要得以繁荣壮大,必须具有足够强的现代性。在现阶段,应在以下三个方面开拓传统节日的现代性元素:
一、提炼宣扬传统节日的现代文化内涵
从传统节日的发展历史来看,其文化内涵及相关习俗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而变迁的。总体而言,传统节日的发展史可划分为三个大的阶段:神话时代、儒教时代、现代。[1]神话时代指春秋战国以前神话思维统领先民头脑的上古时期,此时祭祀神灵、施行巫术以祈福辟邪是节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汉代以后,历代朝廷推崇儒术,以儒家思想整合人际关系、培育礼教伦理渐渐成为节日活动的首要导向,而祭神行巫降为次要内容。明清时期节日的儒教倾向达于鼎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大都完成了从神话时代向儒家时代的转型,有些节日相互融合了,有些节日则销声匿迹了,也产生了若干新的节日。但如上所述,自清末民初中国开始向现代社会转型以来,传统节日并没有顺利完成从儒教时代向现代的转型,其文化内涵大致保持了传统时期的面貌,而习俗活动减少了,这是其功能退化的标志。
若进行深入挖掘,现存的每个传统节日的习俗和内涵都有其独特的现代元素。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背景下,如果有适宜存活的外部环境,或给予足够的外力激发,传统节日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大量习俗活动仍能焕发生机或恢复重建,其传统主题能够调整、演化,也能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激发出现代内涵,生发新的节庆方式。这里仅以春节为例。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节日,自上个世纪以来,其处境在传统节日中算是比较好的:除了1928年5月至1934年初民国政府曾强行禁止一切场所使用旧历,“文革”期间曾停止春节假期,春节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享有公假的,至今春节还过得比较热闹。但是自1912年民国政府开始使用西历以来,春节“过年”的意义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事实上其地位与过法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夏历年在古书上被称为“元日”“三朝”“元旦”“新年”等,老百姓口头上就叫“年”“大年”,而“春节”一词原本是民国以来的官方称谓。1914年,民国政府内务部上了一道呈文:“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并获批准。从此这个名称沿用下来,而“元旦”这个名称就让位给了公历年。名称的改换不只是简单的语词问题,而是意味着这个节日的性质发生了某种微妙而重要的变化。毕竟,西历已经成为城市地区习用的历法,农村地区虽然主要用农历,但是也要使用西历。这就使得西历年的辞旧迎新有了实质上的年节意义,而夏历年辞旧迎新的年节意义逐渐减弱了。近年来,西历元旦的庆贺活动越来越多,表明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认可元旦有一定的“年”的意味,民俗学者高丙中就撰文认为现在中国城市人群实际上是把一个年分成了新历年和旧历年两个部分来过。【1】这种局面还会继续下去,旧历年辞旧迎新的功能将会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公历元旦去。但这应不会从根本上损及春节的大节地位。
节日文化内涵的现代性与部分传统习俗的合理存续并不矛盾。一方面,部分特色古旧习俗在现代社会本身就有展演和纪念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些旧俗也会转生出新的意义。如放鞭炮,本来是通神或驱邪的一种仪式,现在则成为一种欢庆的方式。过年的原始意义主要是在新旧年交替之际祭祀神灵、施行巫术,一方面感谢在过去一年中神灵的佑助,庆贺丰收;一方面祈祷神灵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祈福禳灾。这种习俗和内涵在现代必然逐渐衰减,而其少量的相关遗俗则成为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的手段,成为民众表达安定富足红火的生活理想的方式。贴对联、守岁、拜年、压岁等其他年节习俗也都可做类似的解释。
可以说,春节是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适应于现代社会的演变的,并且产生了为现代人喜欢的新民俗,比如除夕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城市居民燃放更富观赏性的烟花代替注重声响的鞭炮。拜年方式的演变更具代表性。传统的拜年方式是家庭走访式的,而且采取跪拜式的礼仪。如今只有个别农村地区还保留着跪拜式的拜年礼仪,城市地区则由走访式的当面问候拜年转为以电话拜年、短信拜年为主。特别是近几年兴起的短信拜年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随着手机拥有率的快速提高而越来越普及。据信息产业部估算,2008年春节期间,从初一到初六,全国发送的拜年短信超过170亿条,平均每个手机用户发送40余条。而且,许多人还把手短信和电脑、互联网相结合,从网上发送短信到对方手机上更为经济简便。有些人还发送影像、语音短信。可以说,城市里的手机短信拜年已经从时尚变成了“主流”。【2】
一些城市举办的大型春节庙会是将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成功范例。近年来,北京每年春节都要在地坛、龙潭湖、白云观、东岳庙、琉璃厂等公共场所举办庙会,很受群众欢迎。各庙会几乎每天都出现人山人海的场面。人气最旺的地坛庙会在大年初三达到高潮,这天到上午十一点时已涌入11万人,已是人满为患。从除夕到初三,开张四天内,地坛庙会共迎来54.5万游客。【3】旧时的庙会是在祭神祈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集会,现在的庙会以游艺、娱乐、贸易为主,祭祀活动很少,地坛、天坛等庙会的祭祀仪式只是展演性质,琉璃厂、世纪坛等庙会则没有任何祭祀活动。当然,由于过去多年的社会环境因素,春节也不是很好地完成了现代转型,其现代性也需要加强。
其实在当代社会,只有春节保持了大节的地位和局面,其它传统节日只是在民俗传承惯性的作用下勉强延续而已,较受重视的几个节日也只是保留了最基本的习俗。今天,在传统文化复兴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背景下,其他传统节日有更大的重建或革新的空间,比如我们在清明节不仅可以扫墓祭奠,也可以欢快地踏青嬉游,在中秋节不仅可以团聚吃月饼,也可以赏月走月野餐吃烤肉,在七夕节不仅可以遥望牛郎织女星,也可以用红豆玫瑰花向爱侣表达心曲。[2]只要有适宜的外部环境和足够的推动力,每个尚在存活的传统节日都能进行适应现代生活的继承与革新。
二、开发、宣扬节日纪念物,营造浪漫热闹的节日氛围
节日纪念物,或称节日象征符号,指能代表节日特色的事物,如春节的饺子、鞭炮、灯笼、对联、腊八粥、灶王爷、生肖动物,清明节的鲜花、青草、柳枝、风筝、介子推,端午节的龙舟、粽子、菖蒲、艾蒿、香包、屈原等。节日纪念物可以是食品、用品等本来就是物体的形态,也可以是意象、形象等较抽象元素的物化形态,如西方的圣诞老人,本是宗教传说中的人物形象,但是在节庆场合布置的圣诞老人偶像就是节日纪念物。
节日纪念物是节日习俗的基本元素的一部分。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一提起那些熟悉、亲切的传统节日,就会想起那些从小习惯了的节日纪念物;一提起这些节日纪念物,也会想起相应的传统节日。在特定的民族文化环境中,节日纪念物与相关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文化记忆中有牢固的密切联系。
“节日纪念物”这一说法比较强调物品形式,但这种物品不同于普通的食品、用品,它们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的,而且大多是有历史渊源的。它们除了物质消费用途之外,还有很多的文化消费用途。所以对这一名词应做更宽泛的理解,它也包含那些非视觉的元素,除了这些纪念物的物质形式,还要包括这些节令物品的仪式用途、文化内涵、历史渊源以及有关的传说、民间信仰等。比如龙舟这一端午节的纪念物,不只是指视觉上的龙形的船,还包括以之为载体的古人的龙图腾崇拜、端午节划龙舟抢救屈原的传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的习俗惯制等。有些节日纪念物的非视觉元素还占据较大的比例,如清明节的纪念人物介子推、端午节的纪念人物屈原主要是出现于口头传说中的形态,这种人物形象也可称为节日纪念物,当然他们也都可落实为不同材质的偶像、宣传品等物品形式。
“节日纪念物”是适合于现代生活的提法。传统节日主要形成和传承于农业社会,那些过节的方式、相关的观念和说法等都是老习惯了,与现代生活落落寡和。但是老习惯还以历史传承的惯性保留着,我们也需要把这些习惯作为民族文化根基与特色的一部分保持着,需要利用、改造这些老习惯使之适应现代社会。节日纪念物是与农业社会的传统生活浑然一体的,在传统社会环境中作为纪念物的意义就不显著。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习俗所赖以存活的土壤已发生很大变化,这些习俗成为现代人看起来有些“老旧”甚至奇异的东西,但是人们都知道它们代表了自己过去的文化特色,从而爱惜他们、传承它们,并把继承这些老习惯当作是对过去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传统的纪念、怀恋,那么这些传统习俗就有了显著的现代意义,其中有代表性的事物就成了纪念物。
节日纪念物可以用来营造节日气氛。如按着习惯,在大年三十的下午,各家开始包饺子、贴对联,这时,过年的氛围开始浓郁了。用节日纪念物来布置环境,使用节日纪念物进行习俗活动,是营造节日氛围的重要方式,特别是营造外部可见的节日氛围的主要方式。传统节日是我们的“大日子”。在我们的感觉中,这些日子与平常的日子是不同的。在节日时间所体会到的这种“非常”感觉,除了来自在我们的记忆中保持的这些特定时日的重要意义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就主要来自这些节日纪念物对环境的渲染、使用节日纪念物的习俗活动。
明确了某个特定节日的节日纪念物,商家、企业就可以设计、生产、经营相关的物品或消费活动,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就有了为适应人们节日生活的重点宣传目标。
目前我们在过传统节日时不是完全不使用纪念物,但是在纪念物的数量、质量以及使用的规模等方面,还很不够。过得较隆重的春节使用纪念物较多,在较大程度上起到了营造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的作用,其缺点是面目较为陈旧,现代气息不足。其他传统节日则很少使用纪念物。可以说,节日纪念物的市场经济还没有被商家充分开发。比如过中秋节时,就很少见到公共场所运用节日纪念物来营造节日氛围。但是事实上,中秋节是一个习俗活动多姿多彩的大节,其节日纪念物或者说象征符号也丰富、浪漫、富于情趣。其纪念物很有代表性的至少有六种:月宫、月饼、嫦娥、玉兔、桂树、桂花。应该说,中秋节的纪念物比西方最热闹的节日圣诞节还要丰富、浪漫:圣诞节有圣诞老人,我们的中秋节有仙女嫦娥;圣诞节有圣诞树,我们有桂树、桂花;圣诞节有圣诞礼物,我们有月饼、兔儿爷。围绕这些纪念物,我们的中秋节还承载着许多美丽、神奇、有趣的神话、传说、故事。其实,经过对传统习俗的合理吸收、改良和创新,我们本土的中秋节在浪漫、轻松、有趣等方面一点儿也不比洋节逊色。中秋节的这些纪念物有足够的潜力被打造成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节日符号。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黄涛的博客 2008-10-31 00:17:5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