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拓展传统节日的娱乐性与公共性
我国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人际交往、伦理教化,二是多为在家庭、家族范围内进行的私人领域内的活动。相对而言,轻松浪漫的娱乐活动、在公共场所举行的大型庆贺活动就比较少。这些特点当然使我们的节日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和长处,但是在现代社会,它们也造成了不适应现代生活的局限性。比如现在许多青少年就觉得我们的传统节日太累了,太缺少浪漫色彩了,太不热闹好玩了,等等。这就是由于我们在老人的主导下过于注重传统节日的传承,而没有根据传统节日的文化精神做一些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创新,没有将老祖宗传给我们的节日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这样只能使传统节日越来越衰弱。这就需要我们在节日的娱乐性和公共性方面进行拓展。
我们的传统节日在唐宋及其以前的时期大都有很丰富也很有趣的习俗活动,但是明清之后受儒家文化和理学的影响,过于看重礼数与教化,到现代又过得更加单调,在户外举行的娱乐性节庆活动太少。中秋节本来产生于赏月活动,是非常具有轻松浪漫的风格和诗意抒情的氛围的,比如饮酒、歌舞、赋诗等;在公共场合举行的大型游艺活动也曾经很多,比如在街市上举行的通宵达旦的灯会、夜市、游园活动等。明代之后赏月活动逐渐衰弱,而家庭团圆、礼品往来与拜月活动越来越兴盛。到现在,在我国的大部分地方,中秋节主要是在各自家庭举行的团聚、宴饮等活动,很多青年人就觉得这个节日不够轻松有趣,对以传统月饼为主的中秋食俗也不喜欢。
从我国节日的发展史来看,能够发展壮大的节日一般都经历了由较为单纯的节日向复合型综合性的节日转化的过程,而逐渐衰落的节日的习俗活动就会越来越萎缩,最后销声匿迹。比如端午节,在我国的传承情况不够理想,除了划龙舟,大多数习俗活动都是小型的在私人领域进行的,在某些地方主要保留了吃粽子的习俗,有些地方如河北基本上不过该节了;而该节日传到韩国就过得很热闹,在江陵这个地方成为一个集祭祀、表演、竞技、游艺、社交、贸易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节日,并成功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秋节的传承情况也远不够好。而在香港、台湾、新加坡,中秋节过得很热闹,有很多公共场合的庆祝、娱乐活动。香港人过中秋时,人们到公园、海滩、度假村,赏月、观灯、游逛、看表演。这晚全城到处有花灯。人们吃完晚饭、品尝过月饼之后,喜欢提着灯笼出来赏月,或者在月光下欣赏绚丽多姿的花灯会。还有一种盛大活动是舞火龙,每年都连续多日举行舞火龙大型表演,千千万万个香港人和游客都来观赏。台湾的中秋节很重视赏月,可谓“古风犹存”。中秋之夜人们来到户外,赏月、烤肉、游玩,或参加晚会、观看演出。市区会举办团圆晚会,请知名艺人歌唱、演出,并有趣味竞赛、街头艺人演出、乐团演奏等,有的还举行一些手工艺训练活动:做月饼、捏面人、彩绘风筝、草编等。高速公路的休息服务区则成了中秋联欢、烤肉赏月的场所,举办烤肉赏月营火晚会,组织地方戏演出、爵士乐音乐会、剥柚子比赛等,连许多老人也出来参加,吃月饼、烤肉,赏月,看戏。新加坡的中秋节热热闹闹地过二十多天,每晚在公共场所举行庆贺活动,如游园、夜市、灯展、游行、放烟火、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4】我们大陆本土的中秋节要摆脱萧条、单调的局面,显然应该借鉴海外的过节方式,在公共场所举办多种欢庆游艺活动,才能过得有声有色并富于现代气息。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娱乐性最强、公共活动最多的当数元宵节。现在的元宵节被当作春节的一部分,是春节的结尾和高潮。其实,如果把元宵节看作一个单独的节日,其隆重程度不亚于中秋节。在上古时期,元宵节文化内涵的核心是祭祀太一神(即北极星神),祈求丰收和子嗣。当代社会,元宵节祭星、祈年、祈子的习俗都已衰落,其节俗精神可归结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表达民众繁荣兴旺、团圆美满的意愿。人们在腊月二十三到春节前忙于准备节令物品,除夕到初十左右忙于祭祀、团圆、拜年,这些活动大都是出于礼俗要求和功利驱动而在家院内忙碌,都是庄重严肃或依照礼俗规范而进行的,到了十五前后,这些依礼而行的活动都已完成,剩下的就是近乎完全的娱乐游戏了。所以元宵节的主要欢庆活动转向户外,以大规模的游艺娱乐活动为重。
旧时繁盛样态的元宵节可看作中国的狂欢节,各种声势浩大的欢庆娱乐活动洋溢着民间的狂欢精神,故有“闹元宵”之说。元宵节的节庆活动集中了几乎所有大型的传统娱乐庆贺方式: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龙舞狮、扭秧歌、唱戏、猜谜等。元宵节的灯会、唱戏、扭秧歌、舞龙舞狮等欢庆活动是在社区内举行的群体性公共活动。通过良好有序的公共庆贺活动,可以加强民众的公共意识、社区认同感、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创建社区的和谐氛围。中国传统节日的庆贺活动大多在家族、家庭的私人生活空间举行,而元宵节的节俗活动主要是在公共空间举行的公共活动,这点也是元宵节的特色。
在当代社会,元宵节习俗活动大为减少,许多地方虽然仍很重视此节,而节俗只剩下了吃元宵、吃饺子、放鞭炮,这是节日活力十分衰弱的表现。但是山西柳林县还保持着传统时期繁盛样态的元宵节。这里欢庆元宵节的时间为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八,达六天之久。这期间每天晚上举行灯会、盘子会。“盘子”是一种用木料(或铁架)、布料等扎成的楼阁式祭神用具。元宵节期间,人们通常几家合作操持一个盘子会。在户外空地上摆放盘子,在盘子内正中位置敬奉天官,两旁分别供奉保佑孩童的张仙和送子娘娘。盘子前用木柴和煤块搭成一个圆炉形的“旺火”。晚上,旺火燃烧起来,人们在旺火周围请民间艺人做弹唱表演,由一男一女演唱,旁边有二胡、锣鼓伴奏。有的盘子前搭起戏台、棚子唱起大戏。有的盘子前搞自由加入的扭秧歌活动。也有的盘子会搞流行歌曲演唱,并用剧烈的迪斯科音乐伴奏,围拢来观看的则都是青少年。正月十五的晚上,庆祝活动达到高潮。整个柳林县城处处张灯结彩、摆盘子会,人们全都来到街巷,赏灯、扭秧歌、看烟花、听演唱,到处是欢乐的人群,直到深夜方渐渐散去。2008年初,柳林盘子会的弹唱艺术被批准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县政府组织十几家单位在贯穿县城的小河的水面上布置了二十几个二三层楼高的造型各异的巨大花灯。元宵节夜晚,小河边赏灯的人们摩肩接踵、成群结队,一派热闹景象。柳林元宵节繁盛样态的造成,除了有盘子会和弹唱艺术的特色民俗传统为基础,还在于其节庆方式主要是县政府有效组织下全城人们自发参与的公共场所活动。而且,柳林元宵节还是传统习俗与现代生活成功结合的范例。[3]
传统节日的演变与转型固然主要依靠其自身的机制与活力,依靠民众的自然传承与自主选择,但是中外历史经验表明,问题并不如此单纯,外部干预也能对节日的兴衰存亡起到很大作用。目前传统节日的衰弱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过去外力干预的结果。现在要运用传统节日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政府舆论对此予以倡导,并给传统节日以更多的假期,这就是一种很有力的政策干预。当然,外部干预还应有更为系统成套的措施。从整体上说,我们应促进提升传统文化在现代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增强民众文化自觉意识,逐渐消除崇洋情结,这才能从根本上营造有利于传统节日兴旺的人文环境,也是其现代性得以滋生和壮大的基础与动力。
参考文献:
【1】高丙中:《作为一个过渡礼仪的两个庆典——对元旦与春节关系的表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49页。
【2】张懿:《今年,拜年短信超170亿条》,文汇报,2008年2月13日,第2版。
【3】张盈:《开张四天,地坛庙会游客创历史记录》,法制晚报,2008年2月10日,A05版。
【4】马誉峰:《感受新加坡:一个中国人的观察与思考》,新加坡创意圈出版社,2004,44页。
(本文发表于《河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11页-16页。此前部分内容曾在非学术报刊发表过。)
(作者通信地址:温州高教园区,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北校区),邮政编码:325035)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黄涛的博客 2008-10-31 00:17:54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