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新春话年]春节文化民俗:消逝与保护
  作者:记者 姜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6-02-15 | 点击数:5278
 

 

    一旅游度假村举行祧神和太平锣鼓表演的春节民俗活动。

    年画在乡村依旧盛行。

    春联是依然流行的春节民俗。

    烟花爆竹今年在北京等城市已经开始解禁。


    沙龙人物:刘魁立(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陶立璠(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会长)乔晓光(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朱大可(文化批评家、学者)张柠(文学评论家)

    人们常常抱怨年是越过越没有味道,因为大量的春节民俗和习俗已经慢慢消逝。今年开始,北京等部分大城市开始解禁烟花爆竹的燃放。在1月份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入选,民俗的恢复和保护已经正式提上日程。本报特别邀请了几位民俗专家和文化学者,探讨了当下春节等民俗文化的消逝和保护问题。


    「关于遗忘」

    植根乡村,消逝于城市

    新京报:一提到春节,现代人可能想到的就是春晚、庙会、拜年短信等几个词语,很多过去过节的习俗人们好像正在逐渐遗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朱大可:这是民俗根植于人际交往关系的剧烈变化。民俗是乡村社会的产物,并且注定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消失。作为民俗庆典的春节,同样不能避免消亡的命运。一方面是城市家庭结构的细小化、个体化和孤寂化,一方面是交际方式的超距离和电子化,春节的核心功能———乡村家族的情感整合仪式,正在失去它的传统意义。春节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年度美食会餐仪式,也因为美食获得的轻易和方便,变得可有可无。

    张柠:现在很多人说节日的气氛不如以前了,很多民俗也都没有了,我觉得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每天都在过节,每天都可以吃得很好。再有像庙会,农村里可能还好一些,城市里的已经完全是表演娱乐和消费。而春节习俗中与自然相关的祭祀等活动也没有了,这两大因素都没有了,所以一些习俗的消亡是必然的。

    陶立璠:春节对人们来说,是一个充满了希望的节日,人们对来年寄予很大期望。这种期待感,现代城市已经减弱了,变化比较大,农村相对保存要好一些。

    新京报:为什么农村可以保存得相对好一些?

    陶立璠:因为城市节奏很快,农村相对很慢,在农村大家利用春节休息,抓紧时间办自己的事情。

    最主要的一点是,信仰观念在城市弱一些,信仰是春节灵魂的部分,过去一说过年,我们就会想到来年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有什么迎接财神、喜神,人神同乐等等,但是在城市里不太信仰这些了。

    随着信仰的褪色,相关的很多习俗不见了。就像拜年,以前那是晚辈对长辈、邻里之间营造一种社会和谐的景象。而现在只是单纯的问候,发个短信就完了,寄贺卡都是隆重的了,其实这样的拜年和平时的联系方式已经没什么区别了,我们平常也要问候呀,这种改变让人们非常尴尬,短信里内容都是一样的,这些不真实啊,人们之间感情疏远了,变成了应酬。

    乔晓光:中国和西方不一样,很多文化现象在城市变化很快,但在农村则不然。一个国家农村人口低于总人口30%,那就是产业化农村了,但是我们国家离这个标准还很远,我们有9亿多的农村人口。按照一年1500万人口转为城镇人口的话,30年后我们还会有6亿农民,还会有很多人依赖土地生存。所以很多人说我们的传统民俗消逝的说法是错误的,在农村很多民俗还保留得很完整。

    张柠:文化习俗消失的情况主要还是在城市里,在农村昔日很多旧俗并没有改变,即使没有庙了,人们也还是会祭祀。城市居民们惟一的乐趣就是数钱,而农民就是看着自己子孙繁衍,他们是最基本的那一种。城市没有节日的感觉,但是农村还是有着更多的传统情感浓缩,年三十的传统社会在土地上,在水泥地是不能扎根的。

    「关于“洋节”」

    “洋节”迎合了国人的一些需要

    新京报:翻译家曾胡说:“西方的节日在中国没有文化基础。而对一个自己根本就不了解的节日大过特过是很可笑的。”怎么看待这种观点?的确很多年轻人对国外的一些情人节、圣诞节这些洋节日非常热衷。

    朱大可:我不能认同这种看法。只要是个有情感的人,我看都可以过情人节。

    过圣诞节的西方人,也未必都是基督徒。节日只是提供一个狂欢的仪式,至于仪式里的文化含义,可以自由注入,完全不必深究它的本初含义。年轻人注重圣诞节和情人节,这是因这些西方节日是现代生活的象征。对传统节日的疏离,同样意味着对乡村价值的反叛。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信念显然就是走向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刘魁立:现在有些人对洋节表现得很狂热,借别人的酒浇自己的花蕾。我觉得如果理念是正确的,也不是不能接受这些认同的共享,关键是如何让自己传统中最优秀的部分发挥作用。这一点,我觉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很有必要,只有把本民族优秀传统真正继承,才能真正把我们的民俗发扬。

    陶立璠:一些国人对洋节的热衷我觉得可以理解,洋的东西不是一律排斥,它能丰富我们的生活,这也是西方文化传入的必然结果。

    与传统东西相比外来的一些节日更有刺激性、新鲜感,过去传统节日不能表达的内容在洋节里都有,比如母亲节、父亲节都迎合了国人的一些需要。任何一种文化的传入,都是选择性接受,而不是全盘照搬,中国对洋节的选择也只是一部分人,主要是年轻人。

    「关于保护与继承」

    春节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京报:那么传统的习俗我们还有没有保护的必要?

    张柠:恢复节日习俗的愿望很好,但是这些都不可能重现,因为我们的节日情感已经没有了,我们的社会是一个遗失的社会,就是现在的消费文化。

    朱大可:传统节日和习俗是本土文化的宝贵资源,但它正在随着乡村价值体系一起走向历史博物馆,这是不可避免的悲剧。保卫文化传统,是今天的当务之急。现代化无疑要支付代价,但这个代价不能过于沉重。但是,民俗的捍卫,不能以排斥“异端”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多元、自由和开放的民俗风尚。

    刘魁立:春节实际上是两种状态、两个周期交替的关口转折点,过去还有一种信仰在里面,有很多的期盼还有对邪恶的防范,同时还有对过去的总结。比如大家会祭祀、抢新衣、请神、请祖先,其实这所有的仪式,都表现了人们如何应对自然,以及希望自然创造什么条件。还有就是如何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像给老人拜年,老人给晚辈压岁钱,然后正月十五闹元宵,随后大家又走回社会。这些看起来是热闹一下,其实孕育着价值观还有道德培育在其中,涉及到人们相互关系的协调。还有处理好心理情感,这是一个周期的结束和另一周期的开始,迎来新的劳作周期,又要经历一个从春种到秋收的过程。从这些角度来看,习俗本身并不能简单理解成旧习俗或封建习俗,这里面有很多优秀内涵,所以继承很重要。

    陶立璠:习俗如果有历史价值,记载了一段历史,表现了历史和文化概念,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和文化创造,我认为就应该去保护。

    春节就应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它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影响面也很广,韩日、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都已经受到影响了。

    大的方面要进行保护,节日中有好多小的东西可以单项保护,比如花卉传承历史很久,还有地秧歌、跑花船都很有价值,保护是政府的一种责任,因为资源是国家的,这种文化资源应该像矿产、森林一样,只有变成政府保护,文化生存才有意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

    刘魁立:除了书本上记录的内容,还有相当重要一部分是口耳相传的知识,这一部分内容在过去往往被忽视了。

    新京报:这种保护与传承也是有选择的吧?

    刘魁立:当然,并不是说一切在历史上存在过的都是好的,我们也要有取舍的态度。一些旧的习俗的消逝并不是说明它就不好,只是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使一些在过去好的传统不适合现在沿用。比如窑洞,冬暖夏凉,但是我们现在当然没有必要再特意去保留住窑洞的习俗。还有一些习俗也在外在条件的变化下不断改变,比如过去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停滞的时候,过年就会贴门神阻邪魔,现在则是贴上童子,符号的变化也透露出了其本身意义的变化,这样的变异不能阻碍也阻碍不了。

    新京报:具体到社会和个人应该怎么来保护我们有价值的文化习俗?

    陶立璠:传统文化的传承历来是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结合来做,所以这三方都应该努力,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发扬得更好。

    朱大可:民俗是信念、习惯、物产和技能的复杂系统。以端午节为例,现在包粽子的技能已经不能通过家庭来传承了,因为四五十岁的家长都不会,他们的孩子自然就无法获得这方面的技能。所以开设成人民俗学校,或者在中小学开设民俗课,让下一代掌握这些技巧,是修复民俗传统的重要途径。此外,民俗的物产资源也有待开发和整合,比如包粽子用的粽叶,粽绳等等,需要在大型超市里形成现代化的包装供货体系,或者,由政府资助开办专业的民俗商店,从饰物、食品(原料)、玩具等多个方面,向民众全面提供民俗资源。

    陶立璠:文化自觉比过去是大大提高,政策对牵扯到信仰的东西也越来越宽容,但是对民意的尊重还大大不够。

    乔晓光:这里还有一个文化尊重的问题,比如鞭炮,从过去的禁放到现在的限放,鞭炮是千百年来的一个符号,在一定的时间,人们就需要这样的符号和声音,这是不能人为禁止的。

    新京报:有没有什么习俗本身的意义在变化中改变了味道?

    刘魁立:当然这些变化不一定都是好的,比如压岁钱,过去家里给孩子压岁钱,是避邪的意思,现在却变成了孩子们敛财的方式。如何能让压岁钱恢复它原有的意思,就是协调长幼关系,使尊老爱幼不要庸俗化。(来源:新京报;记者 姜妍)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6年01月26日 10:39:3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涛]春节的现代演化
下一条: ·[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田兆元]就地过年与都市年俗认同的契机
·[储冬爱]疫情下的团圆:何以为家?·[毛巧晖]认同与重构:后疫情时代下民俗节日的传承与发展
·[刘晓峰]成长的中国 成长的年·[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