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苗乡侗寨情 多彩贵州风
  作者:耿生茂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21 | 点击数:9458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总人口445万人,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其中苗族人口187.7万,约占全国苗族人口的20%,侗族人口141.7万,占全国侗族人口的48%,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总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自治州。

  黔东南自然风光神奇秀丽,人文景观悠远迷人,民族风情绚丽多彩。以西江为核心的雷公山苗族文化灿烂多姿,古朴浓郁;以肇兴为中心的黎平侗族文化古色古香,绚丽璀璨;以镇远古城为核心的舞阳河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迤逦多姿,底蕴厚重。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黔东南列入世界十大“返璞归真,回归自然”旅游胜地之一,1998年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把黔东南列为世界18个原生态文化保护圈之一,“苗乡侗寨”被誉为“人类疲惫心灵栖息的家园”、“原生态民族文化博物馆”。

  黔东南社会和谐,旅游业发展迅速。“完美假期——多情黔东南”旅游线路2006年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全国十佳旅游精品线路之一,雷山县被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肇兴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评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旅游目的地之一,从江县岜沙苗寨被网民投票评选为世界上人生最值得去的50个地方之一。

  “苗乡侗寨”是黔东南民族文化的象征。全州有民族村寨3296座,有20个文化旅游乡镇,100个民族文化旅游村寨。“苗乡侗寨”珍藏着1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有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苗乡侗寨”是民族建筑画廊。“苗乡侗寨”依山傍水,吊脚木楼、鼓楼花桥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增冲鼓楼是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侗族鼓楼的代表;地坪花桥是国家物质文化遗产,为花桥建筑中的佼佼者。“苗乡侗寨”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式,展现了苗侗等各族人民无穷的智慧,为人类保存了一份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

  “苗乡侗寨”是民族服饰博物馆。黔东南是中国民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黔东南民族服饰有64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苗族盛装”、“侗族淡装”为代表。“苗族盛装”做工精美,雍荣华贵,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侗族淡装”设计精巧,清新淡雅,极好地展示了侗族人民朴实自然的审美理念。

  “苗乡侗寨”是歌舞海洋。芦笙舞、锦鸡舞、木鼓舞、板凳舞等极具魅力,蜚声中外。反排木鼓舞被喻为“东方迪斯科”。银饰闪烁的苗族踩鼓舞,被称为世界上最华贵的舞会之一。侗族“多也舞”场面盛大,气氛热烈,体现了民族和谐共生思想。

  “苗乡侗寨”是中国民族音乐富集地,保存有上千种苗侗等多民族原生态歌曲,其中“苗族飞歌”高亢嘹亮,豪迈奔放,被称为歌曲艺术的珍品;无指挥、无伴奏的千人“侗族大歌”,唱出的声音跌宕有序,悦耳嘹亮,气势恢宏,被称为“天籁之音”,填补了中国无多声部合唱音乐的空白。

  “苗乡侗寨”是民族民间节日活动载体。黔东南“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一年四季有重大节日200多个,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节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等。其中重要民族节日有芦笙节、姊妹节、龙舟节、苗年节、摔跤节、大歌节、 鼓藏节等。

  苗乡侗寨,多彩贵州。苗乡侗寨,养心家园。

  (作者为黔东南州委宣传部部长)
 
 

黔东南:弘扬多彩的民族节庆文化

 

黎平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场景 
 

杉木河漂流节场景“舞龙狂欢” 
 

姊妹节穿着盛装的苗族姑娘 杨箫羽摄 
 

丹寨锦鸡文化节场景“锦鸡飞舞” 
 

姑娘小伙“游方”(谈情说爱)沉醉在仰阿莎节日的喜庆中 廖朝元 摄 
 

锦屏舞龙狂欢节场面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 
 

雷山苗年节盛况 杨建国 摄 

 

·延伸阅读·
 

 
弘扬多彩的民族节庆文化

  黔东南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

  根据“民族原生态,天然博物馆”旅游形象定位,以“多彩贵州风,苗乡侗寨情”为主题,全力打造“苗乡侗寨”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国际品牌,黔东南州每年将在旅游黄金周举办“原生态民族文化艺术节”,进一步提升黔东南原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黔东南原生态旅游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黔东南打造成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世界旅游之地。        

  雷山苗年

  雷山苗年,苗语含义为祭男姓始祖姜央的妻子“仰妮”祭“尤”公,故称“讷仰”。“讷”是苗语,“吃”或“过”之意。故意译为“祭仰节”。“苗年”是汉语的俗称。

  每年雷山苗族以10月为岁首过头年,11月过大年,12月过末年,其中以大年的庆祝活动最为隆重。这期间雷山县的苗族老老少少都穿着盛装,杀猪宰羊,载歌载舞,一方面庆祝丰收,一方面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期间,各苗寨都会举行斗牛、赛马、斗鸟、跳芦笙、踩鼓等传统娱乐活动。

  侗族鼓楼文化艺术节

  每两年一度的“黎平鼓楼文化艺术节”是侗族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的总展示,是贵州省政府、黔东南州政府批准的侗族地区唯一盛大的庆典,逢双年的10月3日至7日在黎平举行。

  施秉杉木河漂流节

  每年6月中下旬,施秉将会举行隆重的“杉木河漂流节”。节日期间有水龙表演、开漂仪式、龙舟竞赛、民族风情迎宾篝火晚会、亮龙表演、民族斗鸡斗鸟、山歌对唱、多彩施秉欢乐游等活动。活动展示了施秉旖旎的自然风光以及浓郁多姿的原生态民族文化,不断提升“中国漂城”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施秉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台江苗族姊妹节

  姊妹节是清水江中游沿岸苗家青年特有的选对象谈恋爱的集会。每年旧历三月十五,施洞寨家家户户煮好糯米饭,给女儿穿金戴银,披锦着绣。女儿一生下来,母亲就给女儿刺绣盛装,年复一年,等到女儿长到16岁,母亲就推出盛装的女儿去参加姊妹节,即使不嫁人,也要亮出自家的美女以及多彩的盛装,所以苗家以养女为骄傲。一套高贵的盛装价值上万元。

  丹寨锦鸡文化节

  “锦鸡舞”以模仿锦鸡的各种姿态来表现舞蹈的丰富内涵,同时也表达苗族人民崇尚美丽、追求自由的个性,是享有盛名的苗族舞蹈。丹寨县每年农历正月都将举办锦鸡文化节,期间苗家妇女身着盛装,精心打扮来到芦笙堂、跳月场,围成大圆圈跳起“锦鸡舞”。 锦鸡文化节是苗族同胞庆祝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欢乐节日。

  锦屏隆里古城舞龙狂欢节

  每年正月十五期间,锦屏县百姓在隆里古城会自发举办隆重的“隆里古城舞龙狂欢节”,节日期间人们身着盛装,在古街古巷中玩起花脸龙、节节龙、草龙等独具民间风情的表演,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湘黔交界苗侗人民与汉族同胞相生相息的兴衰史。

  剑河仰阿莎旅游文化节

  每年10月黄金周,剑河举办“仰阿莎旅游艺术节”,旨在弘扬民族民间文化,深入挖掘、保护和开发剑河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文化艺术,打造“活力剑河、和谐剑河、魅力剑河”品牌,促进民族旅游业快速发展,激发全县人民热爱剑河、建设剑河的热情,共同参与剑河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10-21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Olonkho,一部流传了12世纪的古老史诗
下一条: ·越南埃第族的“长屋”
   相关链接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徐赣丽:《民族文化的空间传承——对侗寨的田野研究》
·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
·[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杨兰 刘洋]优化与策略:贵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徐赣丽]空间生产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贵州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徐斌]贵州省大方县基督教传播调查记·[汤芸]多族交互共生的仪式景观分析
·[徐永安 杜高琴]论贵州蒙正苗族的“活人坟-竹王崇拜”及其传说·[吴照辉]民族旅游开发背景下侗族大歌的传承现状研究
·[王雪嫣]贵州省青岩古镇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古村落保护需要历史遗存与当代生活共融
·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中国酒文化高峰论坛在贵州举行·国际专家聚集贵州 交流探讨传统伦理下的非遗传承与利用
·“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巡礼”贵州区域报道启动·“中国南方史诗与口头传统”学术研讨会在贵州举行
·中美民族博物馆合作研讨会圆满落幕·160年前侗族“款首章”现身贵州黎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