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节日,春节原名为元日,它作为岁首的时间位置,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确立,而将元日更名为春节却不到百年。今年北京人的春节非同寻常。春节的鞭炮在被禁止了十多年之后,重新回归民俗生活之中。丙戌年新春的子夜,伴随着新年钟声的,是飞扬的礼花与清脆爆竹。有人说:这是民俗的胜利;我更要说:它是理性社会的胜利。从公共管理部门对鞭炮的禁放到限放,我们看到了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禁”改“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虽然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动,它却是政府管理与服务社会理念变化的重要标志。毋庸置疑,由于北京在中国政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北京的鞭炮政策将对中国其他城市发生重要影响。
近来中央与政府倡导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会的建立,除了保证公平、公正等社会正义,化解社会矛盾,以及政令畅通,上下同心以外,精神文化建设十分必要,精神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根本保证。在当代中国要调动民众的精神力量,就不能忽视我们几千年形成的文化传统,而民族节日文化传统民众最直接感知、最易于产生文化能量的文化传统,它是构建当代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动力。今年6月,中宣部与精神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等联合发文,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这是中央与政府“以民为本”的重要举措,它对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建立,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节日不是普通的假日,节日有着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它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春节作为民族第一大节,它的社会意义尤为巨大。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它确立在汉朝,汉太初元年(前104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的正月初一为岁首,此后中国两千多年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正月新年成为举国上下共享的盛大节日,如史书所说:“官有朝贺,私有祭享”。在朝贺与祭享的各种仪式活动中,增强与更新着各种家庭、社会关系。传统的春节,作为岁时节日体系中的核心节日,节日是有着丰富的节俗内容。虽然春节在民国初年一度遭遇禁止,在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曾被“革命化”的字样损害,但在民众的强大心理需求之下,春节依然是时间生活的浓墨重彩。
春节负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是亿万中国人的情感的聚合,春节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至圣的地位。“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春运期间,交通线上人如潮涌的场面屡次上演,城乡之间几十亿次的人口大移动,构成了当代中国节日民俗一大景观。“一年不赶,赶三十晚”,对于漂泊异乡的人来说,回家的路虽然拥挤、漫长,可人们返乡的热情丝毫不减,他们痛苦并快乐着。回家的感觉真好。那里有妻儿老母、兄弟姐妹,还有祖先的庐墓、熟悉的乡土。一旦到家,在亲情的滋润中,路上的辛劳与烦恼也就烟消云散。人们回家不仅仅是一次亲情的聚会,一次礼物的馈赠,重要而深刻的是经历了一次精神的洗礼与伦理关系的更新,这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政府的责任是让亿万同胞在春节期间享受安宁与祥和,让亿万流动人口成为城乡之间相互理解沟通的桥梁与纽带,没有任何力量能比凝聚人心的文化力量重要,春节就是凝聚人心的重要力量之一。
春节真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心结。对于不能回家的人来说,有一种漂泊的失落感。唐朝有一句诗很能透露这种心情,“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旧时北京人过年时要吃荸荠,荸荠谐音“必齐”。说的就是亲人要新年团聚,没有回来也要给摆他一双碗筷。在许多地方年夜饭的餐桌上,必定有鱼、肉等做成的丸子,以及其他象征团圆安乐的菜肴,人们在年夜饭中更看重的是亲情与团聚,是一年一度,不可或缺的精神聚餐。平时吃得再好,也没有年饭吃得香甜而有意义。而且年饭一定要在家里吃,用自己的双手作一顿全家人共享的团圆饭,那气氛那滋味非酒馆饭店中所能比拟。过年家庭团圆,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似乎不如此,人心里觉得空荡荡的,没有着落。作为岁首的春节在中国主体民族中传承了两千多年,现在许多少数民族也过春节,人们将自己的感情、愿望、伦理、信仰都积聚在这一节日上,春节已经不是简单的时间点,它被广大人民充分价值化,乃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象征与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当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社会也发生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传统的节日民俗形态,面临着新的更加深层意义的挑战。新型的外来的节日,随着西方经济文化进入中国,它洋气、新鲜、时尚,因此也就对不少城市青年发生着吸附作用,如圣诞节,在宗教信众与外企员工的引领下,加上商家的炒作,越来越成为一个有社会影响的具有中国色彩的现代节庆活动形式。与此相对应的是,我们传统春节社会地位的下降。造成春节社会地位下降的因素十分复杂,但对于春节意义、价值内涵理解的缺乏与春节民俗知识的失落,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人说:“过年不就是吃吗?我们现在天天过年”;也有人说:“过年越来越没有意思,鞭炮不能放了,娱乐只剩下一台春节晚会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却找不到过年的感觉,人们失去以往盼望过年的情绪冲动。旧时的热闹与温馨在哪里?人们在寻找,在思索,有时不免精神迷茫。但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对传统文化产生厌倦,而是感觉我们在传统文化建设方面作得太少,不能满足人们新文化需要,人们的抱怨与牢骚不正体现着他们的一种精神渴求?!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王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