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王霄冰]节日:一种特殊的公共文化空间[1]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6 | 点击数:16721
 
 
三、节日所创造的公共价值
 
节日生活既然具有不同于平日的非常特征,那么是不是生活中的所有非正常事件都可以成为节日呢?当然不是。比如受到洪水或地震等灾害侵扰后的地区,或者发生了车祸之后的高速公路,也都处于非常状态:道路被堵,交通秩序陷入混乱。但这些却与节日毫不相干。灾害与节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是偶发的意外事故,而后者则是自愿的、人为的活动,而且是在集体的范围内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的。作为一种公共的文化行为,节日的最终目的并不在于娱乐或审美,而是在于社会教育和社会融合,是为了通过集体的庆祝活动和人人参与,来建立一套公共的精神信仰和价值观念。
节日教育的主题,首先通过节日的行为方式来表现。传统节日中的祭祀活动,传达的是人们对于神灵的崇拜和信仰。和家人的团聚,反映出以家庭为重的价值观念。祭祖和拜年,体现的则是中国人重视纵向(血脉相承)和横向两种社会关系的伦理价值观念。
一个特定节日的主题和庆祝方式,当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中世纪的德国人在宗教信仰上十分虔诚,所以过节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参与教会活动和家庭团聚。到了十八世纪,由于受到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人们对于宗教的态度渐趋淡化,而开始崇尚自然。所以从十八、九世纪以来,很多德国人在过节时,就喜欢在完成教会活动的义务之后,和朋友、家人一起在大自然中漫步。集体散步,已经成为当代德国人节假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像中国人过节时必须聚在一起吃大餐一样。德国社会由此形成了一套与散步有关的习俗和公共设施。比如散步的时间,一般是在早餐后或下午喝咖啡前后的时间。散步的地点,大多在森林中或河流边,或者是以自然风光为主的大公园里。差不多每一个城市在进行规划建设时,都会特别设计出一些环境优美的散布路径,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海德堡古城对面山上的那条散布之道,因海德格尔等近代哲学家曾经常在此散步而被命名为“哲学家之路”。总而言之,当代德国人在过节时已很少去教堂,更不会大吃大喝,而是喜欢通过散步和喝茶,和朋友、家人进行心灵的交流。
节日教育的主题,也常常直接包含在有关该节日的解释性神话传说[11]当中。比如端午节的屈原传说,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宣传的是为人的刚正与节操。七夕节的牛郎织女传说,赞颂的是美好的爱情和婚姻的忠贞。现代节日的社会功利性比传统节日更加明显,意义也更加单纯,例如教师节就是为了尊师重教,植树节强调的是绿化和环卫,等等。
节日教育的主题,很多都与历史的内容有关。这是因为对于群体历史的回顾,正是一个社会共同体建立文化主体性的根本依据。在这里面发生作用的,就是所谓的“文化记忆”。[12]一些欧洲学者,为此特别提出了“记忆之所”(lieu de memoire[13]的概念,意指对于一个集体具有特别的历史意义、并通过周期性的节日纪念活动而不断被神圣化的那些场所。比如天安门广场,原是明清以来皇帝居所紫禁城的一个部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在此举行开国大典,其后每逢国家大庆或者外国领导人访问中国,都会在这里举行各种庆祝或欢迎仪式。在广场的正中央,建有共和国创始人毛泽东的纪念堂,西南一侧则是展现中国文明发展史的历史博物馆。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广场中央的国旗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都具有特定的文化象征意义。由这些要素组成,天安门广场便成了共和国公民心目中的圣地,也就是当代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之所。
由节日的文化认同功能所决定,人们在选择“过什么节”、“怎么过节”以及“和谁一起过节”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对自己的文化身份做出选择。近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忽略各种传统节日,确与他们摈弃传统文化的根本态度有关。[14]同样,当代的年轻人之所以会对西方的情人节情有独钟,也是他们接受西方文化同化的结果。所以,传统节日要想在当代社会与各种现代的和外来的节日竞争,就有必要对自身的过节方式进行改良和创新。节日的现代化改革,不能仅仅局限在过节形式上,而应在主题及其所追求的公共价值上也进行相应的改造和革新,从而使得节日所体现的社会理想与道德规范,能够与时代的潮流并进,与社会大多数人的口味和意志保持一致。
最后我们要回到文章开始时提到的文革期间“天天过节”的现象上来。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确实处于一种非常状态:大家饿着肚子也要上街造反,为了革命可以六亲不认,社会秩序完全被颠倒了过来。虽然如此,大多数中国人的真实感觉却不像是在过节而是在受难,为什么?其原因就在于,文革的目的和精神追求与大多数中国人的根本意志背道而驰。少数别有用心的上层人物,根据政治斗争的需要,发动了这场自上而下的群众运动,满足的只是他们个人的野心和权力欲望。运动所到之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得不到融合,反而越来越紧张,整个社会的状况不是处于集体欢庆,而是处于动乱不安的非正常状态。因此,那位德国汉学家所谓的“天天过节”,只能算是一种讽喻的说法:它所描述的只是现象,而不是本质。
综上所述,节日生活以其公共的时间性、空间性以及独特的行为方式而构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空间,其意义在于建立集体的文化认同和加固文化记忆。所以,尽管过节既费事又花钱,从平日的生活逻辑来看一点也不经济实惠,但节庆活动所取得的公共效益和文化效益却是不可低估的。过节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物质的增值,而是为了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了统一人们的礼仪规范与道德价值观念,为了建立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完)
 
[1] 本文原稿为“第三届东岳论坛”(中国民俗学会和北京民俗博物馆20072月举办)的提交论文,在大会发表后曾得到施爱东先生和黄涛先生的诚恳批评,对最后成稿很有帮助,在此一并致谢。
 
[2] 这篇文章定稿的日子,正好是2007214的情人节。很多中国人到了这一天可能都会面临一种困惑:过不过这个节?过的话又怎么过?过节的礼仪规范是什么?过这个节到底有什么意义?等等。
 
[3] Barbara Mittler: „Alltag als Fest. Mao als Ikone der chinesischen Kulturrevolution (1966-1976) “, minima sinica 2/2006, 25-47.
 
[4] 参见Winfried Gebhardt: Fest, Feier und Alltag. Über die gesellschaftliche Wirklichkeit des Menschen und ihre Deutung. Frankfurt: Peter Lang 1987. 21-34页。
 
[5] Emile Durkheim: Die elementaren Formen des religiösen Lebens. Frankfurt: Suhrkamp 1981. 514页以下。
 
[6] 参见张举文《重认“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见《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第25-36页。
 
[7] Victor Turner: Das Ritual. Struktur und Antri-Struktur. Frankfurt/New York: Campus 1989. 159-193页。
 
[8] 当地人用晚餐的时间通常为晚22点。
 
[9] 引自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57页。
 
[10] Victor Turner: Dramas, Fields and Metaphors. Ithaca &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4.
 
[11] 德国人类学家岩森(Adolf E. Jensen)在1951年初版的《初民的神话和祭祀》一书中曾指出:在初民社会,神话总是与祭祀相关,二者互为因果。当周期性的祭祀活动世俗化而演变为节日之后,神话就逐渐演变成了解释性的传说故事。参见Mythos und Kult bei Naturvölkern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92
 
[12] 关于文化记忆的理论,笔者在《文化记忆、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一文中已有详细论述,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第41-42页。
 
[13] 参见Pierre Nora: Zwischen Geschichte und Gedächtnis (Frankfurt: Fischer 1990) Erinnerungsorte (München: Beck 2005)
 
[14] 参见高丙中《日常生活的现代与后现代遭遇:中国民俗学发展的机遇与路向》中的相关论述,见《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第3期第9-10页。
 
《河南社会科学》 2007年第4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2008-10-16 18:09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下一条: ·[杨秀]黔西长角苗节日文化变迁的两个案例*
   相关链接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刁统菊]冬至节俗的传承动力探析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张隽波]民间抗战历书的视觉形象表达与政治话语建构
·[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王玉冰]荷兰汉学家高延的中国节俗考察与书写
·[汤健敏]节日结构中民间艺术的传承·[娄健]“跨越时空的萤烛末光”
·[梁玉婉]仪式的动力:节日仪式实践的变与不变·[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
·[程锐]长征记忆的节日建构·[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薛慧]论中国节日文化与戏曲演剧间的互动模式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
·[李雅洁]论女性在节日中的多样化角色·[柴书毓]节日中的仪式叙事与女性能动性实践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