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美]格尔茨. 文化的解释[M]. 韩莉译. 南京:译林出版社, 1999.
[美]古塔, 弗格森. 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C]. 骆建建, 袁同凯,郭立新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美]克利福德, 马库斯. 写文化[C]. 高丙中等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6.
[美]马尔库斯, 费彻尔. 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M]. 王铭铭, 蓝达居译. 北京:三联书店, 1998.
[美]麦克尔•赫兹菲尔德. 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M]. 刘珩, 石毅, 李昌银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美]萨林斯. 甜蜜的悲哀[M]. 王铭铭, 胡宗泽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0.
[英]Adam Kuper. 英国社会人类学:从马凌诺斯基到今天[M]. 贾士蘅译.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8.
[英]马凌诺斯基.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 梁永佳, 李绍明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王铭铭. 西方人类学思潮十讲[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Clifford, James. The Predicament of Culture: Twentieth-Century Ethnography, Literature, and Art [M]. Cambridge, MA: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Evans-Pritchard, E. E. Social Anthropology and Other Essays [M].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6.
Geertz, Clifford. Works and Lives: The Anthropologist as Author[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8.
Hsu, Francis, “Malinowskiana: A Reply to Dr. E. R. Leach” [J]. RAIN, 1980, No. 39, pp. 4-6.
Hsu, Francis. “The Cultural Problem of the Cultural Anthropologist”[J].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1979, Vol. 81, No. 3, pp. 517-532.
Leach, Edmund. “Malinowskiana: On Reading 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he Term: Or the Self Mutilation of Professor Hsu” [J]. RAIN, 1980, No. 36, pp. 2-3.
Leach, Edmund. “Writing Anthropology” [J]. American Ethnologist, 1989, Vol. 16, No. 1, pp. 137-141.
Malinowski, Bronislaw. A Diary in the Strict Sense of Term[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1967.
Marcus, George E.; Dick Cushman. “Ethnographies as Texts”[J]. Annual Review of Anthropology, 1982, Vol. 11, pp. 25-69.
注释:
--------------------------------------------------------------------------------
[①] 转引自“远方文化的谜:民族志与实验民族志”(王铭铭,2005:144)。
[②] 英文原文为“Exterminate the brutes”(引号,斜体)。就此许烺光和利奇曾有过论争。许烺光认为此语可折射出马氏的种族中心主义倾向,而利奇则为马氏辩护,认为这是马氏借助康拉德名著《黑暗的心》里面的著名短语所开的自嘲式玩笑。(Hsu, 1979, 1980; Leach, 1980)
[③] 诸如Marcus, Cushman, 1982; Clifford, 1988; 马尔库斯,费彻尔,1998;克利福德,马库斯,2006。
[④] 当然,反思性的人类学作品还有很多,比如巴利的《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日记》、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杜蒙的《头人与我》、克拉潘扎诺的《图哈密》、德怀尔(Kevin Dwyer)的《摩洛哥对话》等,但由于它们过于在意“反思”而改变了通常民族志的对象,把重心换到自己、自己与土著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异文化社会,所以应该另文探讨。
[⑤] “Akobo Realism”是格尔茨对埃文斯-普理查德文本建构策略的一种带有嘲弄意味的说法。格尔茨认为,埃文斯-普理查德通过“写作”使人深信,他所说的一切本来就是如此的,具有绝对的、毋庸置疑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埃文斯-普理查德热衷于使用简单的、少有限制与修饰的主-谓-宾句型来做单调、浅白的陈述与断言,极少使用嵌套性的从句、探寻性的疑问句、留有余地的条件句和引人深思的省略句。他还通过表述技巧、民族志照片、人类学图表等的使用,追求文化描写的可视化,从其作品中,读者似乎看到一张接一张地闪过的人类学幻灯片,并在视觉化的想象中忘了质疑和思考。(Geertz, 1988: 49-72)
[⑥] 利奇认为格尔茨的这种说法让他“非常震惊”,质疑之意十分浓厚:是否真的存在社会人类学的英国学派?其特征是什么?利奇以他本人和弗思、福特斯两位老师为例否认了所谓“写作风格”的一致性。此外,他还批评了格尔茨在《著述与生活》中的其他许多观点、思路,比如:利奇认为,被格尔茨称为“马凌诺斯基的孩子”的拉比诺、克拉潘扎诺、德怀尔(Kevin Dwyer)与马凌诺斯基没有任何联系(Leach, 1989)。
作者简介:
胡鸿保(1948-),上海市人,人类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类学史研究。
张丽梅(1982-),女,湖南隆回人,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通信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邮编:100872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社会学视野网2008-04-23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