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中秋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专题

人民时评:这个中秋穿越光荣与苦难刻下永恒记忆
  作者:张铁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14 | 点击数:3828
 

  穿越光荣与苦难,今年中秋节,有着非比寻常的意味。

  中秋节,团圆佳节。然而,“团圆”二字,却多么沉重!不知道那位背着妻子尸体跨上摩托车的男子怎么样了,不知道在废墟中渴望着可乐的坚强男孩怎么样了,不知道守在北川中学废墟之外不愿离去的那些父母们怎么样了……不知道那么多失去了亲人、朋友与家庭的人们怎么样了。每逢佳节倍思亲,但今年的团圆佳节,却只能遥祭于山川。

  然而,正如“芭蕾女孩”李月永远不会停住的舞步一样,废墟之上,生活也依然毫无停驻,不断向前。温总理“多难兴邦”的笔迹仍在,北川中学的黑板上,已经有了新的算式。9月1号,全国的媒体,几乎都刊出了大幅头条: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所有学校全部按时复学复课。九洲体育馆内,临时安置点的欢笑和哭泣似乎还没散去,而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已经迸发新的生机。9月10日,都江堰启动“家园重建”设计大赛,地震灾区永久性住房的修建提上议事日程,新的家,将更好。即使大地仍然不时震动,这个中秋,依然将伴有朗朗书声、袅袅炊烟。

  因为感同身受,我们都是汶川人;今日中秋,我们还是汶川人。《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社会工作和心理援助基本共识》近日在上海发布,心理专家注意到中秋节期间灾区群众可能出现心理震荡,及时进行疏导。四川广安,万人争当复课点学生爱心家长;辽宁辽阳,街道居民自发往灾区寄送月饼……煤电油运、钢材水泥等各种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

  中秋节,团圆佳节。团圆二字,别样深情。这个中秋,满月照在复苏中的汶川大地,也将照在盛会后的北京城。8月8日,奥运开幕夜,2米26的姚明牵手1米18的汶川小英雄林浩共同入场,抗震救灾精神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契合。这个中秋,也当如此。

  “我们更加珍惜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并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如是说。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所说,北京奥运会,让中华民族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显示了一个时间坐标,告诉我们如何在新起点继续民族复兴的征程;显示了一个空间坐标,告诉我们如何在新起点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显示了一个精神坐标,告诉我们如何在新起点,进一步涵养开放包容的社会意识和理性成熟的国民心态。

  这三个坐标点,让今年中秋,意味更是深长。穿越灾难,迎接光荣。我们站在了一个非比寻常的时间点上,珍视和把握奥运带来的机遇,期待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年,还有一群让人敬佩的朋友,在中国与我们共度佳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因为梦想,他们登上残奥会的赛场,挑战身体的限制,展现精神的魅力。中秋节,来自世界各地的残疾人运动员们,将和我们一起,享受明月,享受成功,享受情感,享受生活带来的种种——不管是悲伤还是喜悦。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主持人、本届残奥会圣火的采集人姜馨田说:“生命有圆,也有缺。我们不是不幸,只是不便。”残疾人运动员们用赛场上的表现,为这话写下更精彩的注脚:身体纵然残缺,精神却如中秋满月,呈现最完美的圆。今年中秋,让我们感谢他们带来的运动之美、精神之美,感谢他们在拼搏的赛场上,让我们感受到别样的圆满。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曾这样分析节日的意义:日常生活中,时间线性流逝,而节日就像这条直线上的刻度,有了度量,才有意义。这个中秋,穿越光荣与苦难,刻下永恒的记忆,收获圆满更深刻的内涵。
 

  文章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2008年09月14日00: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文汇报:中秋节的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
下一条: ·山东民俗专家:中秋拜月是女性专利始于明代
   相关链接
·[朱志明]民办民俗博物馆与乡土文化记忆传承·[张淇源]作为类民俗的圣地巡礼:时空感重塑与记忆再生产
·[叶玮琪]唯有天太拜魔王:清代京西慈善寺魔王信仰中的“旗人记忆”·[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
·[许诺]集体记忆视角下地名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苏州路径·[徐嘉抚]辽西皮影戏伴奏音乐的文化解读
·[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苏明奎]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活化传承:北运河流域民间花会的历史记忆与地方实践·[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李炎欣]节日记忆的强化与唤起·[李欣]长平之战与民间记忆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蔡达丽]文化记忆、身份认同与活的文化史书写
·[祝鹏程]发明一种新文体:近代革命传说的生产·[张勃]精神返乡与历史记忆:易代之际的民俗书写
·[孙正国]乡村记忆、身份重构与神话资源的价值认同·[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
·[刘德增]入乡随俗与故乡记忆:明清以来中国移民的文化选择·[王晓葵]“休闲”中的文化记忆——以日本的“花见”为例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