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学专题 → 民间信仰
[1] 顾颉刚编著:《妙峰山》第6页,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1928年9月印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6月影印本。
[2] 王润身:《九月九登虎山》,《民俗研究》1988年第1期。
[3] [美]明恩溥著 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第138-140页,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4] 马迁:《泰山别庙纪胜碑》,道光《临邑县志》卷十五。
[5] 参见山曼主编 袁爱国撰稿:《泰山风俗》第10页,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6] 本文中提到的这些碑刻,多是以记述历史上民众进香泰山的香社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我称之为“香社碑”。这些碑刻长期以来被人所忽视,经过本人5年来的搜集,在泰山山麓共发现近400通香社碑,这些碑刻为泰山香社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7] 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890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8] [美]明恩溥著 午晴、唐军译:《中国乡村生活》第138、140页,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9] 括号内为碑文中原注。
[10] 傅振伦:《重游泰山记》,载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第1384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文中所提到的“莱邑”,似非傅振伦所说的鲁东莱州,而应该是泰安附近的莱芜。
[11] 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899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12] 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902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13] 张岱:《琅嬛文集》第69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14] 王世贞:《游泰山记》,载周谦、吕继祥:《泰山古今游记选注》第29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15] 刘鹗:《老残游记》第135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6] 张岱:《琅嬛文集》第72页,长沙:岳麓书社,1985。
[17] 参见山曼主编 袁爱国撰稿:《泰山风俗》第13-14页,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18] 张岱:《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第39-40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9] 西周生辑著:《醒世姻缘传》第905页,济南:齐鲁书社,1980。
[20] 参见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泰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联合制作:《中华泰山》(“国泰民安”)光盘版,济南:齐鲁音像出版社,1998;另见孙玉平编著:《中华泰山》第47-56页,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
[21] 蒲松龄:《聊斋志异》第361页,济南:齐鲁书社,1981。
[22] 嘉靖求子“御祝文”,见马铭初、严澄非校注:《岱史校注》第149页,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
[23] 此碑所提到的聊城县,有多座泰山行宫(俗称“奶奶庙”),向泰山奶奶拴娃娃之俗颇盛。参见吴云涛:《聊城的拴娃娃与祀张仙》,《民俗研究》1988年第2期。
[24] 山曼主编 袁爱国撰稿:《泰山风俗》第47页,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
[25] 灵石崇拜是泰山信仰民俗的一个重要内容,泰山石敢当和押子都是灵石崇拜的具体体现。相关内容可参见吕继祥《石敢当初探》,《民俗研究》1989年第2期;李大川《日本的石敢当信仰及其研究》,《民俗研究》1992年第1期;刘锡诚《石敢当——灵石崇拜的遗俗》,《东岳论丛》1993年第4 期;周谦《中华石文化与泰山石》,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马昌仪、刘锡诚《石与石神》,北京:学苑出版社,1994。
[26] 傅振伦:《重游泰山记》,载刘秀池主编《泰山大全》第1390页,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5。
[27] 参见张国强:《东阿县泰山老奶奶祈愿风俗调查》,《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第86-88、22页。该调查系作者选修《民俗学概论》课程时的田野调查作业,调查时间为1990年秋,作者当时为山东大学社会学系三年级本科生。2003年10月,本人曾利用赴东阿县的机会,对该文中涉及的内容进行过补充调查。
[28] [德]费尔巴哈著 王太庆译:《宗教的本质》第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原载《思想战线》2006年第1期【本文责编:叶涛】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