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节日与仪式活动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任何现代民俗都可以从古老的风俗中找到其文化的基因,请问巴莫老师,少数民族本土社会如何传承这种文化基因,凭借新年这种仪式人们是否能找到民族文化的根源?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还是从我自己的民族说起吧。云南楚雄州双柏县小麦地冲的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老虎"的节庆习俗,故又称"跳虎节"。正月初八,全村成年男子聚集于村后土地庙遗址,杀鸡献"咪司"(土主神),随后由本村祭司毕摩祭土主请虎神。8位村民装扮成老虎翩翩起舞,"老虎们"两耳高耸,尾巴粗壮,浑身虎纹,额上绘一汉字"王",颈上挂一个大铜铃,威风凛凛、虎气十足。毕摩念罢请虎神的祭辞后,"虎王"率众"老虎"入村。顿时,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当地彝人都深信只有通过一年一度的传统跳虎、敬祭虎神和祈愿祖先的护佑后,全体村民才能五谷丰登,人丁兴旺,一年比一年更美满幸福。而这个节日却深蕴着一个远古神话:
天地混沌未开时,格兹天神开天辟地,用虎的脊骨撑天心,脚骨撑地边,虎头做天头,虎尾做天尾,虎耳做天耳……,虎的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虎须变成阳光,虎牙化为星星,虎油成了云彩,虎气成雾气,虎血变海水,大肠成大江,小肠成河流,虎发变成草木和鸟雀……,从此世界有了万物。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这个神话应该是从无文字时代流传下来的吧?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无文字的时代何其久远。这则口传史是广泛流传在楚雄彝族民间的一个神话,并被祭司用古老的彝文庄重地载入了创世史诗《查姆》之中。虎化身而创世,实则正是彝族黑虎图腾的一种遗形。彝人普遍认为虎是自己的先祖,并以"罗罗"自称,意思是"黑虎之族";并笃信自己生为虎族人,死则经火荐化为虎,在祭司毕摩的导引中归于祖先的发祥地──因为族人都是黑虎的后裔。神话之所以成为"彝家的根谱",史诗之所以在彝文文献中被归类为《起源经》,从而被当做是"真正的历史"并代代传诵成为千年绝唱,也正是彝人寻根溯源的集体文化心理的深沉回响。黑虎不仅是彝民族古老的族体标志,更是族体分化以后各地彝人对民族起源的回溯,对族群共同体的追寻,对族群文化标识的确认,也是各支系彝人在认同族群发展史的过程中已经内化了的一种文化图式。在彝人今天的送灵大典上,祭司毕摩为亡灵指引魂归祖地的《指路经》是这样结尾的:烈火熊熊烧,你将火中葬。烈火熊熊烧,洁逝的你呀,烈火中永生。烈火烧头发,头发变山草,随着吹风生。肌肉变沃土,与大地共存。烈火烧骨节,骨头变石头,与山河共存。烈火烧气息,气息变成雾,雾色罩山川,与山川共存。烈火来烧血,鲜血化作雨,雨露滋大地,万物生朝晖。烈火熊熊烧,全皆化尽了,唯留一双眼,炯炯闪光彩,永远望前方。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看来,虎化身创世的神话的确对今天彝族人的生活有重大影响,让人们能够直面生死问题。请巴莫老师再谈谈彝族人的"魂归祖地" 的生死观,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说到这里,我们在为彝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喟叹之余,自然会联想到前述的创世史诗中虎化身宇宙万物的起源神话──整个宇宙构造竟凝固于虎体,从虎体也可扩出一个大宇宙。在生与死的重大关节上,彝人正是在黑虎之祖的创世伟业中为自己找到了精神上的最终归宿──让形体与天地同构,让灵魂回到祖先故地而得以永生──从这里传递出的虎的精神是那样强烈而鲜明,气宇轩昂的黑虎成为彝民族的精神范式。归祖观念很强的彝族人苦恋历史,尊重传统,以谙熟祖先发展史为自豪,凡能念诵《指路经》中祖先居住地及迁徙路线与能背诵父子连名谱牒一样,是彝族传统文化教育的根本。火葬、化虎、送灵、归祖作为彝人的生命历程,高扬着黑虎精神与归祖思想,长久、深刻地影响着彝人的思想意识,支配着彝人的社会行为,并对彝民族共同体内部的认同,族群的内聚产生着重大影响。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春节的仪式感已经变得简单和模糊了,请问这是否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的标志?如果舍弃这种仪式会给我们生活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推土机】在农村,这种仪式还原封不动地保存着,春节敬祖等等仪式一丝不苟。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记得人类学家埃德蒙·利奇在其《关于时间的象征表示》说过:时间的绵延和历史连续性,都是从以下两种基本的经验中延伸出来的。这两种经验即是:一、某些自然现象自身重复;二、生命变化不可逆转。可以说,大凡人从自然──季节的变化推知世事与人生的变化,每当季节开始呈现出不可逆转的物候变象时,人会去推想自己的生活也面临着一个变化的关口,由此产生心理上或精神上的危机。这时,春节之类的岁时仪式出现了,通过种种社会互动,如祭祀天地祖先、趋吉纳福求祥、阖家团聚等,帮助作为个体的人去度过危机、辞旧迎新。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现代都市社会不大可能照搬农村从初一到十五的春节仪式,所以我们是否应该从春节的传统精神来关注仪式感的培养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但现在的春节,除了让人们知道自己生命之树又刻上了一道新的年轮外,许多人都不会感觉这个年与以往的年过得有什么不同。这就是因为传统春节的仪式感已经不知不觉地淡漠在现代生活的忙碌之中。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这样抱怨,“过年”正在沦为一种越来越空洞的文化仪式,其深厚、丰厚的文化内涵正在逐渐淡化。作为形式的“过年”越来越索然寡味,了无生趣。时代是在发展,我们不大可能在“现在”重建“过去”的仪式,或是重新去实践先祖们创制的关于春节的种种仪礼,那有一整套繁缛的程序和轨范。但传统春节的文化精神却不应该被遗忘。我想我们不妨将“回家过年”理解为一种现代人的春节仪式:真实情境中的不远万里、风尘仆仆的"回家"行为就有某种神圣的仪式感;想象情境中的"回家过年"也有某种仪式感的记忆。“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也是许多中国人所固守的一种文化精神。因为精神上的"有家可回"或"无家可归",的确事关重大。舍弃这种仪式感无疑是在背离亲情,背离传统,一个人连“家”都不爱,更何况去谈“爱国”、“爱人类”。能够"回家过年"的人都应该去一次次亲自经历这个属于自己的仪式。不能"回家过年"的人大概也会在万巷街空的除夕之夜,在想象中去回忆自己曾经经过的这个仪式。因此而铭记一种精神,一种传统的文化精神。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请您谈谈民俗生活中的仪式与时间的关系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岁时仪式是年中行事的主要表现方式。在我的家乡,彝人延用本土宗教仪式来界定季节,用仪式作为每个季节的开端,用仪式牺牲来作为每一季节生存关口的过关措施,而驱鬼赎魂则作为结束旧的一年而进入新的一年的必要举措──辞旧迎新。在传统的重大节日中,彝人同样也用类似的宗教仪式行为来标志类似的划分,比如火把节与十月年。必须强调的是,岁时仪式有各种功能,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安排时间──季节。同一类型的岁时仪式前后之间的间隔是一段"时期",即当地的一年三段划分:春季、秋季和冬季;每一季节的转换都有一个仪式活动:春季反咒、秋季转咒、冬季招魂。
如果没有仪式作为标志,这类"时期"就不会存在,社会生活、劳作生息就会毫无秩序而出现混乱。由于没有明确的季节分界日,普通山民也没有清晰的季节概念和准确的记时习惯,彝人便是通过创造仪式生活的间隔来界定季节,在仪式举行之前是没有时间可以准确地予以测量的。这便是义诺彝区的年中行事与季节仪式的时间关联,也是地域性的年中行事通过季节仪式而表现为集体民俗传承的行为模式之典型。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民俗集体生活中的仪式对化解个体心理危机有怎样的作用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可以说,每当人类面临着一种生存危机时,仪式便作为渡过危机的转折方式有了举足轻重的意义。
比如在凉山,当彝族山民面临生存困惑的时候,当他们的愿望和现实不一致的时候,当他们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的时候,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寻求仪式的帮助,让仪式带着他们渡难关向吉顺,让仪式带着他们实现梦想,并笃信通过仪式可以与主宰命运的神鬼进行沟通,从而达到人─神─鬼之间的和睦相安,可以求得与大自然的和谐与统一,如此便能一次次地渡过生存的危机。仪式活动实际是人类文化的历史产物,是意识形态的外化。
因此任何民俗行为都是人的主体精神和客体社会或自然相互作用的反映与表现。可以说,山地彝族的季节仪式最完整、最丰富保留着人类群体文化演进的历史轨迹,其主题一向是对人类生命繁衍的讴歌,对族群生活理想的希翼,故而成为研究彝民族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珍贵材料。
【网友嘉宾:李斯颖】我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的标志。新的不一定是好的,现代的;老的并不一定是落后的。我倒认为,这种简单和模糊是一种危机。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巴莫老师,从您的个人简历中,我注意到您正在进行的史诗研究涉及到"仪式与文学"的关系,那么您能谈谈这个话题吗?这与南方民族的新年有关系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仪式是文化真正的纪念碑"。在南方少数民族的传统社会中,本土宗教的巫祭职司者──祭司与巫师往往是本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文学作为审美活动尚未从社会的其它活动中分化而独立出来,尤其是与各民族的生产仪礼、人生仪礼、节俗仪礼、宗教祭祀、巫术占卜等仪式活动紧密相生。因而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学传统在传承与接受方式上普遍表现出强烈的口头性、仪式性与集体性,具现出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民俗文化氛围,如景颇族的"目瑙纵歌节"。巫祭阶层作为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在仪式上施行着风俗、道德、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控制。历史上,他们不仅主持本土宗教活动如祀天地、祈农事、祭祖妣等仪式,也主持着狩猎、征伐、出行、建房、农耕、婚丧、节庆等民间生活仪礼,这些都成为各族社会约定俗成的文化风俗传统。与这些仪式活动相应的文学传播─接受活动,也随之成为一种既定的社会规范和现实的生活习俗,仪式性的文学接受在塑造社会心理方面有很大的限定作用。如彝族的毕摩、纳西族的东巴、摩梭人的达巴、哈尼族的贝玛、仡佬族的果珠、羌族的释比、景颇族的董萨和斋娃、傈僳族的必扒、拉祜族的慕拔、布朗族的布占、阿昌族的活袍、基诺族的卓巴卓生、普米族的师毕和汗归等等,在各民族仪式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诗史角色,在史诗创作、整理、编订、写定及传播─接受的文学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的角色作用,所以西南族群的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大多保存在他们的记忆和经典之中。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巴莫老师,听您介绍,南方民族的仪式活动往往伴随着相应的文学活动,您能给大家举一些例子吗?尤其是与年节习俗有关的。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各民族口承文学的传演形式与仪式生活有紧密的联系。比如祝咒经词、史诗、风俗歌调、祭祀经诗等的诵读一般仅限于严格规定的仪式场合。如纳西族的史诗《创世纪》是在祭天和其它仪式上吟诵的;阿昌族的巫师活袍在演唱创世史诗《遮帕麻与遮米麻》时,要点燃长明灯,并在肃穆的气氛中先向遮帕麻与遮米麻这两位神明祷告,尔后方可在祭祀活动中演唱。在传统的宗教仪式和民间生活仪式上,口承文学的唱读配合着相应的仪式活动,由巫祭者神圣、庄严地诵读而得以传播。这样整个仪式过程就是某一作品的传播─接受过程。
我们这儿有很多生动的例证:在少数民族的年节活动中,我们同样也观察到"仪式与文学"的深层交织。独龙族在新年"卡雀哇"节期间剽牛祭天鬼时,就要演唱他们的史诗《创世纪》。当中有一个诗章叫"祭鬼的由来",讲述嘎姆朋上天后,上天的九道土台被大蚂蚁踩倒,从此天地分离,嘎姆朋不能再回到大地,变成了天鬼。过年时唱述《创世纪》的目的就在于让天鬼不要忘记他的同类,不要降灾祸于人间。"卡雀哇"一章则讲述过年时人兽同乐的情景:年节到了,大家杀猪宰鸡,煮好了米酒,一起唱歌跳舞,这时"深山的走兽来了,森林里的飞禽来了"。"菠萝鸟翘起漂亮的尾巴,麂子跳得象喝醉了酒。"《十二奴局》是一部在哈尼族民间广泛流传的创世史诗,"十二奴局"即十二路歌的意思,以传统说唱文学"哈巴"为传演形式,演唱内容从大体上被划分为"十二奴局",涉及到哈尼族先民对于宇宙自然、人类发展、族群历史、历法计算、四时节令、农事活动等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其中的"四季生产"一章,从冬月唱起,一一叙至正月、二月、三月……,一直到过"十月年"为止,叙述了日月更迭中自然景物和动植物的变化、岁时节气每至时的生产、农事活动和风俗仪礼。如三月栽秧,四月蓐秧,五月打磨秋,六月祭谷神,七月吃新谷,八月祭谷神,九月耘田挖土,十月过年、祈天神地祇和寨神福佑。《唱十二月花》是四川汶川羌族过年时吟唱的酒礼歌,此歌调很可能源出于民间,后经巫师"释比"采录、结集为经词形式的歌调。全歌通过一方设问、一方作答的对唱形式,唱述了一年十二月中山野花木和庄稼的长势情况和过春节拜年、请酒、姑娘回娘家等有关礼俗。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因此可以说,许多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学是在他们的仪式生活中形成的文化传统,文学与仪式的关系也就非常紧密了?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们将西南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活态化的仪式生活与文学文本交相对照,以辩证的眼光来考察传统仪式生活在具体作品从产生到流传的整个"民俗运动过程"中的正负影响和消涨作用。如西南少数民族的史诗演唱传统大都与本土社会的仪式生活相关,仪式往往是史诗传演的特定文化语境,仪式的沿传促进了史诗的发展。从中可以发见到口承文学文本与仪式本身的关系,诸如仪式语言与文本语体;仪式程序与文本结构;仪式隐喻与文本象征;仪式情境与史诗的表演;史诗的形成与发展、传承与接受、流传与演变的仪式规定性等等。故而,对南方史诗的探讨,对研究文学与宗教的关系、诗歌与仪式的关联都有着一定的学术价值,对我们探讨我国南方民族创世史诗、迁徙史诗、英雄史诗的形成、发展、传承和接受都有着理论上的实践意义。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春节作为每个人一生反复的经历,它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对我们的经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想春节或新年都是关于时间的民俗传统。作为岁首的伊始,在本土社会的文化传承中牵引出了人们一年复一年的生命体验,内化为人们世代相承的时间经验,积淀着人类世世代代对时间的经验感知和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感受。南方少数民族的新年习俗源于民间,凝聚着本土社会的时间观念,以及关于时间的地方知识与集体记忆,折射着人们对生命原义、人生历程的观照和思索,当然也深蕴着乡土社会的时间哲学与生命哲理。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现代都市人群的时间观念与乡土社会的时间观念肯定有所不同,您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在少数民族本土社会,或是在现代都市社会,“时间”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远非是钟表上的指针、媒体上的准点新闻、电脑桌面上时钟能够明示出来的。史学、哲学、现象学、经济学等学科都特别关注时间,民俗学也同样重视时间。我想民俗学对岁时节令、对人生仪礼(出生、成年、婚娶、丧葬)的关注,引导着我们去追问民众是如何体验时间的。只有从原初意义的时间经验与生命感受出发,也就是说从民众世代相传相续的时间民俗中,才能获得乡土社会关于时间的素朴知识,从而感知现代时间观念是如何重构了民俗文化的传统,是如何重组了社区的维系与发展,是如何激发了个体生命在集体记忆与民俗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和价值实现。
我们通过阅读《时间简史》、《存在与时间》这样的理论著作来理解时间,甚至也可以从《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中学习"时间管理"、"时间开发"等。但是,从"春节"或"新年"这样的节日文化中,我们能够更真切地感知中国人的时间观念以及由此形成的传统文化精神,从而建构自己的时间经验,重视生命的体验。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电视批判》(200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