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
【猫咪mm】请问巴莫老师,你说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学传统在传承与接受方式更多的是口头性、仪式性,那么你们从事民族文学研究的人,是不是就是要把这些可能会失传的文化用书面的方式保留下来?
【猫咪mm】在做研究的时候,你是否发现已经有失传的少数民族文化?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是的,我们研究所现在正在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资料库",并将"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丛编"纳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十五规划"的重大项目。目的不仅仅在于用书面方式记录和保留少数民族的口头文化,还在于用录音、录像、摄影等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多种方式来抢救和保护正在消失或面临消失的各种口承文学与口头艺术,因为静态的书写不能够完整地、全面地记录或再现动态传承的口头文学,即使我们现在使用了现代技术手段,许多口头表演中的文化要素都不同程度的流失了。所以,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巴莫老师介绍一下,什么是"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 "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是指在历史、艺术、人种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方面有特殊价值的的传统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述形式,其中包括语言、故事、音乐、游戏、舞蹈、风俗以及各种艺术表达手段。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号召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大力抢救和保护"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请您谈谈当代社会如何通过节日文化来实现这一目标?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无形/口头遗产。但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我们也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保护传统和民间文化艺术的挑战,在国家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也同样举足轻重。与物质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面临更严峻的保护形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才引起了各国的普遍关注。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文化标准化、武力冲突、旅游业、工业化、农业区缩减、移民和环境恶化等对传统文化构成了严重威胁。许多传统和民间文化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濒临消亡。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您从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来谈谈"口头文化"的保护问题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南方少数民族的口承文学的确蕴藏着丰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仅从节日文化来看,各民族的史诗、神话、传说、风俗歌调等口头文体类型不仅折射着各族传统文化的原貌,而且以其极富活力的方式动态地保存和传演在这些民族的节日活动中。可以说节日既是民俗观念的形象展演,也是口头文化的艺术张扬。参加过傣族泼水节的人都知道,在这神奇、福瑞的节日里,江水中的龙船在芒锣声中劈波竞渡,两岸各族人民一片欢呼,傣家人跳起了婀娜多姿的孔雀舞,敲响了欢乐深沉的象脚鼓,人们踩着高升、丢着花包,在一派祥和的气氛中相互泼洒着吉祥祝福的水。
泼水节的发展和流播,已经超越了地域,在京城、在深圳这样繁华的都市中,人们也同样可以领略到泼水节带来的福瑞和吉祥。而关于泼水节的种种传说和节俗歌调便是这个节日隆重气氛的催化剂。在傣族民间你可以从任何一个老人那里听到泼水节的来历,从而了解到为什么要泼水,要划龙舟、要踩高升。传说、节歌以其特有的述唱方式,将人们内心体验的、思想理解的内在旨趣加以具体化、形象化,使之夸张地、生动地、更加感人地得到宣扬。如果没有这些美丽动人的种种传说和歌调,很难想象节日的延续和扩展会是如此的长久深远。当然传说、歌调也同时作为民俗事象的一部分被人们接受,才引起人们的审美观照和艺术感受的,口承文学与民俗生活互相激扬着成为一体。民族节日文化的提倡,应当重视其原生的文化语境,也就是重视挖掘和保护这些节日文化中的口头传统,不要让节日仅流于形式,要让人们知道节日背后的“故事”。
【高正奎】请问巴莫曲布嫫:假如有条件的话,你是愿意做个民族文化的研究者还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使者?为什么?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两个都做,因为学术研究是我一生的道路,尤其是研究自己的母族文化,更是我们这一代彝族学者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可旁贷。但是研究不能停滞在书本上,作为学者也肩负着传达文化、传承文明、增进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等责任,所以,我想一个民族文化的研究者应该更是一个民族文化的使者。
【高正奎】传媒能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哪些有利的条件呢?
【推土机】宣传、介绍、报道。
【网友嘉宾:李琳】传媒在宣传民族文化的时候只要不是从猎奇的角度出发,而是健康、正确的宣传,那么对民族文化的传承都是积极、有利的。
【开往春天的地铁82】请问节日状况和经济发展有没有关系?
【猫咪mm】我再加问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把民族节日和经济挂上钩,比如吸引大家来旅游参观,既能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又能宣扬少数民族的文化,比如像蒙古现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似乎就非常成功。
【特邀嘉宾:刘亚虎】当然可以,但是我觉得两方面都应该提。一方面,民族节日与经济挂上钩,可以吸引大家来旅游参观,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也要让它自然发展,保持原汁原味,这也是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否则都与经济挂上钩,很可能若干年以后我们就看不到真正的少数民族节日文化了。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不只是靠圣贤的提倡和学校的教育,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的礼俗,其中节日的礼俗是重要的部分。请问网友嘉宾,现代社会如何通过节日的礼俗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
【网友嘉宾:李琳】以纳西族中摩梭人的"成年礼"来说,每年的大年初一,到13岁的男孩、女孩就要在自己家主房举行成人仪式,这种仪式是在很神圣的气氛中进行的。从此,意味着步入成年人的行列,不仅拥有了很多权利,同时在家庭、社会也担起了很多的义务。现在每个摩梭人都要举行成人礼,而且,他们认为这在他们生命中是很重要的时刻,在这仪式中强化了很多民族优良的传统。同样,很多大城市每年都会为年满18岁的青少年举行成人仪式,但是,这些仪式大都做得很空泛。所以,我认为在节日礼俗中我们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一方面要突出神圣性,让参与这种礼俗的人感到这是很严肃很神圣的活动;另一方面,不能把活动做得太空、太大,让人觉得离自己遥远,而是要调动起每个人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
【黑雪39】南方的节日习俗和文化对汉民族节日和文化有哪些影响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习俗和文化产生呢?他们产生不同文化和习俗的背景又是什么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应该说南方民族的一些节日习俗已经引起了汉族群众广泛的兴趣,例如:傣族等民族的泼水节,彝族等民族的火把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产生不同的习俗和文化的因素很多。例如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形态,思维方式,精神氛围等等。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两位嘉宾,在创造和推进民俗文化的发展方面,民族节日中的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品质?
【小徐0011】好的一定要发掘,保存下来,给即将消失的民俗文化留下富贵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历史会向前走,跟不上时代的慢慢的会被忘却,只能靠有识之士了。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没有记忆就没有创造。"民族节日中的人应该从珍视各民族的传统的角度出发,去经历或体验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只有在自己的亲历中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民俗文化的气韵生动和民众智慧的博大精深。这种经历会成为一种文化的记忆,时常告诉你,开放、包容、理解、沟通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文化品质。
【西醋】两位老师:圣诞快乐!近年来不少人在呼吁电影的民族化问题,但大都不着边际,常常是使用一些中国古典文论或诗歌等与某些电影片段进行牵强附会式的嫁接,叫人看了或者一头雾水、或者乖戾可笑。
我认为包括民族情感在内的民俗现象是电影中最具民族个性的载体,因而也是最能体现"民族风格"的因素。我是一位电影学教师,打算开展"中国电影民俗学"方面的研究,但欠缺民俗学的积累,所以我特别希望两位就"电影与民俗的关系"、以及"中国电影的民族化问题"谈谈你们的见解。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很同意你的看法,上世纪有一些电影比较深刻地反映了一些民族的民俗现象、民族的文化,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比如:《刘三姐》(反映了壮族歌圩文化)、《五朵金花》(反映了白族三月街民俗)、《阿诗玛》等等。它们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跟民俗紧密结合,可以说是电影民族化好的例子。今天我们追求电影民族化,也可以反映民族民俗现象的遗存、发展、演变,民族精神的继承、优化,特别少数民族这方面的变化,我相信这样的电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但是,现在一些这方面的电影,比较倾向于反映民族文化相对落后的一面,这样的反映是不深刻的、不全面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电视批判》(200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