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习俗与民族文化
【特邀嘉宾:刘亚虎】节日是展示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民族的衣食住行、社会关系、传统艺术、民间信仰等得到集中的展现,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即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观念、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得到突出的表现,它无疑使参与者受到潜移默化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沐浴,增强自己民族的认同感、责任心,这个作用就已经够大了。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还觉得,节日习俗的民族凝聚作用在南方少数民族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在他们一些大的节日包括春节里,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或者请老年人(包括祭司、巫师)举行仪式吟唱、或者让青年人在聚会上对唱民族的史诗。史诗的内容主要表现民族的始祖神如何开天辟地、繁衍人类,民族的先辈如何进行文化发明、艰苦创业、艰难迁徙等。过去演唱史诗,有唤起祖先神的神灵、以保佑后代兴旺发达,以及宣示在社会组织、婚姻等方面的"祖训"即传统习惯法的功能;现在演唱史诗,则主要是进行民族历史的传授、民族精神的熏陶。这些活动都具有继续存在和发展的价值。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通过节日的习俗,通过全民的过节活动,民族文化精神得到普及、延续和发展,在促使全民族团结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请问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节日习俗的这种重要作用的,在当代社会如何加强这种作用?
【猫咪mm】这些习俗在民族聚居区一般比较明显,而现在少数民族的年轻人走出深山,进入都市,他们的思想接受着更多文化的冲击,而这些或多或少已经影响了他们,那么再到他们的孩子,这样继续下去,这部分已经融入城市中的人,他们是否会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或者说他们该如何保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网友嘉宾:李琳】我就是一个从深山走到城市的少数民族,我觉得我当我身处城市的时候,我的民族意识是加强了。每年过自己民族节日的时候,虽然身在异乡,但是我的思想是在过很浓重的节日。
【网友嘉宾:李斯颖】我也是一名从深山走向城市的孩子。我认为少数民族也在和汉族一样接受现代文明,但是户籍本上的壮族一词首先给我以民族的自豪感。我们没有忘记自己的民族,我们过自己的节日,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它可以和现代文明相并存,但它是我们的根,是丢不掉的。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节日总是会通过一定的时空,将来自不同族群、受过不同文化熏陶的人们联系到一起,使人们在节日文化的社会互动中,共享一片美好灿烂的天空,共同浸染民俗民风的生动气韵,从中近距离体验"他文化"的魅力。从"全民族团结"来说节日习俗的社会功能,我想不但是"春节",还有许多少数民族节日都对当代中国社会的民族共荣、文化共享、团结和睦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说,有的少数民族族群或支系每年都有两次新年,甚或更多,也就是除了本民族的新年外,还要过汉族的春节,有的甚至还兴致勃勃地参与到邻近兄弟民族的新年活动中,这在民族交错而居的地区甚为普遍。故而节日期间便成为人们互相表达良好祝愿、联络感情、化解矛盾、增进友谊、加强团结的纽带和桥梁。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我听说中央民族大学的节日就很多,每年学生们也常常过好多个民族的年节,是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是的,这也让我想起80年代初期,我在中央民族学院上学时的情景:那时我和姐姐阿依除了跟同胞们一道过彝历新年(农历10月)外,也会跟着同学去参加藏历新年、傣历新年"泼水节"等等。记得有一年的"泼水节"让校园顿时成了"水上世界",其规模也是校方始料未及的,次年便出台了相应"泼水节规章",以警示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北京毕竟不是瑞丽江边,也不是村村寨寨都打井的西双版纳。此外,到了寒假过春节时,我们还要乘火车去河北怀安的姥姥家(我们有母亲给的1/4汉族血统,1/4蒙古族血统;其余的2/4当然就是彝族老爸给的了)去吃黄米糕,而姥姥用油面捏的各种小动物,活灵活现,特别可爱,一出蒸笼就被我们一抢而光。从那时起,我们对不同民族的新年习俗有了切身体会,从中体悟到"一年数度新年"也是族群交往与文化碰撞中产生的新的民俗生活事项,缩短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文化距离,增进了不同人群间、不同族群间的相互理解以及对各自文化传统的相互尊重。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民俗旅游的开发会不会给传统的节日文化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当代社会可以通过对多元文化的提倡,通过民族民俗旅游的开发,通过文化主题公园的开放,通过大众媒体的传播渠道,通过网络时代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手段来强化民俗节日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功能。对于今天的都市人群而言,也同样可以经历不同文化传统中的岁时民俗,比如在北京中华民族园每年推出的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中,首都市民与国内外游客都相当投入,这无疑对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与相互理解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当然,旅游产业操作中的民俗节日展演也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的现实问题,究竟是现代性改造了传统还是传统消融了现代性?是外部力量和强力意识形态侵蚀或摧毁了传统还是传统同构或同化了那些力量?本土民俗文化传承在现代化、全球化过程中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现代化过程中的我们是生活在"后传统"中吗?等等。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本土社会去体验少数民族的民俗生活,在其时其地的文化语境与社会情境中地认真解读少数民族族群正在经历的传统变迁,或许会更加接近对这些疑问的求解。
【网友嘉宾:李琳】节日习俗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内部认同的标志。海外的华侨每年都要过春节、中秋,在北京的各族同胞都会过自己的三月三、那达慕、三多节。节日习俗凝聚起了一个民族。在全球化、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这种凝聚力更加突出。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刘老师,在民族节日文化中,哪种人是创造这种文化的主体?
【特邀嘉宾:刘亚虎】创造民族节日文化的主体应是广大民众,具体地说就是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参与者、组织者,因为节日文化就是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某种活动、某种行为符合人们的实践需要,反映了人们的共同心理,表达了人们的共同愿望,久而久之约定俗成,形成某种周期性的特定的形式和特定的风俗,这就是节日文化。当然很多节日与上层统治者的提倡也分不开。既然节日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那么人也在发展节日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具体地说,就是逐渐除去一些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东西,增加一些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内容。例如春节,其初始意义是去灾迎福,除夕就是驱鬼去害的日子,所以古代封建帝王要举行一系列"逐恶鬼"的仪式。久而久之,节日含义演变成"辞旧迎新",喜庆的活动发展起来了,这就是进步。
【网友嘉宾:李斯颖】是的,刘老师的话很对。李琳和我都认为主体的人对推动春节习俗的发展起作用,既包括传统的继承,也包括适应时代的创新、创造。
【老灾山】现在有很多年轻的人读书以后都不愿过自己民族的节日了,这是不是一种被现代生活所同化呢?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现代都市人群中也有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走向民间、走向民族地区,去亲身体验那里的少数民族节日,比如说每年的泼水节、火把节都吸引了许多在汉文化背景下成长的内地人。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传统与现代绝对的对立起来。这些年轻人过不过自己的民族节日,并不能说明他们已经被现代生活同化了,一些传统的文化意识、民族情感更深隐地刻在他们自己的记忆里,至少我相信是这样。
【特邀嘉宾:刘亚虎】比如说我,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经参加过侗族的一次春节活动,跟他们一起大碗喝酒(烤热的自制米酒,不很醉人,似乎能很快蒸发),大块吃肉,吃完没了地唱,没日没夜地跳,全身能量似乎得到无限的释放,真不知道自己此身在何时何处。此情此景,有几人能享?如果我在北京,春节我也会参加一些民俗活动,但总没有上述那么一种尽兴、惬意的感觉,很不恰当地借用一句话来说,大概是"曾经沧海难为水"了吧?
【高正奎】这可能就是一种逆反心理,等一段时间以后,他回头看来会说:风景这边独好!
【小徐0011】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舶来的节日,什么情人节等等,请问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ngel红茶】我觉得在我们这儿可以有舶来的节日,也可以把我们的节日让更多的人所知。【猫咪mm】舶来的节日缺少民族文化的积淀,很多人选择过这些节日更多的是一种满足好奇的心理,所以过这些节日的也是年轻人多。而情人节中国也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七夕的乞巧。
【小徐0011】不过接受的人是越来越多,猎奇的多些,特别是学生,其实是给自己找一个欢乐的借口吧!
【网友嘉宾:李斯颖】是的,传统的民俗是民族内部认同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并非舶来的节日所能取代和相比拟的。
【小徐0011】我们的春节非常喜庆、热闹,很多美国都到唐人街去。
【猫咪mm】这可以用那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文化是不受地域限制的。
【小徐0011】所以很多的民族都被汉化了,本民族的文化渐渐遗失了。
【网友嘉宾:李斯颖】存在民族就存在民族文化,存在就在于它不同其它民族的特色。但世界具有向统一融合发展的一面,文化也是如此,这个问题很复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电视批判》(200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