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少数民族与春节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两位嘉宾,南方的少数民族都过春节吗?
【特邀嘉宾:刘亚虎】南方的壮、侗、布依、黎、瑶、畲、白、纳西、拉祜等民族过春节,应该说都是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他们过春节既吸收了汉族的一些习俗,例如都是从腊月三十晚开始、讲究吃穿、守岁、拜年、贴春联等;也有自己民族的一些习俗,例如一些地方的侗族除夕晚上每人要吃一碗稀粥,意思是预示明年水田有水、泥巴不硬,这称"年更饭";初一清晨雄鸡叫第一声,早早来到井边的姑娘们便一齐舀井水挑回家,用新年的第一担水煮油茶给家人和客人吃,这称"年茶"。一些地方的壮族姑娘则是在除夕晚上数星星,数到天亮剩下最后一颗星星时,便开始捧喝新水。一些地方的拉祜族除夕夜舂米粑要放一些在犁、耙、刀、锄等农具上,让它们也分享一下节日的快乐。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南方民族过春节跟汉族过春节还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认为汉族与少数民族过春节最大的区别是:如果说汉族过春节基本上局限在亲族联系的话(例如全家团聚、给亲戚拜年等),那么很多少数民族过春节还保持较多的群体文化特质。例如一些地方的侗族正月初八起,村寨寨老要带队集体去其他村寨赛芦笙、对歌,主寨要热情接待,与客人一起喝酒(自制米酒),一起歌舞,同醉同欢。这种活动一直持续到正月底。如果说在汉族地区(例如北京)很多人过春节只是观众,那么在少数民族地区很多人过春节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参与者。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酒和舞蹈能使人产生反常感觉和行动,使呼吸加速,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降低,肾上腺分泌增加,使人身心放松、精神解脱。少数民族过春节,又有酒又有歌舞,该是双倍的享受吧!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 "春节"是汉民族的传统新年,不是南方少数民族的本土年节。当然,由于文化传播的族际影响,尤其是汉族农历很早就通行于南方的许多民族地区,汉族的"春节"自然而然也就进入了少数民族的民俗生活中。但我们不能断然地说"南方的少数民族都过春节"。因为民俗学的调查资料表明,绝大多数的南方少数民族都秉承着自己民族自古相沿的岁时习俗与年中行事,有自己传统的"新年"。比如,傣族的"泼水节"、傈僳族"盍什"(新年拉歌节)、基诺族的"特莫克节"(大鼓节),普米族的"吾时高"(过大年),独龙族的"卡雀哇"(年节)、布朗族的"景比迈节"(新年)、怒族的"吉佳姆节"(新年)等等,都有自古相沿的年节仪式与礼俗惯制。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有些南方民族的年节也是在农历正月期间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是的,基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我们应当从本土文化传承的"自源"与"他源"关系上区分少数民族传统年节与汉族春节,不能因为诸多少数民族的新年佳节在时间的发生线索上与汉族春节吻合,就将这些民族自成一格的年节完全等同于汉族的春节,或视作汉族春节的影响结果,比如景颇族、京族、毛难族、畲族、布依族、白族、阿昌族等民族。当然,从节日的社会文化功能与民俗内涵而言,少数民族的传统年节与汉族的春节,既有人类文化的共通之处,又不乏本民族的传统特色。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我想这些南方民族的春节肯定也是各具特色的,巴莫老师,是这样的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青叶说的很对。但纵观南方民族的文化传承,我们很容易发现到这样一种事实,即民俗文化的多元性及其整体结构是与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相呼应的;加之南方族群在历史上的趋同与变异表现为多民族、多支系及族群分布上的"大分散、小聚合",这也使得南方那些过春节的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差异性。如果从新年的节日功能与文化涵义来看当地的春节,你不难发现南方民族的这个节日都点染上了自己的民族个色,异彩纷呈:哈尼族在过春节时要"荡秋千";傣族青年男女则喜爱甩糠包的游艺活动;云南陇川一带景颇族有争挑新水、观察日照占卜来年丰欠的习俗;白族过春节则要"放高升"来庆祝(所谓"放高升"就是用整棵的大竹子,在竹节里装上火药,点燃以后可以把整个大竹子崩上天空百十丈,象征着"高升");黎族则有集体围猎,向河神、土地神买"福水"等活动。总的说来,这些民族的春节大都按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和地方礼俗来构建节日传统,其间的各种节庆活动都深深地嵌入了彼时彼地的民风民俗,而非一种直接的"文化渗透"或简单的"文化移植"。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巴莫老师以彝族为例,讲讲彝族是如何过春节的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我的家乡在大小凉山,在腹心地区的山寨,人们通常是不过春节的,但有自己的彝历新年。凉山彝族的新年则称为"库斯"。即年称为"库",其义为"轮转"、"转回",以"转"一轮作为一年。"十月年"称为"澈勒觉",即"转十月"。这与传统历法密切相关。
“十月太阳历”作为彝族先祖的文化传承,曾盛行于川、滇、黔、桂广大彝区,至今仍遗存在大小凉山民间。在十月太阳历通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彝族两个重大的传统节日:一个在冬季,叫"彝历年",又称"十月年";一个在夏季,叫"火把节",也叫"星回节"。也有学者认为十月年是大年,火把节则是小年。民间也常常说"彝历年是嘴巴的节日,火把节则是眼睛的节日。"大家都比较熟悉"火把节",对"十月年"可能比较陌生。简单地讲,"十月太阳历",将一年恒定为10个月,一月恒定为36天,另加的5-6天为过年日,即"岁余日"。过年日平均年为五天,每隔三年到第四年多加一天为闰日,过年之后,新年伊始。彝历年的节期一般为三天:第一天迎请祖先回家过年,祭祀祖先;第二天男性成年人挨家挨户去杀"过年猪",妇女留在家中烹制各种传统的节日食品,儿童们则由村中长老集中在一起进行"集体聚食"活动──意在祈祷与祝福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第三天恭送祖先回到祖界,人们祈祝平安幸福、牛羊兴旺、五谷丰登。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那您跟我们说说“十月太阳历”有什么特点,好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天文学家的研究表明,按这种历法计算,寒暑往返一次的时间也即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5日,与太阳回归年的真值密近。彝人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轨迹来测定时序的变化:太阳南至为冬至,彝人称为"补库",意为"太阳转回";太阳北至为夏至,彝人称为"补迥",意为"太阳回归";故彝谚有曰:"补迥后昼长夜短;补姑后昼短夜长。"又或选择北斗星"沙聂"为星回标志的星座,每当北斗的尾巴(北斗柄)上指或下指的时节,就是星回节到了。北斗柄指下则为大寒,指上则为大暑,以大寒大暑为元日;大寒之际也就是"补库"时过十月年,大暑之际也就是"补迥"时过火把节。不论十月年还是火把节,都是从彝族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体系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彝年以祭祖为中心事件;火把节则以照岁祈年为主要特征。火把节和彝族年主要以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狩猎丰收、森林茂密、房屋清洁为目的,其中火把节已发展成了具有族群性、超地域性的传统佳节。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请问巴莫老师,其它彝族地区过春节吗?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彝族分布极广,支系众多,民俗文化传承也就有了强烈的地域性与支系色彩。比如,云南巍山彝族以农历二月八日为年节;在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县,那里彝族撒尼支系就与大小凉山彝族的诺苏支系不同。他们的新年就几乎等同于"春节",从正月初一起到十五,一直贯穿着情趣生动的民俗活动。
除夕,撒尼彝语叫"思搓期"。是夜供祖祭祖,吃年饭,气氛肃穆。初一午后,家家门前插上翠绿的柏枝,枝柯上悬挂一顶草帽以告示:请勿入内!不许谈话!就连家中的人也是不可以高声言谈的。初一晚上举行篝火晚会,民歌对唱、三弦胡独奏,古朴抒情。嘭嘭咚咚的大三弦高亢激昂,人们伴随音乐载歌载舞。初二祭山神,初四送火星为的是驱逐灾害,显示人的力量。初二午后有"敬牛礼":村民把牛牵出来,绕着寨心走上几圈,然后在牛的额上戴红布扎的花朵,表示对它一年勤恳贡献的敬意;还要喂米饭和肥猪肉给牛,表示对自己亲密伙伴的新年慰问。从除夕至初五,都有祭祖的仪式活动。从他们对祖先的敬祀和怀念中,你不难发见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传统道德对社区稳定的维系作用。有趣的是,在当地彝语方言中,"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因此,撒尼彝族过新年一定要吃汤圆,这是节日食俗的一种体现。
【高正奎】南方民族本土年节与汉族的春节有没有什么共同点?汉族的春节对少数民族本土年份的发展体现在哪里?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觉得,南方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的影响、接受春节习俗的同时,也发挥了主体的作用。他们按照自己的需要,筛选、过滤,再和自己民族某些富于生命力的习俗重新组合,形成了自己的春节习俗。例如,有的民族选择了汉族的守岁、拜年、贴春联等习俗,又加进了自己民族的挑新水、集体串寨赛芦笙、对歌、摔跤、射箭等活动。
【高正奎】会不会因为这种重新组合,使少数民族本土年份失去他原有的特色呢?
【特邀嘉宾:刘亚虎】不会,很多民族本土年份还是照常在用,本民族的节日照常在过,只不过引入了汉族的一些节日罢了,就像我们汉族既用农历、又用公历一样。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春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最被重视的大节日,请问嘉宾,它对我们民族的民间文化和百姓生活产生了什么样巨大的影响?南方民族是否受到了这种影响?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认为,春节起码在百姓生活中起了这么一些作用:首先,春节对于农耕民族来说,是一年辛劳的终结,是最清闲的时期;对于工作群体来说,是最长的假期,它的休闲功能和各种习俗活动能调整人们的生理心理状态,调适社会群体生活。其次,春节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外地工作的儿女纷纷回到父母身边;也是亲戚朋友同事之间互相拜年、互相恭贺新禧的日子,这能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第三,春节期间举行各种集体的竞赛竞技活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集体串寨赛歌赛舞活动,这又对整合社会群体、强化集体意识产生作用。最后,春节是展示民族文化的大窗口,民族的衣食住行、传统艺术、民间信仰以及深层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思维模式、审美情趣等都得到集中的突出的表现,人们无疑能得到一次很好的民族文化精神的洗礼,对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网络主持人:张青叶】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已经被称为"新民俗",请问嘉宾,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的?
【网友嘉宾:李琳】一、出现这样的新民俗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且可以肯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还会出现其他新型的民俗活动,如网络民俗等都有可能出现。二、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是社会价值、娱乐功能、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体。也就是说,它符合社会主义文艺和宣传工作的中心,对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道德情操,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文化生活,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小徐0011】的确如此,这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发展的必然要发展,因为人们都不愿失去晚会。
【特邀嘉宾:巴莫曲布嫫】当代社会应该重视各民族丰富多姿的口承文学,通过节日活动来唤起人们对口头传统的保护、弘扬与发展。当然,怎样在"春节晚会"这样的"新民俗"中实现这些目标,我们还可以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也不妨从南方少数民族的节日习俗中借鉴一些口头传统的文化实践。如在节日期间讲述神话和传说、演唱古歌与史诗,大都旨在告诉人们一些关于民族族源、民族迁徙的史路历程,让年轻一代记住自己的"根谱"和"历史",从中理解自己民族那充满着苦难和欢乐、光荣与梦想、沧桑与辉煌的史路历程。电视媒体也一直在"讲故事",但我们能不能通过"春节"这一重大事件告诉人们"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远古先民理解世界、寻解人生的一个个问号,也是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
【特邀嘉宾:刘亚虎】我跟一些人的意见不一样,我对春节联欢晚会的印象挺好。除夕之夜,全家人吃完饭,一起坐在电视机前欣赏一台几个小时的晚会,而且全中国起码有上亿家庭都这样做。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春节是展示民族文化的一个大舞台,春节联欢晚会就是展示民族艺术形态最集中的形式。我是带着欣赏、审美的眼光来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每看一个节目都会得到某种艺术上的享受,很少去评论它、挑剔它。一年到头已经很累了,哪还有精力去评论、挑剔。而且也许我也是从文艺队出来的,体会得到编导、演员们的甜酸苦辣,我希望把春节联欢晚会继续办下去,不断提高。有人提出:把一些民间艺术搬上春节晚会的舞台,其实我觉得一些民间艺术只有亲身置身于那种情境里,才会感受到它的魅力。比如史诗那么一种缅怀祖先的氛围,哭嫁歌那么一种依依惜别的气氛,情歌那么一种热恋的情怀,没有这种情境可能是有点乏味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电视批判》(2003-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