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与时俱进的春节文化——民族文化的现代性重构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六
  作者:刘魁立 萧放 尹虎彬 张雅欣 周锦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4 | 点击数:36140
 

外来文化对春节文化的影响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目前,政治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日趋强大的阶段,法定节日如元旦,或者西方节日如圣诞节等是否会冲淡甚至取代传统的春节,或者说在这种冲击下,我们应该怎样重塑我们的节日文化?

  【高正奎】关键要看我们的大环境,大环境怎么说呢。1、媒体在气氛的制造上,2、商家,现在不少商家在一些西方节日到来的时候做的促销手段比我们的春节还要好,其实我们春节还是有很大的市场空间的。

  【特邀嘉宾:刘魁立】我不这样看,西方文化的影响并不必然就产生这样的结果,在大陆,民族节日被外来节日取代是不可能的。即使是欧美各地的华侨在西方文化的包围之下,他们照样过中国传统节日。有些土著民族还要向华侨祝贺节日,还去欣赏中国传统节日,这成为当地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说影响是双向的,影响不是坏事,可以相互欣赏,可以丰富我们的识见。当然,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文化本位,不能洋化。

  【特邀嘉宾:萧放】现代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文化多样性,带来了文化的丰富性,我们可以享受新节日与西方节日,但不大可能替代我们的传统节日,虽然有一部分人热衷于过洋节,这是他们的个人的选择。但在中国十几亿人口中,所占比例甚小。传统节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就连元旦这样一个世界性的节日,在中国民众生活中地位极为普通。只要我们的政府不持续强制推行元旦节日,春节的地位它是撼不动的,即使强制改变了春节的日期,让人们过元旦,人们也会将春节习俗照搬到元旦。在现代社会民族国家要有自立的本钱,不仅是经济的强大,同时也要文化的强大。传统节日文化就是传承与表现民族文化的重要手段。我们应该重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从中寻找传统节日文化运行的文化规律,为今天的社会建设服务。在提倡假日经济的时候,应该多考虑传统节日文化的因素,让民众充分享受到民族节日的温馨。

  【猫咪mm】我觉得似乎目前还不会吧。当我还是年轻的学生时,我对西方的节日也有过热情,但无论如何,春节在我心中无可取代的,我喜欢过春节时人们情绪的释放,似乎这种时候人情味特别浓。

  【攀登金字塔】我们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比较内敛,所以在传统节日中,人们的庆祝方式很单一,普通民众往往全家团聚就是最大的庆典,那么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在外来文化不断涌入的今天,我们可不可以也采用"狂欢"的形式?

  【攀登金字塔】您能否设想一下如果真的将这种节日引入中国,我们民众的心态会是什么样的?

  【特邀嘉宾:萧放】你的问题很好,的确在我们的节日中,我们很注重家庭内部的团聚,有一种内敛的性格。但是传统的节日习俗也不是单一的,它丰富多彩,大家知道元宵观灯就是古代的一个有着狂欢性质的晚会,大家从小说、故事、诗歌里面都可以感受到传统元宵节热闹的场景,在传统的礼教社会,元宵成为人们打破男女界限的一个窗口,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到灯市上去欣赏夜景,这里面可能有些故事发生,这也不是卫道士们所愿意看见的,但是,它是民间社会的一个自我调节方式。其实,在我们民俗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节日,比如说南方少数民族的三月三,西北的花儿会,花儿与少年可以自由的对歌交往,这也是一种有狂欢性质的民俗活动。当然,在现代的节日生活中,我们似乎过得比较静态,少了一些传统狂放的东西,不利于今天的民众生活,我们大可以把元宵节这样一个有着狂欢传统意义的公众聚会的传统,予以发扬。特别是在都市生活中,元宵节更有它的融合社会各阶层的功能,如果都市生活中有类似元宵节这样的一个公众机会,我觉得它肯定会极大的丰富我们的民俗生活,因为在城市中,人们平时因为各种原因,来往的机会很少,在这个时候创立一个社区性的公众聚会,这对于稳定和调节城市生活来说有着积极意义。

  【特邀嘉宾:刘魁立】在一个家族和宗族观念强盛的社会里,人们首先考虑到的是家族和宗族的团结、和谐、一致。节日的性质和节日的表现也都离不开要体现这种观念的。说我们的庆祝方式单一或内敛未必准确,除夕自然要家族团聚,哪怕你在天涯海角,也都要千方百计赶回来和家人团聚,那种心理是我们每个人都深刻体验过的,在初一、初二、初三、初四、初五,在这些天里,我们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去拜年,这是一种增进团结、消除误会、感情交流、为未来的事业奠定团结基础的重要活动,这大约不是内敛,而是一种感情的"外释"。国外的新年会去最繁华的广场或去听音乐会,或者是参加人数众多的联欢晚会,这种方式是他们的观念和传统所决定的,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也许我们会在一定的程度上,用类似的形式来补充我们的传统的习俗也未可知,如果要把春节联欢晚会看成是这种大聚会的一种另外形式的替代,也未尝不可。但他们究竟能在多大的程度上,成为我们习惯的春节形式的本质性的内容,那还要看时间会告诉我们些什么。

  【喜欢做DJ】现在感觉中国传统的文化没有外来文化流行,是不是我们传统文化在某些方面有什么不足之处?

  【网友嘉宾:张雅欣】你之所以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外来文化流行,我想可能因为外来文化更加注重形式,并且这种形式是比较容易模仿的,比如圣诞卡,圣诞树之类的东西。年轻人更喜欢接受具有强烈形式感的东西,并且对形式,尤其是流行的新鲜的形式比较敏感。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5)

上一条: ·节日文化中的人──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
下一条: ·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罗瑛 潘小漫]百余年来日本学者对云南民族文化研究的视域及特色·[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