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表演单元。大型的口头叙事中的表演单元是什么?比较大的和比较小的停顿和休息是怎么产生的?现在通过一个实际调查,去了解一个歌手按照生理需要,按照体力劳动的需要,在多长时间大约会休息?一个诗章是不是大约两个小时的长度?这些问题不光是一个记录问题,实际上是深入了解史诗内在构造法则的问题。对于歌手而言,他最基础的表述单元是什么?对于一个南斯拉夫歌手而言,一个词是多大的单元?一个词就是一个半行诗或一行诗乃至数行诗,一个歌手的心目中他认为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单元,是不能切分的。在词典上可是多个词,但演唱时就是一个完整的表达单元。后来的口头程式理论推出了“大词”这个概念,特别用来表明用一组词汇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表述单元。在不同的片段中,我们会发现彼此有矛盾的地方,这种缺陷和不完整未必和片段汇聚有关,恰恰是因为那些更大的叫观念部件的东西。这些表演中的不一致不是歌手忽略造成的,因为这些各自的单元有内在的规定性,它对于诗行和韵律的要求让它成为这样。这是我们理解民间表达的基础,也是我们录史诗时需要小心的地方。
第六,观众的作用。这个谈论得较多了,像表演理论、语境等等。我在这里不多说了,只强调一点,观众对演唱的反应是很重要的。有人说如果把歌手的才能放在一边不计,可以说是听众决定着诗歌的长度。
第七,印刷本的存在和影响。在巴尔干的乡村有印刷本已经有一个世纪之久了,当时的歌手有两类,有一类并不是真正的民间歌手,而是对唱本的复述和演唱。另一类是传统形态的,他们根据故事、范型、主题等等传统来创编诗歌。
第八,如何成为歌手。在当地社会中歌手可能构成一个特殊集团,可能不是。可能是专业的,可能不是。他的形成可能在家庭内部,祖祖辈辈传承的;有的是从外面学的。一个人在一个社区如何成为歌手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得还不充分。
第九,史诗的隐喻。这是语言学的术语。有经验的观众一听就知道,这是史诗的话语还是日常的话语。还有表演者和听众共享的内部知识,如何让信息、特定的知识点、审美的内容流畅地传递出去。
第十,还有歌手群落的综合分析,史诗文本的分析,比如说散文和韵文。散体和韵体对于推进事件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手抄本和口述记录本的差异是什么?文本中的传统性指涉,程式问题,声音的线性传播带来的其他问题。什么是诗行?对文人叙事诗来讲这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对民间叙事诗来说,它的乐器旋律和一个呼吸间的停顿,其实在多方面多维度地限制着诗歌表达的节奏。还有一首歌和一个传统的关系,比如古英语传统在妇女哀歌、挽歌、史诗、叙述诗中都存在。不同的文类中共享一些相同的表达。一些观念部件由不同的民间文类所共享。还有一些问题,史诗的流布、现场表演中的创编、主题、表演中的简省和互动,都是当代史诗田野作业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有了这样一些问题做指导,调查的深度和取样的科学性就会比没有这样一些准备好得多。
本文原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07年第1期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