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学会2005年在教育部的业务指导下,积极学习党的理论,并结合实际开展工作,一方面组织会员进行学术研究交流,另一方面根据我国民俗文化保护的严峻现实和民众的呼声,大力开展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调查工作,并取得很大成就。
一、 规范学会管理,学会走向专门化
1、按规范管理要求进行年检工作。2005年底,学会接受财政部银行账户年检,并配合北京市海淀区统计局完成劳动情况统计。
2、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达成共识,在东岳庙设立办公室,并招聘专职人员处理日常工作,使学会工作更加日常化、正规化,有利于学会内外的交流和沟通。
3、为了适应民俗学对象和理论专门化的趋势,学会把建设专业委员会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学会组织专家认真论证,经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和挂靠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的审议,由主管单位教育部的批准,并最终由民政部审核,成立中国民俗学会农业民俗专业委员会、城镇民俗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茶艺研究专业委员会,并同意分别由曹幸穗教授、陈勤建教授、余悦教授担任三个专业委员会的主任。
二、与地方和大专院校合作,积极开展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
保护民间文化日益逐渐成为整个社会的共识,学会积极回应社会和民众的这种需求,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
2005年2月8—15日,与朝阳区政府、北京民俗博物馆联合主办第四届北京民俗文化节,宣传老北京民俗文化,引起市民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民俗文化节期间中国民俗学会与北京民俗博物馆在初六、初七共同举办了“民族国家的日历: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国际研讨会”,节日问题是近些年中国社会上上下下都十分关心的议题,节日问题在实践层面要落实到假日制度上,因此需要探讨假日制度的更优方案。而且,节假日问题在深层反映的是传统与现代、民间与官方、民族与国家、文化(价值)与器用(效率)的大问题,在会上与会国内外学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锋,并经过各级媒体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会议期间还向国外著名学者颁发第二批“中国民俗学会‘杰出成就奖’”证书和奖品。
2005年5月7—8日,与北京大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门头沟文联、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妙峰山管理处等单位,在北京联合举办“纪念妙峰山调查80周年研讨会”并在妙峰山上立纪念牌。
2005年8月——9月,学会分别于福建武夷山市和北京朝阳区政府联合举办“武夷山七夕风情节”和“首届华夏民俗文化节”,并举办有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等多个展览,增强民众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2005年9月16日——18日,与上海同济大学中国名城保护中心、学会城镇民俗保护与开发专业委员会,在上海、周庄联合举办“乙酉中秋论坛”。与会代表不仅论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与流变、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与民族凝聚力、传统节庆的场所与礼仪等问题,而且从历史保护的整体性的角度来论述有形与无形文化遗产的问题,提出要在有形遗产中保护无形的民俗文化,注重文化空间的整体性保护。大会还发表了由中国民俗学会等17家单位署名的提倡“在制度中保护传统节日;在生活中传承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上海宣言》及《中秋论坛周庄备忘录》。《宣言》指出:“为了解决我们的节日体系的问题,有必要承认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这些“大节”作为具有普遍的群众基础的时间主轴的事实,并在此基础上以国家法定时间制度的方式,重新调整法定假日的分配,让现代纪念日与传统节日形成一种新的、更符合时代需要的结构关系,让中国的节日文化既具有足够的普世性而带来国际交往的便利,也具有充分的民族性而传递社会文化价值”。
学会注重利用自己的学术成果为社会服务,2005年8月学会组织学者和学生参与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支持的阿拉善汉人移民和蒙古族牧民牧民生活方式的人类学考察,为解决内蒙西部草原的沙漠化问题提出民俗学和人类学的出路
在学术力量的培养上,学会领导积极支持青年学者的调查研究,支持和参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学术探讨,鼓励青年学者在民俗文化研究和保护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经过学会和其他社会团体的呼吁以及民众的共同努力,民俗文化的保护工作在2005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国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出台,五百多项,政府决定设立“文化遗产日”,将对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与挂靠单位的联系和沟通。
学会注重与挂靠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联系,并在北京师范大学指导下开展学会工作,在学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及时与北京师范大学有关单位进行沟通。
今年学会活动比较多,人员和机构保持正常运行状态,财务管理清楚,各方面条件较以前有所改善,继续发扬学会优势,在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中觉得更大的成就
中国民俗学会
法定代表人:
2006年1月20日
文章来源:CFSNet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