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开幕式 照片提供 萧放
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会议于2008年7月20—23日在广西南宁大明山举行。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与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承办。本次论坛会议的主题为“民俗与公共生活”,来自海内外的40多位中青年学者济济一堂。
21日上午举行了第六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开幕式暨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颁奖仪式,广西师范大学杨树喆教授代表主办单位主持了开幕式与颁奖仪式,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覃德清教授代表主办方作大会致辞,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对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对本次论坛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大会简要介绍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概况及各专业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承办单位广西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助理陆登代表罗世敏局长致辞;台湾辅仁大学钟宗宪教授作为参会代表发言,重申了论坛会议的开放、轻松的青年精神,并对本届论坛坛主、广西师范大学及大明山管理处表示感谢。本届坛主萧放教授介绍了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奖过程,并宣布获奖名单。民间文化青年论坛资深委员陈泳超、刘晓春为本届论坛奖获奖学生代表颁奖。接下来在平等、开放、热烈的气氛中进行了学术研讨。
本次论坛会议学术研讨部分共分为三个单元。开幕式后的首场学术研讨由台湾辅仁大学钟宗宪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副研究员共同主持。先后有陈泳超、姚慧奕、邹明华、刘晓春、张举文、覃德清六位学者作了学术发言。北京大学陈泳超的报告题目为《传说动力学论纲》,从传说变异的动力系统所对应着的丰富的人群层次角度对山西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文化圈内的传说进行了考察;北京大学民间文学硕士生姚慧奕做了题为《山西洪洞“接姑姑迎娘娘”走亲习俗中的马子研究》的报告,以一年来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山西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走亲习俗中的“马子”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剖析,并试图揭示其与地方信仰、地方传说的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邹明华以《“伪”历史与“真”文化:山西洪洞的活态古史传说》为题,并基于传说及其仪式活动的价值不是历史范畴而是文化范畴的认识,通过尧舜古史传说的文本形态与其在山西洪洞观察到的生活形态的关联,描述了古史传说在一个实际的地方社会受冲击、获新生并最终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曲折历程。中山大学刘晓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民俗公共性》为题,详细分析了什么是民俗公共性、民俗公共性何以成为问题、民俗公共性的表现方式以及民俗公共性带来的问题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美国威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张举文在《仪式时空的纬度与过渡》的报告中指出从不同的时空纬度来分析仪式将有益于对仪式的形式与功能以及意义的理解。最后,覃德清教授做了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生活的多元解读》的报告,报告指出从不同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精神实质进行解读,对于推动民族文化保护事业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7月21日下午进行了第二场学术研讨,此场研讨由美国威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张举文教授和温州大学民俗研究所所长邱国珍教授共同主持。首先,台湾大学洪淑苓做了题为《博览会与文化祭——两个都会民俗的分析》的报告,在报告中作者指出如果说博览会带有官方主导色彩,文化祭则显现了民间宗教团体自主的力量;博览会为民众带来“现代化”的视野,它的形式近乎一种新兴的民俗活动,创造一种新的公共空间与休闲活动;文化祭则为古老的神明祭典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与宗教信仰有关的民俗也可以转化为都市人的休闲文化,甚至成为观光产业。而无疑的,以民间为主体的文化祭,也将成为推动民俗,崭新的动力能源。之后,青岛大学李传军做了题为《疾疫与汉唐元日民俗——以桃符与屠苏酒为中心的历史考察》的报告,作者认为桃符是汉魏时期驱鬼避疫的工具,屠苏酒是汉魏时期治疗伤寒疾疫的对症良方。它们的产生和流传,与汉末魏晋时期的疾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中国古代疾疫对历史上节日民俗发生影响的典型代表。山东师范大学张勃的报告题目为《春秋二社:作为唐代乡村社会民众的盛大节日——兼论社日与唐代私社的发展》,报告在对社日的标志性时间与标志性习俗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社日在唐代兴盛的原因进行了解释,并在余论部分对社日与唐代私社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借以阐明公共节日与基层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温州大学赖施虬做了题为《“三月三”在畲族民俗文化中的地位与意义》的报告,对畲族“三月三”吃乌米饭、对歌的习俗活动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河南师范大学张富春做了题为《论近古时期金钱对传统伦理的腐蚀——以五通神信仰和畜蛊致富术为考察中心》的报告,指出近古时期南方地区盛行的五通神信仰和畜蛊致富术的发展导致重钱财的社会风气日炽,严重腐蚀了传统伦理。湖北大冶柯小杰的报告题目为《瓜•壶•子孙粑——生殖崇拜的诠释一一鄂东南生殖崇拜遗痕略述》,作者以自己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鄂东南地区生殖崇拜及生殖禁忌进行了描述。台湾辅仁大学钟宗宪以《台湾丧葬文化的民俗学关照——对于礼制•法制与商业行为的初步讨论》为题,作者先后从丧葬文化的发展变迁、礼制•诏令与民俗关系的反省、丧葬礼仪•文化的核心精神、台湾丧葬文化的现况以及结语五个方面对丧葬文化进行了深入解析。中山大学王晓葵的报告题目为《丧葬习俗、公共记忆与当代社会——唐山大地震和阪神大地震祭祀与纪念的比较研究》,作者通过不同社会对公共死亡事件的祭祀与纪念活动的对比来揭示一个社会对生与死、日常与非日常等基本问题的价值判断。台湾静宜大学鲁瑞菁的发言题目为《说“结发”——一个文化人类学视角的研究》,文章对“结发”一词的深层背景、历史发展与底蕴内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讨论。黄景春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中国古代对火浣布之理解与认知考略》,作者对火浣布的历史真实性进行了考察,并对附会于火浣布上的文化观念进行了解读。上海大学硕士生郑艳报告的题目为《试论器物精怪的生成及其双重性征》,以器物精怪的幻化过程为着眼点,探讨其生成的条件和特征。台湾花莲教育大学丘慧莹的报告题目为《明清传奇戏曲叙事之“套”、“脱套”与民间审美》,作者认为情节重复之“套”,虽被文人嫌恶,但民间演剧却不避袭套,甚至还互别苗头,这当与一般民众的生命情境、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因此“脱套”虽是戏曲美学的标准之一,却不是唯一,戏曲叙事入套与否,无法根本动摇戏曲美学的价值。台湾花莲教育大学刘惠萍做了题为《谐和阴阳与不死追寻──月蟾神话在汉代社会的表现》的报告,文章以“月中有蟾”神话为研究对象,利用近世出土材料与典籍文献对证,探讨神话产生的时代环境,指出月蟾神话在汉代的演变实际上是受到汉代阴阳五行之说盛行与追求不死风气的影响所致。
第三场学术研讨于7月22日上午举行,由北京大学陈泳超副教授和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覃德清教授主持。中国社科院施爱东的报告题目为《田野知识的不确定性——以土城老人讲述的红色故事为例》,作者以土城田野调查为个案,反思了田野调查所获得信息的确定性问题。广西师范大学杨树喆做了题为《公共政策视阈中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信仰》的报告,文章从政策思路、政策原则、政策建议三个层面阐述了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环境下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信仰的保护与管理问题。湘潭大学郑长天的报告题目为《个体交际与共同体诉求:湘南盘瑶“冈介”歌堂的言情性质》,作者认为在“冈介”的言情功能与现实婚恋的习俗之间既有冲突又有整合,如果从个体行为和共同体行为的结合上来考察,就可以看到“冈介”并不是“单纯的社交和娱乐”活动,实际的情形要复杂得多。湖北大冶一中的李雄安报告题目为《破译“语言化石”<鄂君歌>之谜》,报告通过破译“语言化石”——《鄂君歌》的内涵,性质和文化背景,探索上古时代的民族、民俗、语言、文学等有关问题,进在而肯定其学术价值。广西民族大学陈丽琴做了题为《黑衣壮民歌的传播学透视》的报告,作者试图从传播学的视野观照黑衣壮民歌的生存与发展,并着力探讨如何优化整合黑衣壮民歌的各传播要素,促使其自身走向艺术传播的良性循环。温州大学邱国珍的报告题目为《试论“潜民俗”》,作者首先提出“潜民俗”概念,并对其表现、性质、意义以及与公共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蔡磊的报告题目为《关于民俗志定位和书写问题的一些思考》,作者提出民俗志书写的新追求应该包括书写内容更为贴近丰富鲜活的生活,书写手段更为倚重田野调查;书写体例更为多样自由。努力挣脱大历史的书写模式,探索适合小历史的书写模式,同时又不矫枉过正,始终保留大历史的视野等等。德国马普社会人类学研究所吴秀杰的报告题目为《睡眠也是文化?》,报告着重评介了研究睡眠文化的著作,并进一步介绍了奥地利学者施特格尔从社会人类学角度对日本睡眠习俗的研究成果,指出从睡眠这一最日常的生活习惯入手可以获得一把解读文化特征钥匙。中国科技大学祝秀丽做了题为《文化旅游与乡土社会:安徽省黟县宏村的民俗调查》,报告以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为例,关注现代的文化旅游与乡土社会的关系及其影响。北京师范大学萧放的报告题目为《东岳庙与城市社会信仰空间的构建——以北京东岳庙为例》,报告以北京东岳庙为例考察了城市社会信仰空间的构建过程,作者指出东岳庙以其城市信仰空间的特殊地位,成为传统城市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成为调控传统城市居民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吴丽平的报告题目为《街区生活空间的变奏曲——北京东城区东四街区的历史追忆与现代重构》,报告以北京东城区东四街区为个案,历时考察自明清以来街区的发展历程,强调街区生活空间在社会变革、经济波动、人口流动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的变迁过程,并在历时性的比较中获知现代街区遵循着何种规则进行重构。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邵凤丽做了题为《新旧家谱凡例的对比研究》的报告,报告从新旧家谱凡例的对比分析入手,试图剖析家谱纂修宗旨和社会功能的时代转变特点及其背后隐含的民间社会意识的变迁。
与会代表合影 照片提供 萧放
本次论坛会议在继承前五届会议精神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民俗与公共生活这一主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与研讨。与会代表提交的论文既有对传统民俗问题的挖掘,又有对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环境下民俗发展趋势的大胆探索,能够准确把握当前民俗研究的热点,同时也反映出我国民俗学研究的蓬勃发展趋势。论坛讨论中充满了论辩气氛,体现了青年论坛的学术朝气。
最后本次会议主办方代表北京师范大学萧放教授对此次会议进行了简要总结,认为本次会议秉承了论坛传统,贯彻学术第一、平等开放的理念,论坛会议紧张有序,富有成效。并对下次论坛会议充满期待。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8-7-30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