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审过程说明:
本次论坛征文评奖活动,得到海内外青年学子的大力支持,共收到论文22篇。论坛评奖以10分为满分,经论坛评奖委员会8位委员(鹿忆鹿委员、陆卓宁委员因故未参与评选)各自根据论文情况评出每篇分数,然后由本届论坛奖主持人,将各位委员的评分汇总,计算平均得分,并将评委原始评分表与汇总表交论坛秘书特别审核,最终确定前五名为本次青年论坛奖获奖人。
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获奖名单
李华伟 《乡村公共空间的变迁与民众生活秩序的建构——以豫西李村宗族、庙会与乡村 基督教的互动为例》(北京大学宗教学系06级博士生)
吴丽平 《街区生活空间的变奏曲——北京东城区东四街区的历史追忆与现代重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博士生)
卫才华 《社会变迁的民俗记忆——以晋南移入民村调查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07级博士生)
邵凤丽 《新旧家谱凡例的对比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06级硕士生)
张静怡 《汉族埋胎衣民俗初探》(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所碩士生)
依照惯例在本届论坛大会上颁发奖金与奖状。论文经修改后推荐给《民俗研究》等相关刊物发
表。
第三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特别评审奖”
同时鉴于本次征文普遍水准较高,本次论坛奖增设特别奖,获奖者5人:
蔡可欣 《卑南族神话传说中的阿美族人形象》(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2006級碩士生)
王志清 《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中“转运珠”事件的民俗解析——以烟台营子村为个案》(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民俗学2005级博士生)
游红霞 《清末“民族”视角下的“民俗”诉求——以蒋观云的文论为中心的考察》(上海大学文学院2005级硕士生)
郜冬萍 《水浒纸牌:人类学的视野——08年3月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堡纸牌”的田野调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06级博士生)
杨雅儒 《鬼话在现代女性小说的意义——论李昂〈看得见的鬼〉、郝誉翔〈幽冥物语〉》(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生)
颁发获奖证书。
以上两奖获得者,愿意参加论坛会议的,请抓紧报名,会议旅费住宿费自理。
获奖论文同时公示于本论坛会议专区,以供监督。
评审委员名单:
钟宗宪(台湾辅仁大学中文系教授)
叶涛(山东大学文史学院教授)
汤晓青(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研究员)
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杨利慧(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施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
杨树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08-6-18 16:35 【本文责编:思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