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作者:中国民俗学会秘书处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2-12 | 点击数:87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以下简称常会)于2024年12月2日至7日在巴拉圭共和国亚松森召开。北京时间12月4日晚22点12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定,将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图1.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从亚松森发来的会议现场  巴莫曲布嫫 摄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春节相关的社会实践世代相传,是汉族、壮族、布依族、侗族、朝鲜族、仡佬族、瑶族、畲族、京族、达斡尔等民族的共同节日。春节历史悠久,相关的口头传统和各种形式的艺术表达都非常丰富。古人常在此时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迎神祭祖、占卜驱邪、祈求丰收,后来逐渐形成内容繁多的民俗。春节俗称“过年”,相关民俗活动一般持续一个月:腊月初八喝腊八粥;二十三日前后祭灶、吃糖瓜、糖粥等;除夕夜以家庭为单位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吃团圆饭守岁,贴春联、年画、剪纸和放爆竹;正月初一迎神、拜年;初五开小市;十五日前后元宵节开大市、迎财神、吃元宵/汤圆、赏花灯、猜灯谜;其间逛庙会、唱大戏、舞龙舞狮等。元宵节过后,春节才告结束。
 
 
图2.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从亚松森发来的会议现场  荆淑坤摄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于1983年5月,由全国民俗学工作者自愿结成,是群众性的和非赢利性的民俗学专业学术团体。中国民俗学会长期以来致力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框架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2012年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非政府组织(NGO-90089),2014年经过竞选成为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成员,任期三年;2015至2017年,学会非遗工作团队(CFS4ICH)全面参与了政府间委员会审查机构的全球非遗审查工作,先后完成145项来自相关缔约国的遗产项目申报、优秀保护实践推荐和国际援助申请的审查工作和推荐报告,获各方面高度评价。2015至2017年,受原文化部委托,该团队组建履约报告工作小组,按专家对接方式先后协助相关保护单位完成我国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和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项目的履约报告工作。
 
 
图3.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从亚松森发来的会议现场  荆淑坤摄
 
自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学会作为群体代表,积极发挥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利益攸关方之一的特殊职责及功能,在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参与国家文化建设、促进人民幸福生活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国民俗学会在推动中国传统节日振兴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代表性。传统节日振兴是一项民众、政府、媒体、学者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中国民俗学会致力于参与学术讨论、推动国家立法、动员民众参与并协助非遗项目保护计划或保护措施的设计和论证等工作;通过课题研究、成果出版、举办论坛、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田野调查等多种路径,积极挖掘、整理、继承、弘扬传统节俗,参与国际、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文化政策制定和文化治理,同时为公众提供保护非遗的政策解读。
 
 
图4. 中国民俗学会代表团从亚松森发来的会议现场  荆淑坤摄
 
春节申遗工作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受上级部门委托,组建申报文本起草组,于2022年7月启动相关申报材料的研究、论证和编制工作。在该项工作启动之际,本会顾问巴莫曲布嫫应邀为工作组开设申遗专题讲座。在申报材料编制进程中,本会长期从事春节及非遗研究的学者如刘魁立、朝戈金、叶涛、萧放、巴莫曲布嫫、施爱东等,利用其在长期田野研究过程中与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建立的关系网络,提供了来自中国各地多元化的传统新年节庆习俗和实践的民俗资料,为春节申遗履践“以社区为中心”的工作原则提供了智力支持。本会还遴选了一批在春节研究、非遗研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学者直接参与了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具体来说,本会2022年8月开始参与申报工作,巴莫曲布嫫、萧放、康丽、张勃、朱刚等从申报工作启动之初便深度参与论证工作;同年9月1日在线召开第一次专家论证会,上述专家参与。2022年12月—2023年3月,刘魁立、朝戈金、巴莫曲布嫫、康丽、张勃、朱刚、杨利慧等分别参加申报材料的修订工作;2023年3月下旬中文版定稿后,巴莫曲布嫫、康丽、朱刚全程参与英文版翻译及审校工作,同时负责七十余份社区知情同意书的中文审定、英文翻译和校对,以及春节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支持性材料的中文编制和英文审定。此外,继参与“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申遗工作之后,中国民俗学会再度作为代表性群体积极参与并全面支持春节申遗工作,为遗产项目“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的申报提供了中英文书面支持性文件。
 
 
图5. 会议现场  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摄
 
未来,中国民俗学会将不遗余力地致力于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和保护,为深入阐释春节文化内涵、深化年轻一代的认识发挥学术团体的作用,并为该遗产项目未来的监测和评估、相关保护措施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图6. 会议现场  新华社记者 朱雨博 摄
 
【会议动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顺利完成以下主要议程:通过第18届常会会议纪要,审议秘书处工作报告(2024年1月至6月);评估相关缔约国已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项目现状报告;评估非洲区域缔约国在国家层面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期报告和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项目现状报告;更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期报告区域周期;评审并通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评审并通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遗产项目的申报材料(含“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评审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申请材料(由中国提交的3项非遗项目,即“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羌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评审并遴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的推荐材料;通过审查机构2024年工作报告;审议已列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名录遗产项目的后续行动;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基金国际援助报告;审议活态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倡议;通过非遗非政府组织论坛报告;设立2025年周期审查机构;确定第20届常会的时间和地点;选举政府间委员会第20届常会主席团。
 
(本文执笔:中国民俗学会副秘书长王尧)
 
 
【相关链接】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中国民俗学会再度携手王者荣耀,2022荣耀中国节系列筹划即将开启
下一条: 无
   相关链接
· 探索新近列入名录的活态遗产项目·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
·图文报道丨中国3个遗产项目从急需保护名录转入代表作名录·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
·展示非遗保护“中国经验”·[杨利慧 丁红美]中国非遗研究20年:成就、焦点、贡献与问题
·[黄永林]非遗传承主体和保护主体的责任与协同·[王晨阳]人民的非遗 人民共享
·[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春节申遗成功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议开幕·[安德明]创建“文化交会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唐璐璐]遗产叙事的时空旅行:中国非遗申报片的媒介考古学研究·UNESCO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召开在即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高荷红]“伊玛堪”: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到人类代表作
·[李锦 朱燕 王锋]从“non-physical ”到“ intangible ”:“两分制 ”视角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 ”术语的选择与确立·[朱奕丰]情知所起:文化认同视角下昆曲教育与活态传承的共生研究
·[周全明 王慧婷]非遗视域下滦南评剧的在地化保护与开发·[赵宇 张晓桐 史慧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探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