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明清洛阳地区关帝信仰碑刻的生成机制研究
杨宇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
摘 要:明清时期洛阳地区产生了大量关帝信仰碑刻。对此类碑刻生成机制的考察可以从制作、立置、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在碑刻的制作方面,民众的制碑目的是记录功德、祈求护佑、施教于民、缅怀凭吊;制碑主体包括普通民众、士大夫与读书人、商人与商号、工匠、出家人;制碑财源主要是募捐与庙产。在碑刻的立置方面,立碑时间上,每月立碑数量差别不大、但个别月份如九月、十月比平时要多,日、时则多为吉日吉时;立碑地点主要是洛阳关林、各地关庙、各地寺庙道观或其他庙宇。在制碑行为的影响评价方面,民众的制碑行为有利有弊,其弊端主要是浪费社会财富、增加农民负担。
关键词:关帝信仰;碑刻;制碑;洛阳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