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徐子清]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作者:徐子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20 | 点击数:23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从黔东南到佛山:来粤务工侗戏艺人群体的异地传承与保护研究
徐子清
(云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侗 戏是黔东南的传统文艺形式,距今有 180 年的历史,在 2006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20 世纪 90 年代初,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迁移,大量侗族务工人员成为流动人口,侗戏在珠三角的活跃随着人口迁移在广东佛山丹灶镇形成稳定的活态演述模式,且反哺了黔东南地区侗戏的传承。据此,本文将主要探讨少数民族流动群体的民间文艺异地传承与保护问题,并探讨侗戏班对于务工少数民族在异地生活与认同中的作用,解析该现象关涉的现代少数民族文化“复制”现象,结合城市多元行动方影响下的城市文化秩序进行分析,探讨民间文艺的异地发展在解决“城-乡”“传统-现代”“农业-工业”矛盾时起到的至关重要的拟合与构建作用。
关键词:侗戏;民间艺人;务工群体;异地传承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徐义伟]广东肇庆地区包公崇祀习俗研究
下一条: ·[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
   相关链接
·[刘思诚]未完成:鲁迅朝向田野的三个维度·[吴娟]体例、辅歌与附文:侗戏《珠郎娘美》剧本变异性之研究
·“民间艺术大师进高校工作坊”和“民间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北师大挂牌成立·[周帆 黄守斌]侗戏——柔性的力量
·我国著名格斯尔奇吕日甫大师逝世·[张西昌]民间艺人的身份归属与知识权益
·教育部:民间艺人、能工巧匠可到中小学兼职美育教师·百年侗戏述说百年故事
·[胡玉福]神圣的责任与自我的追求·[钱永平]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民间艺人
·《格萨尔》艺人成果展在京举行·[王汉超]马街:七百年不散的书会 承载民间曲艺光荣与梦想
·齐鲁非遗看台:胡集书会·和盲艺人一起挽留绝唱
·上海举办灶画艺术展 民间艺人忧心断代失传·伏藏:被埋藏的秘密
·民间艺人推非遗进课堂·西藏著名格萨尔说唱艺人桑珠逝世
·首届柯尔克孜民间文学“约隆”演唱会在新疆师大举行·长大学生携手民间艺人保护传承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