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向伟]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作者:向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9 | 点击数:215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社会主义传统中的少数民族民间文艺:以《秦娘美》为中心的讨论
向伟
(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
摘  要:故事源自贵州侗族民间传说《珠郎娘美》,先后经过地方戏曲形式“侗戏”和“黔剧”的加工,最终改编成为戏曲艺术片《秦娘美》,并凭借大荧幕成为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代表作之一得以定型。从故事经戏剧到影像的展示媒介变化,涉及到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事项的传承与流变,而如何对待媒介嬗变过程中涉及的民族文化与革命文艺传统的关系张力,是值得深入探究的议题。本文提倡回到电影改编自侗戏和黔剧的“民间”社会语境,结合影片故事原型涉及的地方性知识,对于构成影片文本的场景设置、人物塑造等面向作重新解释,并且围绕电影展现女主角“娘美”的性别叙事展开初步的讨论,尝试揭示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文艺作品如何经过“民间”这一文本创作时空来包容民族、女性、地方等维度的多重话语,从而展开故事和呈现人物的。通过对该项案例的探讨,本文倾向于认为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事项作为“传统的发明”,是多重话语在民间文化的坐标引导下大小传统实现“调适”的结果。
关键词:《秦娘美》/《珠郎娘美》;民间文艺;少数民族文化;大小传统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夏中华]中国民间故事异境叙事研究现状述评
下一条: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相关链接
·[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尚咿彤]“民间自有序”:民间老物件的都市创造力
·[李美茹]庙会旅游中民间文艺团体的功能研究·[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
·[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
·[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
·[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
·[祝鹏程]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
·[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