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王硕]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
——以皖北 Q 村王氏丧礼为个案
  作者:王硕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9 | 点击数:26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城乡交互视野下礼簿中随礼法则的延续与重建
——以皖北 Q 村王氏丧礼为个案
王硕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
摘  要:在传统乡土中国时代中,人情法则在封闭的村庄社会中有效地使用着,偶有斜枝,常以运行。在丧礼这个人情往来的巨大展演场上,逝者自身和孝子、孝女等亲属带来的人情往来搭建着新的平衡,不断实现关系的再生产。在城乡中国时代,人情往来在礼簿上呈现着新的格局,原本丧礼中的互助事项被作为商品进行交换,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重新占据着不同地位,社会关系愈发理性化,随礼法则被重新修订。在礼簿书写、“礼”和“随”等诸多方面均重建出的诸多细则,主要是人们在最大化原则的指导下开始主动在丧礼中进行行为改变,使之服务于自己的利益需求的结果。
关键词:城乡中国;随礼法则;丧礼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王舒宇]非遗视域下的辽宁省博物馆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
下一条: ·[王威]“全观诗学”关照下的新媒体口头文学
   相关链接
·[吴卓远]浅析丧礼与生死观的表达·[裴新华]大宾与“先生”:仪式专家的知识融合实践
·[吕树明]后土冥神与传统丧礼·[龙晓添 萧放]“热闹”的白喜事: 复合的仪式过渡与身体表述
·[李俞霏 梁惠娥]明代中后期山东婚丧礼俗管窥·[龙晓添]当代民间礼俗秩序与日常生活——以湖南湘乡丧礼为例
·邹振东:流传千年的可能不是陋习·[龙晓添]丧礼知识传统的当代民俗实践
·[任甜甜]试论皖北界沟村丧礼习俗的文化内涵·[龙晓添]当代民间丧礼实践与礼俗秩序
·徐止平: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吴飞]慎终追远:现代中国的一个童话
·[詹娜]“生”与“熟”的过渡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