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他者”视域下的民俗书写
——以费惠民的青海民俗研究为例
孙瑶琦
摘 要:来华传教士的民俗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一是可以补充特定时代的民俗资料,二是探讨其与中国民俗学发轫的关系,三是通过对其文本研读,回顾与反思中国民俗学的研究。20 世纪 40 年代,奥地利传教士费惠民在青海黑嘴子村一带传教,他在传教之余记录了大量当地的民俗文化,并整理成文进行发表。这些文章体现了“他者”的民俗视域。他如何获得如此丰富的民俗知识?记录的文本有何特点?书写民俗的目的是什么?通过梳理他对青海汉族民俗文化的文本书写,可从田野调查的方式、民俗资料的方言属性、“通过民俗”的文化释读三个方面探讨其民俗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由此与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对比,揭示其民俗书写的先进之处。
关键词:费惠民;传教士;青海;民俗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