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刘雪瑽]“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
  作者:刘雪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9 | 点击数:29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知识束”与“概念集”:以《山海经》为例论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
刘雪瑽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纵观自上古至近世日本的《山海经》接受史,可以大体分为知识的学习、内容的化用、形式的模仿三个层次。典籍初传日本时与多数汉籍一样,主要是通过类书被民众接受的,类书拣选其中重要的内容打散为若干“知识束”,分装入不同的知识门类被打包接受。这也客观造成了典籍的传播多为碎片式,被民众熟知的或为被反复引用的“知识束”,或为代表性图像,这些内容也在不断的流播、衍生、再创造中构成了日本人知识结构中的《山海经》“概念集”。这一“概念集”又根据核心关键词而分为若干“子概念集”,被不断纳入同类内容而共同重塑了《山海经》的意涵。换言之,被日本民众接受的《山海经》已经不再是典籍本身,而是一个以大量“知识束”集合而成的若干“子概念集”为结构的“概念框架”,其中同类内容的增减是相对随意的。这一结论对我们理解古代日本的异文化接受机制,甚至概念的生成史均有所助益。
关键词:山海经;中日典籍交流;概念史;知识生成;书籍之路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心怡]风水协商:徽州许村的水口空间建构与村落关系
下一条: ·[刘亚惟]民俗的想象:“看不见的交易”型异域传说的世界流传
   相关链接
·[徐溪泽]曾侯乙墓漆棺纹饰类属辨析·[孟琳峰]消费“山海经”:当代“山海经热”中的大众读本与文化想象
·[刘先福]“保护”的概念史:从民俗过程到非遗过程·[李牧]《山海经》中的“冬夏”观念与西北地缘
·[程梦稷]拟效、挪用与回应:从近世日用类书看“山海经图”在江户日本的流衍·[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
·[郭翠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活态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术语选择事件史循证研究·[梁奇]伊藤清司《山海经》研究对中国古注的征引
·[孔祥翔]从《山海经》论及泰山信仰认知的发生与解构·[郭双]神话主义视域下《山海经》的互文性实践
·[程梦稷]博物知识的双重图景:“诸夷门”与《山海经》的民间重构·[辛灵美]东夷文化基因中的鸟图腾崇拜
·[刘雪瑽]《山海经》传入日本年代再考辨·[陈连山]《山海经》中帝俊神话的再解读
·[杨洋]以女性身体为载体的创作:基于《山海经》异兽造型美妆短视频的分析·[刘雪瑽]浅论江户民间的《和制山海经》
·[谭佳]神话与科幻的尺度:过去与未来·[鹿忆鹿]晚明《山海经》图像在日本的流传
·[郭恒]《山海经》在海外的神话学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神话研究院成立大会暨《山海经集释》首发式在成都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