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作者: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8 | 点击数:49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文化空间再造与民族认同建构:“东归那达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机制
刘贺娟 陈志生 罗姣姣
(北京体育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摘  要:“那达慕”是蒙古族人们的传统节日,“东归那达慕”大会是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的专属节庆活动,该活动为了纪念以蒙古族的那达慕节为其原始的底色,以纪念生活在这里的土尔扈特部落东归精神内涵,同时不断注入当地文化元素以及时代文化的节日,被称为“巴音布鲁克草原盛会”。作为记忆之场的“东归那达慕”大会,在环境与精神的层面实现了物质与精神的重构,在这里的牧民的交往与互动中实现了社会文化空间与民族融合的精神融合,而文化空间的延展在凸显了功能性空间的整合作用。东归那达慕构建的文化空间与民族认同的建构,实现了东归那达慕节从族缘到地缘,再到全球传播的传播态势,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为民族节庆活动在发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进行实践建立了范本。
关键词:东归那达慕;土尔扈特部;文化空间;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刘海平]湘西苗族古歌的文本比较研究
下一条: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
   相关链接
·[王圆圆]文化空间的再造·[梅联华]浅析非遗手工技艺文化空间的依托
·[马兰]城市化背景下文化空间对“地方”的再造问题·[高睿涵 刘婷]“文化空间”再分类
·[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朱刚]交流诗学模型及其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歌会研究中的应用
·[张晨]记忆“过往”与记忆“未来”:圩场的两种发展面向·[孙芳]大运河山东段木版年画文化空间的建构
·[李琦]城市化进程中庙会文化空间的重构·[张晨]“圩”场情感交融的历史过程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方经验
·[孙芳]画中“戏”·[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黄旭涛]节日文化的空间特点及其重建意义探讨·[孟令法] “不在场的在场”:图像叙事及其对空间神圣性的确定
·[刘国臣]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性保护的实践·[余仁洪 王浩威]非遗保护视角下的文化认同构建方式研究
·[尹笑非]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郭玲]胡集书会场域变迁与空间重构探究
·[覃琮]从“非遗类型”到“研究视角”:对“文化空间”理论的梳理与再认识·[梁起峰]文化空间视野下的晋祠庙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