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梁珊珊]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作者:梁珊珊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8 | 点击数:40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多主体共议与民间故事的市场化转型:以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为例
梁珊珊
(浙江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摘  要:全国范围内基层民间文艺采风者的培育自1950年代业已开始,并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接续。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繁荣为采写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这些因素亦体现在徐文长故事的生产中:前期写本及各类审查机制的存在,使徐文长仍旧多以正面形象出现;而此前被遮蔽的市井属性,又伴随大众的期待在叙写者与各类规则、机制协调周转之中隐隐浮现。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为中心,从绍兴文化人群体对徐文长《都来看》故事三次再生产出发,考察该时段故事生产中,文学行动主体如何通过与市场大环境的互动协商,既为故事增添新鲜的意趣,同时又使之缓慢地朝向其原本自在于市井的诙谐模式复归。市场化故事作品广受欢迎的实践过程,也为当下如何彰显民间文学“文学性”的问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多主体共议;徐文长故事;《都来看》;市场化转型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梁盼盼]桂北少数民族与食糯传统:文化象征中的食物、神性与历史
下一条: ·[梁爽]消失的女性:人痘术宋代起源传说考
   相关链接
·[梁珊珊]林兰《徐文长故事》系列文集的复调意涵探析·[徐美清]徐文长故事研究述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