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紫陶之神:中华文化认同与金火会窑神的信俗主义实践
郭双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在 2008 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文化产业的推动下出现了从工艺陶到文化陶的转向。金火会窑神在当地文人传统、政策话语、民间文化多方面影响下,经历了从男到女的性别转变、从神到人的身份确立、汉彝交流的节日实践三个阶段,成为建水紫陶文化认同的遗产性记忆。随着女娲补天神话对建水紫陶的重铸,金火会窑神信仰在当下的功能更加明确。金火娘娘对应紫陶技艺的“烧窑”,女娲娘娘对应紫陶技艺的“制泥”,两者共同推动了建水紫陶文化叙事和产业结构的内在关联,反映了民间信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中的功能变迁与文化逻辑。
关键词:建水紫陶;金火会窑神;文化认同;信俗主义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