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4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4年会专区

[初笑宇]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
  作者:初笑宇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1-18 | 点击数:351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互联网语境下牛郎织女的异文及流变
初笑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摘  要:牛郎织女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传说。从牛郎织女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流变中可以发现社会思潮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当前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带来了互联网语境下异文的产生与广泛传播。本文着重分析建国前后以及互联网语境下的异文这三个牛郎织女流变过程中的典型范例,可以发现时代背景和社会政策的变化、受众的文化需求和创编者的补救、传播媒介和故事讲述方式的变化,是这三个时期牛郎织女的主题从性别冲突到反封建,再到性别冲突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牛郎织女;互联网语境;性别冲突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程瑶]传统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认和界定
下一条: ·[崔金明 张微]中国善书二十七年文献计量研究
   相关链接
·[毕雪飞]牛郎织女故事在日本中世的生成与叙事观的转变·[曹耀]中国民间故事中的媒人形象分析
·叶涛谈沂源牛郎织女传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民间叙事研究经典系列讲座 | 叶涛教授讲授“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牛郎织女传说研究”
·[毕雪飞]丝绸之路的开拓、往来与牵牛织女传说在日本的传承·全国第四届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召开
·[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牛郎织女传说的起源与流布·[刘水]国家级非遗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保护开发情况调研报告
·[汪保忠]河南伏牛山牛郎织女传说圈研究·[叶涛]民间文献与民间传说的在地化研究
·[柳倩月]《纬书集成》中所见牵牛、织女星的神话要素分析·[储冬爱]乞巧节的符号学阐释与文化创意
·[郭俊红]地方文化视域中的牛郎织女传说研究述评·[徐春伟]明明是织女被迫嫁牛郎,怎么成了追求自由爱情故事?
·[刘宗迪]遥看牵牛织女星·[叶涛]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党玉占 周洪林]七夕佳节 情满方寸·[高有鹏]从大地到天空——牛郎织女传说的文化主题
·[萧放]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刘宗迪:《七夕》(三联“节日中国”丛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