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论文•
挣扎的民“声”:《三侠五义》中的包公孝形象辨析
安可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摘 要:1925年,胡适在《〈三侠五义〉序》中首次提出——包公是吸纳大量折狱奇案的民间传说而成为的“箭垛式的人物”——这一观点。除了判官形象,民间对包拯作为历史人物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的叙事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并形成了完整的包公出身故事。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对包公出身的完整叙述源于民间叙事。而包公出身叙事同时与《孟子》中建构的虞舜孝行经典文本具有同构关系。因此,民间对包公孝形象的塑造,出于权力的合法性的获得,而与《孟子》的孝观念耦合。这就证明民间叙事在“五四”话语之下,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发出了自己的“心声”。由此,或可认识“五四”时期,革命者求诸野的不同面向,即“五四”学者在与传统话语进行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的对“民间”浪漫式的想象,亦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间发出的声音。
关键词:《三侠五义》;包公故事;虞舜孝行;《孟子》;到民间去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