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非遗公约》20周年(2003-2023)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非遗公约》20周年(2003-2023)

潘鲁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写在中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周年之际
  作者:潘鲁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10-17 | 点击数:517
 

今天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成为人类历史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里程碑。我国于2004年批准加入了《公约》,加入《公约》的这二十年,不仅对接世界文明进程,更扎根中国的本土文化,立足现实的发展国情,全面构建起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积累了保护传承的“中国经验”,特别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方法论指导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历史遗产”到“当代资源”,从“濒危保护”到“创新发展”,从政府推动、专家呼吁到全民认同、普遍参与,走出了一条文化现代治理、文明活态传承、文脉弘扬壮大的发展道路,为世界贡献出“中国方案”。

从根本上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文化创造力的尊重;其传承创新和推广传播,正是通过激发创造力,更好地发展生产,建设生活,服务社会,传续文明。所以,我想进一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中国实践”角度,和大家交流,进一步理解传统文化“两创”的方法论和新时代文化保护的意义。

第一,“中国实践”在于:把握“活态”本质,做到了以人为本,丰富人民美好生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是一个生命体,它的保护和传承,绝不只是文物式地抢救和文献式地留存,更需要形成再生产、再创造、再传播、再交流。可以说,这是一个围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社会重新整合与文化重构的过程。

二十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未停留于物质的载体,或者将其剥离出生产生活的语境,仅仅抽象为具体的事项。而是致力于“见人见物见生活”,关注传承的主体,重视教育等不同形式的系统保护传承,做到了彰显人的价值,促进与生活空间的有机融合。把握“活态”本质,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永续发展的根本。

第二,“中国实践”在于:关注“生态”构成,乡村振兴、城乡共融成为有力的文化支撑。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成发展的过程中,与乡土生态、地域文化、自然环境、物候人文密切相关,也是文化认同、共识凝聚的重要纽带。因此尤其要避免保护过程中的“去语境化”,而要讲求“在地化”,进一步做到文化生态意义上的系统保护,进一步构建古往今来、不断积淀的“文化共同体”。

二十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注整体性保护,启动建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致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振兴,城乡共融,传统文化的乡村母体得到振兴发展,城乡社区的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发展真正跨越了社会转型的鸿沟,获得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的坚实基础。

第三,“中国实践”在于:坚定“文化自信”,全民参与,形成文化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的、集体的创造与传承,离不开全社会的共识、认同与合作。全民族的“文化自信”作为最深沉的自信,将发挥最深刻、最持久的文化影响力。

二十年来,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国家主导推动,实施行政资源配置,提供系统的政策、制度、资金和人力支持,进一步向广泛的社会参与拓展,学术研究、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全民健康、信息传播等多元介入,全社会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圈层的文化主体多样化参与,各方面广泛交流,相互协作,使传统工艺、传统体育,传统民俗、传统饮食及中医药等“国风”“国潮”成为时尚,全民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实践”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资源等国情基础,我们需要不断加以总结和实践,激发更充沛的文化动能和创造力,建设中国实践的文化保护体系。具体包含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把握“时代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从历史的角度看,文化带有一定的传统性;从文化的角度看,历史的每一阶段又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性。以“两创”的方法论为指导,我们要实现属于新时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体系。同当代最新的科技成就相结合,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融入新赛道、新学科,得到进一步发展。

二是着眼“生活性”。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资源的创新发展必须能够表现出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和生活美学,必须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特点和习惯相适应;必须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从而传承壮大我们民族的文化素养。

三是激发“驱动性”。激发文化动能,包括在文旅、文创、全民健康等领域的“文化IP”赋能作用,抓住内容根本,尊重本真内涵,做到内容赋能;同时,要进一步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乡村振兴、社区发展、青年成长、社会文化交流协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持续提高文化认识,推动传承创新,促进青年发展,持续积累文化共识与发展动能。

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事业正处于重要的历史机遇期。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各界的参与自觉和热情日益高涨,进一步从中国实践中汲取力量,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动能,必将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篇章。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文责编:李中彦】

上一条: ·王晨阳: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坛上的致辞
下一条: 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