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专著题录

首页民俗学文库专著题录

[山曼]《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
  作者:山曼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73120
 

5.黄河水神与灵物的传说


  黄河水神,由来已久,但历史上各朝各代水神的具体名称不同,大河上下各段各地所敬奉的河神与致祭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本章在简短地回顾黄河水神发展的历史之后,着重陈述延续到近现代的诸种水神与灵物信仰的民俗事象。

  黄河水神的由来

  史籍上记载的黄河水神,最早的一位是河伯。河伯在史籍记载上有“冰夷”、“冯夷”、“无夷”等名。最初很可能是大水有灵一类的自然崇拜,后来渐渐变成为人格化的水神。在由自然崇拜向人格化的神转变时,其形象也有一个蜕变的过程。张守节《史记正义》按中说:“河伯本水鸟……以声类求之,当即??。”《山海经·海内北经》:“冰夷人面,乘两龙。”《重修纬书集成》卷二《尚书中侯考河命》记河伯形象为“长人,白面鱼身”。《酉阳杂俎》记为:“人面鱼身。”

  由自然崇拜转化成人格化的神之后,人们照例要为他寻一处地方为故乡。《重修纬书集成》卷六《龙河鱼圈》说:“河伯姓吕名公子,夫人姓冯名夷。上古圣贤处所记曰:冯夷者,弘农华阴人也,在潼关提道里住,服八石,得水仙,成河伯。”《搜神记》记载:“弘农冯夷,华阴憧乡堤首人也。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为河伯。”这一类的记载,当年有可能来自民间,而现在河南民间仍有关于河伯冯夷的传说。他们说,有个叫冯夷的人,被黄河水淹死,一肚子怨恨,就到天帝那里去告黄河的状。天帝听说黄河危害百姓,就封冯夷为黄河水神,称为河伯,治理黄河。

  河伯作为黄河水神的盛期是在先秦的很长的年代,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在所著《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总结说:“河伯乃黄河水神,自殷商而降,至于周末,为人所奉祀,位望隆崇。”《史记·滑稽列传》记西门豹治邺事,意在破除迷信,但于无意之间也把当时河伯崇信的具体情节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见于晋干宝著《搜神记·四渎神》:“河渎神,即汉陈平也。”此后,元代刻本《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明刻本《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都在“四渎神”中列有“河渎神”,也都说“河渎神”为汉代的陈平,并且从元代起,河渎神还被加封为“灵源弘济王”。陈平为河神的年代不知有怎样的势派,史无详载,民间不见有传说。

  伴随着大禹治水的传说,人们有时也把大禹当作黄河水神来敬奉。

  郑州一带民间有《河伯授图》的传说,说是河伯冯夷受命治理黄河,但操劳一生没有把黄河治好,到年迈时,跋山涉水,察看水情,画了一幅黄河水情图,又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大禹,将水情图交给了他。大禹根据河伯授给他的这一幅图,疏通水道,终于治理好了黄河。

  这故事所要交代的就是大禹是继河伯之后的黄河水神。河南武陟县嘉应观,最高的建筑是禹王阁,阁内塑禹王锁蚊像,而且站在阁上,就可以看到茫茫黄河。开封城东南有一座禹王台,高丘上建有禹王殿,原殿中供奉有高八尺的禹王铜像。山东济南龙洞山,旧名禹登山,传说为大禹治水登临处。近年开辟的郑州黄河游览区骆驼岭北侧,面向黄河塑造了头戴斗笠、身穿粗麻布衣衫的大禹立像,高10多米,几乎成了黄河的象征。开封禹王台禹王殿侧《禹庙记》且有这样的记录:“防丁、堰夫、桩户、草门,输筑困苦,则又诣庙稽首。”这说的是旧时黄河防汛的兵丁、民众,有时也将大禹作黄河水神来祭拜。

  但是,从沿黄考察的亲身感受来看,大禹只是作为一位古代治水英雄的形象而存在的,民间人们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把他当作具体的河神。

  也许正是因为河伯之后陈平作为黄河神“事迹”不显,大禹又并非只限于黄河一水之神,所以宗力、刘群在所著《中国民间诸神》一书中才这样断言:“唐以后,则如《云麓漫钞》所言,江河湖海各处水神多为龙王所占据,除了道书、小说(如《历代神仙通鉴》)偶或出现以外,河伯在民间信仰中已湮没无闻了。”

  其实,河伯在民间仍依传说而存在,只是不如古代那般显要。龙王虽然也在黄河下游出现,但并没有取代黄河神的地位。

  在黄河下游的民间崇信中,龙王主水旱丰歉,天旱向龙王求雨,其迷信活动的内容与远离黄河的地方并没有什么两样。在有些渡口,船工也将龙王当河神崇拜,

  但他们所崇奉的龙王只是水族的统领。山东梁山县赵(土固)堆乡蔡楼村,是当地的一个大渡口,我在这里采风时,老船工说:“靠渡口吃饭的人不打鱼,因为鱼虾都是龙王的兵。”当地流行的传说,也很可以说明龙王充当河神时的活动内容:

  那是在刘邓大军南渡黄河挺进大别山的时候。一天傍黑,刘邓大军的一支先头部队开到黄河边。河里波涛汹涌,浪头很高。眼下,两岸老百姓的船只都叫蒋军毁坏了,怎么过河去?指战员们急得团团转。这时一位带着墨镜的老将军却不慌不忙地命令部队,原地不动对河站好,然后喊了个“一二!”千军万马同声唱起《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军歌。那歌声震天动地,威武雄壮。说也奇怪,那歌声还没落,河面上就风平浪静了。一会儿,又见河面上出现了一座红色的浮桥。老将军笑容满面,把手一挥:“过河!”人马浩浩荡荡,过了黄河。大军过河后,那红色的浮桥就不见了,只见水面上漂浮着很多鲤鱼。

  后来,据一位白胡子老汉说,那是河神显灵,帮助了队伍。那天,大军在河边唱歌,震动了河宫。河神忙问传令官:“这是哪路人马?”传令官回报:“是刘邓大军的先锋部队到了。”河神惊奇地说:“没料到他们来得这样快,真是神兵天将,前些时玉皇大帝召见我,说刘邓大军是专门拯救黎民百姓的,最近要渡河南下,命我助一臂之力。”于是,忙召集水族头目到河宫领旨,令三百里以内的黄河鲤鱼,马上集中到这支人马渡河的地方,架成浮桥。当时鲇鱼、鲫鱼、火头鱼、老鳖、虾、蟹,也都争着要去。河神说:“不必争了,只因鲤鱼是红色的,这路人马喜欢红色,才让鲤鱼去。”说完,猛吸了一口气,平息了河面上的风浪。接着亲自率领成群结队的鲤鱼,一个挨一个排起来,很快组成了一座长长的浮桥,这支队伍就是踏着这座鲤鱼桥过的黄河。

  这则传说带有鲜明的时代生活气息,但它借用的却是典型的民间信仰的故事框架。故事中的河神正是无处不在的龙王,他的住处与海中的龙王一样是“宫”,也与海中龙王一样能够支配鱼鳖虾蟹。事实上,在民间信仰中,也常常把河中龙王与海中龙王连在一起。沿黄人家宴客的习俗,鱼菜上桌必使鱼头朝东,俗谓之“鱼归大海见龙王”。

  龙王不能代替黄河水神的一个最明显的实例,是河南武陟县嘉应观“名”与“实”的差别。这是一座遵皇帝旨命修建的龙王庙,雍正皇帝御笔写下的碑文是:“特命河臣于武陟建造淮黄诸河龙王庙。”但是很奇怪的是,庙中的主要神灵不是通常的龙王,而是在民间被广泛崇信着的各位“大王”。旧时嘉应观隆重的庙会一年有两次,一次在农历九月十七日,传说是“金龙四大王”谢绪的生日;一次在农历腊月十四日,传说是“黄大王”黄守才的生日。两次都与无处不在的龙王无关。

  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有理由作这样的解释:至迟从明清两代起,黄河水神的形象,在官方和在民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官方,以皇帝的一统天下比拟水域神灵的一统天下,便以无处不在的龙王为黄河神,树碑撰文,留下了不少记录,这就使一些只翻书本的人彻底相信了“江河湖海各处水神多为龙王所占据”的结论;在民间,人们根据偏重历史真实的传说,普遍崇信的多由治水有功的官员和河兵转变为河神的大王与将军。这样的河神见诸文字记载远不及龙王的多量与详尽,但在沿河居民、渔民、船工、治河官员与河工中的影响,真可谓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这情景,如果只重文字资料,而不去民间作现场采访,几乎是永远难明真象的。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作一个小结了:历史上河伯作为黄河的水神,曾经兴旺了好长的时间。河伯之后陈平作黄河神的事情,虽见于文字记载,终不明其具体情形,在民间又不曾留下什么传说,只能留待有心人做细心的搜求之后再作研究。龙王是以无处不在的水神身份在黄河中出现,但他到底不能算是黄河的专神。真正为黄河岸边人们所崇信的河神、明清以来主要是官封民信的大王、将军,还有下层百姓根据自己的想象所创造的其他民间神。

  大王与将军的身世

  说到作为黄河水神的大王与将军,必先对《敕封大王将军纪略》这一本书作一个交代,不然简直就理不出一个头绪。这本书初成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当时的河督使者李鹤年作序。光绪十五年(1889年)再版,由朱寿镛作序。民国4年(1915年)重印,由河南河防局局长吕耀卿作序。

  朱寿镛所作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河神古称冯夷,谓祖轩辕,家华阴。及汉武所祀,唐宗所封,囗乎远已。自宋以来,大王、将军代兴,赫声濯灵,震耀耳目,其姓氏事迹,荛夫老兵类能道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王、将军本是“荛夫老兵”口传的水神,到清末才经河官们整理成书的。书中所列的大王、将军既出自民间口头流传资料,其原型自然还在民间流行着,口头流传的变异与将军数目的众多,使得在实地作调查的人不免眼花缭乱。时至今日更难弄得明白。而这一本《敕封大王将军纪略》在当时只有河官们用得着,因此印数极少,到今天,只在少数图书馆里才找得到,而且都已成了善本,不准复印的。我好不容易得见这一本书,考虑到民俗研究的需要,就把诸大王、将军的名字与封号开列在这里。

  大王有6位,他们是:

  显佑通济昭灵效顺广利安民惠孚普运护国孚泽绥疆敷仁保康赞诩宣诚灵感辅化襄酞博靖德庇傅佑 金龙四大王;

  灵佑襄济显惠赞顺护国普利昭应孚泽绥靖博化保民诚感 黄大王;

  信安广济显应绥靖昭感护国孚正是惠灵庇助顺永宁侯 朱大王;

  诚孚显佑威显 栗大王;

  显应 宋大王;

  永济灵感显应昭罕昭宣 白大王。

  将军通常都说有64位,但我看到的这本民国4年的重印本上共有65位,其中有3位不称“将军”,称“公”,称“河神”,也都照录在这里:

  统理河道翼运通济显应昭灵普顺安流衍泽显佑赞顺护国灵应昭显普佑陈九龙将军;

  管理河道镇海威远金华将军灵应孚惠护国显佑昭应曹将军;

  管理江河翼运平浪灵伯赞顺斩龙 杨四将军;

       管理河道水府灵通广济显应英佑侯 萧公;

       管理河道显灵平浪侯 晏公;

       管理河道孚惠 黎河神;

       管理河道涌水顺风 柳将军;

       管理河道填埽闭塞 党将军;

       管理河道涌浪分水 刘将军;

       管理河道通济平浪 张将军;

       管理河道添沙混水 武将军;

       管理河道稳埽护坝 邓将军;

       管理河道平水息浪 黄将军;

       管理河道催运保船 丁将军;

       管理河道变水鸿浪 高将军;

       管理河道顺水招财 潘将军;

       管理河道催水运沙 彭将军;

       管理河道流沙漫滩 季将军;

       管理河道镇埽稳桩 袁将军;

       管理河道缓水息浪 孔将军;

       管理河道截水漫沙 卢将军;

       管理河道九江通会 杨将军;

       管理河道鉴查善恶 楚将军;

       管理河道移土填潭 郝将军;

       管理河道穿地青龙 马将军;

       管理河道洪河利水 周将军;

       管理河道白马 梁将军;

       管理河道活水起浣 张将军;

       管理河道掠风淘河 康将军;

       管理河道滚水播浪 刘将军;

       管理河道播水开导 张将军;

       管理河道 宗大将军;

       管理河道 宗二将军;

       管理河湖灵应 宗三将军;

       管理河道 宗四将军;

       管理河道卷水 徐将军;

       管理河道混水 吴将军;

       管理河道 孙将军;

       管理河道 侯将军;

       管理河道 焦将军;

       管理河湖 薛将军;

       管理河道 耿将军;

       管理河道 鲁将军;

       管理河道 韩将军;

       管理河道 罗将军;

       管理河道 荣将军;

       管理河道 白将军;

       管理河道 潘将军;

       管理河道 范将军;

       管理河道 沈将军;

       管理河道 贺将军;

       管理河道 聂三将军;

       管理河道 聂四将军;

       管理河道楚河常 许四将军;

       管理河道 何将军;

       管理河道 秦将军;

       管理河道 汤将军;

       管理河道 张将军;

       管理河道 钱将军;

       管理河道 赵将军;

       管理河道 冯将军;

       管理河道 岑将军;

       管理河道 李将军;

       管理河道博佑 王将军;

       王将军。

    大王,在民间又有“黄河大王”、“河大王”、“大王爷”等称呼,他们有的是由治河的官员转化而来,有的依民间传说而成立,有的像是当年官方出于政治需要编造的故事,后来流入民间进一步神化而来。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神大多在明清之际兴起,而其时京杭大运河是南北漕运的通道,运河与黄河关系密切,所以黄河水神也常常就是运河的水神。

  6位大王的身世如下:

  “金龙四大王”属于官造的一类。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津为了制造神助得国的舆论,先使谢绪充当了助朱抗元的神明,以后靠大运河漕运又使他成了护航的神明,这样,这位本与黄河没有多少关系的谢绪竟成了黄河中最有地位的一位神灵。

  《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转载《杭州府志》的一段关于谢绪的文字,多少还与史实相近:

  谢绪,达之孙也。元人外啮,谢太后中制于权奸,绪以戚碗故,恚尤切。建望云亭于金龙山巅,读书其中。甲戌秋霖雨,天目山崩,水溢临安,溺死者无算。绪乃散家资涝济之,会众泣曰:“天目乃临安之上山,宋其亡矣!”亡何大后北辕。叹曰:“生不能图报朝廷,死当奋勇以灭贼。”作书自悼,书讫,赴水死。水势汹涌高文许,若龙斗状,尸为不流,颜色如生,人成异之。元末,预梦于乡人曰:“吾饮恨九泉百余年,今幸有主。越数日,黄河北徙,其验也,吾辈当归新主。明春吕梁之战,吾其助之。”丙午春,黄河北徙。九月,明太祖取杭州。丁未二月,傅有德与贼大战吕梁,见金甲神人,空中跃马擒贼,众大溃。成祖议海道不便,复修漕运,凡河流淤壅,力能开之,舟将覆溺,力能拯之,神之显著于黄河特甚。嘉靖中,奉敕建庙鱼台县。隆庆中,遣兵部侍郎万恭致祭,封金龙四大王。

  《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的描写更活活托出当年官家编造的痕迹:

  元末我太祖与元将蛮子海牙战于吕梁,元师顺流而下,我师将溃。太祖忽见空中有神披甲执鞭,惊涛涌浪,河忽北流,遏截敌舟,震动颠撼,旌旗闪烁,阴相协助,元师大败。太祖异之。是夜梦一儒生,披纬语曰:“余有宋会稽谢绪也。宋亡,赴水死。行间相助,用纤宿愤。”太祖嘉其忠义,诰封为金龙四大王。金龙者因其所葬地也。四大王者,因其生时行列也。自洪武迄今,江淮河汉四读之间,屡著灵异。商舶粮艘,舳舻千里,风高浪恶,来往无恙,佥日王赐。

  “黄大王”与“金龙四大王”不同,几乎全靠传说而存在,既靠传说,说法自然多样,前人留下来的记录就各有特色。

  《癸巳存稿》卷一三《黄大王传》,为一说:

  黄大王,名守才,字英杰,号对泉,堰师南乡夹河王家庄人。明万历三十一年癸卯岁十二月十四日辰时生。生而神奇,空中有若言河神者。失父母,育母舅刘氏家。方岁余,表兄抱之出,坠于井,兄惊,驰去呼救,人至则儿坐嬉水面,若有载之者。弱冠至济源天坛山中十方院,值岁旱,不得水,守才指地使凿之,得一泉,引之,遂不涸,为山田灌溉利。今十方院不老泉是也。时天启五年,守才年二十三,人固已传其生时神奇,远近异之矣。尝随舅船至虞城张家楼,有粮船二百,滞河沙不得动。初夜,运官吴姓者,梦人告之曰:“沙壅不开,明日有刘船至,中有黄姓者,河神也。彼言开,即开矣。”船至,吴以诚投之,守才勉至船头,助之执篙,船俱开去。守才每瞑坐久之,自言如梦至某地,误踢坏几船。好事者以其言求之,地与事皆验。其生为神,人皆知之。崇祯十五年,官军决朱家寨,贼决马家口。后工部侍郎周堪庸修决口不成,至偃师请守才,为乘舟插柳枝干河口,依筑堤,堤成。初,闯贼之欲灌开封也,闻守才为河神,劫守才,决马家口,马家口决而水旁去。贼怒,凶焰甚盛,持守才他去,不使在决口,河水遂自城北门入,东南门出。国朝顺治元年,守才年四十二矣。顺治三年,考城流通口决。四年,河督杨方兴字守才神,往请之。守才至,命于决溜中下埽,埽不动,塞决甚易。七年,沁溢,堤将溃。参政分守河北道佟延年亟请守才,守才书一纸,使拈香焚于沁水上,水即平。其在人间,或有无禄位职役,自古有之,非奇怪也。怀庆人为立生神主于城北回龙庙。八年杞县早,请守才祷雨,得大雨,杞人亦为之立生庙。康熙二年癸卯岁十二月十四日申时,卒于家。葬县南万安山下。雍正十二年,陈留曲兴集建庙日大王坛,赐名溥仁观。乾隆三年,敕封灵佑襄济王,岁祭以十二月十四日。八年,部颁祭文云:“兹值诞辰之吉,例展修祭之仪。”四十二年,开封建黄大王庙。四十五年二月,奉旨为修坟种树,于其子孙内,择一人为奉祀生,世传勿替。道光八年四月,以利嘈,奏请悬匾,加封显惠。十一年五月,以利漕加封昭应。是为灵佑襄济显惠昭应王。十六年十月,请御书联对。河南河工皆有神应,见奏章,是祀典也。今清江浦南临清堰东有黄大王庙,曰灵佑观。神每见,托形小蛇,喜观优,偏好河南罗罗腔。每出见,则人立竿于盘,置盘案上,蛇蟠竿翘首听戏。凡神见皆然。

  论曰:《河南府志·仙释》、《偃师县志·逸事》、王文简《池北偶谈》,皆有神事,《怀庆府志》有河神黄大王传,皆不详。《黄运两河纪略》中有大王曾孙黄大成所作传,甚详。……惟大成记以小孩党住儿填入埽中,取义挡得住,不可为训,而庙中实有“稳埽党将军”配享,所谓流言不实,传为丹青者。读《皇朝通考·群祀考》、《大清会典》,礼部饲祭司有神名贯,为搜辑传信焉。

  剔去迷信和阶级偏见的文字,从中不难发现一位自学成才的民间水利专家的形象。

  清末吴炽昌所撰笔记小说《客窗闲话·黄大王》为又一说:

  大王,豫人,前明诸生。生农家,性喜水。幼孤,母抚之,三岁时。母为人洗衣,从井汲水。儿在其侧,嬉戏井旁,照见己影,跃入从之。母瞥见呼救,邻人成集,见儿坐水上,两手拍弄己影。人见其不沉也,共异之,以绳悬人下,抱之起。

  至七八岁,母夫人又殁。其姑,渔家妇也,无子,养为己子。儿随姑父母舟中,更以弄水为乐。其姑父屡次教戒,顽梗如故,厌之。一日,姑父闲卧舟首,儿激水湿其衣,怒甚,以足蹬儿,坠河中,随浪逐流而去。姑见之,急喊:“何,杀我儿!不但绝黄氏后,我老何依!”号泣不已。其姑父曰:“顽童无用,将贻后患,不如早绝之!”夫妇口角时,下游一舟来,问故,曰:“无伤也,离此十余里,有儿戏水中,乐甚,无乃是耶?连救之,犹可及。”夫妇放舟下,果见儿在水中,抱大鱼出入波问。

  其姑如获至宝,扶之登舟而回。知此儿之不能容于其夫也,使受雇为人牧儿。放牛之际,见村童读书,悦之,日往潜听。师出入屡见之,异其勤也,问:“儿亦解此耶?”儿背诵如流,且讲大诣无误。师异之,告居停,使为学儿。

  受教,益奋,不数年,入库。居停以女妻之,遂家焉。其姑夫妇相继亡,生无以为业,因设帐焉。秉资领悟,无书不解,能剖析至理,为人所服,故从游者众。名大振,为豫藩周王所闻,招为记室,在府数载。值闯贼(作者对李自成起义军污蔑的称呼——山曼按)肆乱,围豫。生知时不可救,去之,购大小舟数十,沿河而上。贼决黄河灌城,将没,生急救周王亲丁及从者数百人载去。贼追之,作五里雾,迷不知所往。或曰:在蒿岳深处,人迹罕到,为王作第隐其间。生仍回家教读。时土寇虽多,皆遥望生村甲兵隐现,莫敢犯者。避难者金往依之。恒见侍卫辈夜以马邀生,周王召之也。

  时我大清兵已定豫,使大臣来,河决不能塞,募能建策者。生出应募,指挥筑堤,无不如意。将合龙之际,选四健卒,使抱桩随埽下。卒惧死不从,生见之,洒泪而谓之曰:“汝四人数合建此大功,享千年奉祀。若不从,受违令之诛,等死耳。与其死无名,何如神长在耶?”四人乐,尽醉持桩入水,血随波泛,桩定埽进,功以成。大臣欲奏官之,生曰:“我明诸生也,既不能死,又从而官之,圣朝安用无耻之徒耶?我之来,为万民恤难,岂为功名?!”送去之。后水退沙涨,运粮河没,千万人不能开。民不堪命,共荐黄生。河督召之不来,使民往请命,始至。相度旧河形势已定,曰:“于某月日兴工,颁示居民远避,吾将独力为之。”至日,风雨雷电交作,云雾中见黑龙下垂,天地震动,喧腾之声,如黄流倒泻,如劲敌鏖兵,远近惊惧。如是者三尽夜而定。河督往视之,运河已成,黄生不知所之矣。访之,闻已劳瘁卒。为奏封河神,立庙河干。后凡黄河有事,则神冕旒见波涛间,前驱四将,即抱桩四卒也。所至有功,进封为王。至今河滨有小黄蛇见,河工官弁即以舆迎之入庙,设享演剧,或留一二日,或三四日,即不见。人咸谓黄大王寄迹也。

  吴炽昌的这篇文章最后有一节类乎注释的文字:“至今游中州,过大王镇,犹觉凛凛然有生气。王之全传,事迹尚多,此其大略。”

  真的,这位生前便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被人们越传越神,终于进了庙堂。靠着众多传说故事,从前在河南成了家喻户晓的黄河神。在洛阳一带,人们还说他能够调解伊河与洛河中两个龙王的矛盾,使他们携手为民造福。

  “白大王”,姓白名英,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在山东江上县颜珠村,早年曾受聘设教,又做过运河的河工。明朝初年,京杭大运河汉上县南旺一段,因地势较高,时常缺水,无法通航。永乐九年(1411年),敕修运河航道,白英根据他做河工时的经验和多年的亲自勘察,献计建议在南旺镇一带修38个水闸调节水量,同时筑坝引汶河水入运河。他的建议被监修官员工部尚书宋礼所采纳,终于解决了运河长期缺水的难题。一个乡下人有如此高超的计谋,使好多人感到惊奇,传颂年久,他就被神化了。

  今山东江上一带,至今有《白英点泉》的传说:运河皇船因缺水被困,官家命老百姓引水接济运河,人们找不到水,求天天不应,求地地不语。这时,白英挺身而出,带领运皇粮的官员和士兵找泉水。走到一个地方,他指地为泉,一跺脚,水就出来了,运河里很快涨满了水,皇船顺利通过,老百姓的困苦也跟着解除了。

  就是靠了这样的神奇传说,白英在清雍正年间被封为“大王”。

  “朱大王”、“栗大王”、“宋大王”都是历史上的河官,朱与栗还是至今仍称得起治黄专家的人物。他们生前治黄有功,死后被人怀念,终于被人们所神化。

  “朱大王”,名朱之锡(1622—1666年),字孟九,浙江义乌人。清顺治三年(1646年)进士,顺治十一年以兵部尚书衔出任河道总督。他上任后所面临的是,清初十几年战乱,黄河堤防失修,大河不断北决,漕运受到很大影响。顺治十五年(1658年)山阳(今淮安)境内柴沟、建义、马逻诸堤并溢,他驰赴清江浦筑堤堵口。康熙元年(1662年),黄河秋汛发生大洪水,河决原武(今河南原阳)、兰阳(今河南兰考)、祥符(今开封)及山东曹县石香炉,泛滥严重。朱之锡一面饬济宁道方兆及时堵筑石香炉口门,一面亲往河南境内堵塞西阎寨、单家寨、时和寨、蔡家楼、策家寨诸口。他根据亲身的经验多次上疏对黄河岁修夫役、料物筹措、修守制度、河员职责等事,提出了改进措施。他言及做河官的经验时说:“非淡泊无以耐风雨之劳,非精细无以察防护之理,非慈断无以应仓猝之急。”又说:“刑名钱谷皆以文移办治,独河工非足到眼到不能旨哉。”这位可敬的河官,驰驱大河上下近十年,不辞劳瘁,积劳成疾,抱病视察,终于死在了河督的职位上,时年44岁。当时沿河民众称颂他的惠政,用那个时代的方式来纪念他,不愿其死,只愿他在天为神。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南巡河工时,追封他为助顺永宁侯。

  “栗大王”,姓栗名毓美(1778——1840年),字含辉,又字友梅,山西浑源县人,清嘉庆七年(1802年)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以后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护理巡抚等职。道光十五年(1835年)任山东河南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到任之后在实地考察中他看到河南河段,河宽滩广,每遇伏秋大汛,洪水漫滩,将滩面冲成许多串沟,首尾与大河相通,往往分溜成河,冲刷大堤,造成决口。就在他上任的当年秋天,原武、阳武(均在今河南原阳境内)两汛串沟分溜,刷成支河,沿堤上下20余公里,处处吃紧,险情严重,他亲自到工地指挥抢险。这一段堤防,原不靠河,未备工料,不可能用秸埽抢护,因为当时滩区内许多民房水浸倒塌,到处是砖,他就决定收购民砖,试抛砖抢护坝,结果获得成功。此后他一再上书要求推广以砖筑坝的措施,屡遭反对终不灰心,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皇帝才批准了他制砖修堤的建议,使这一项黄河上的御水工程革新得以成立,他的著作《栗勤公砖坝成案》也成了治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病死在河道总督的任上。做了五年河官,有了那么显著的成绩,人们十分怀念他,也请他做了河神。在这一点上他与朱之锡为人为神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宋大王”,名礼,字大本,河南永宁(今河南洛宁境)人,明永乐二年(1404年)为工部尚书,他在治理大运河时采纳自英建议,获得成功。大概因为他开通了中断多年的大运河,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才使他有机会脐身河神的行列。

  如果说大王基本上是由河督一类的大官和已被渲染得可与大官比肩的某些天才人物转化而来,那么将军们生前则大半是下层官吏、河兵和平民。具体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由治河的下层官吏转化而来。这些人生前忠于职守,死后被人们怀念,渐又赋予神的功能。《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所记的两位王将军属于这一类。《纪略》载其中的一位称:“将军讳仁福,江苏太湖厅人,监生,以同知分发东河。同治六年署理祥河同知。是年八月,黄河陡涨,工程危险,抢埽落水身故,大溜登时外移。七年伏秋汛,化身登埽,工程平稳,绅民成钦神异。”记另一位王将军是:“公讳氵美,字涔皆,浙江归安人。少孤,读书不屑为词章之学,从兄治习河务,尽得要领。嘉庆二十五年投效东河,补祥符南岸主簿。积功累迁祥符县丞、德州州同、中河通判,先后署郑州州判、睢州州同、睢宁通判,咸尽力修守,民多颂之。道光二十一年夏六月,河决开封下南厅,前任以疏防被谴檄,公调是缺。会河势日追汴城,昼夜守御,卒得无患。秋九月,蒲城相国奉命治河,使掌祥工东坝。凡进占镶埽诸要工皆责成之。于是,陈机宜,除积弊,冒风雪,任劳怨,犯危难者三阅月。次年春正月壬子,金门仅存数丈,克期合龙,掌坝者益并力。甲寅夜半,门占甫下,水势尤烈,公率兵役挑灯登其上,指挥未竟,倏大风暴起,溜急埽蛰,一时并没。事闻,特诏轸恤入祀昭忠祠,予云骑尉世职。厥后河工凡遇险要,往往见双灯前导。幻身御患,灵迹昭著,绅民咸钦。”

  第二类是生前有异常表现的人,“杨四将军”可为典型。《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关于这位将军的记载是:“将军河南温县人,生而有灵。明永乐间,时年十二,邑水暴涨,作揖济渡,忽失足落水,父大哭,俄见乘板嬉笑,欲呼之,复入水,伸手作龙蛇状,顺流东下。是夜乡人同梦,言受封为将军。康熙年间敕封为将军。”一个十二岁的孩子,竟能于大水之间“作揖济渡”,当然引人注目又令人钦佩,不幸落水牺牲,人们感到痛心惋惜,使之为神正是人们的一种意愿,也是当时的人寄托哀思的一种方法。神虽说都是人造的,但造神的原因却实在是一言难尽。

  第三类将军的形成,与祭河工程中的人殉大有关系,这种人殉古远到什么程度,到底何时何地曾经实行都无从考究,但是在人们的头脑中确有这种迷信倒是不容抹煞的事实。

  《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中所记的党将军是一例:“将军讳住,河南封丘县人,为河夫。顺治二年,荆隆决口,钦使敦请黄大王求策。王至,令点河夫内有将军,王留之:‘是人将为神。’命送百金于其家。卷将军于埽中,入水少顷,见一蓝手如箕出水面,官民恐怖,请王视之,叱曰:‘封汝将军之职,随班侍值!’手即隐,堤工告成。”黄大王本就是个大半靠传说树立起来的神,文字记载他的所作所为大半也应看作传说。这一例人殉的事件,应视为迷信的传闻。

  在沿黄民间传说中,人殉一类的故事流传比较广,渐渐地成了一种信仰。河南乔吉焕1988年在兰考县东坝头乡记录过一个《镇河将军的故事》,讲述人名叫高长青,他声称这个故事是听一个老船工讲述的,故事说:

  从前,黄河边有个码头叫铜瓦厢。这儿住着打鱼的老头和老婆(即老婆婆),老俩口过,没儿没女,天天下河去打鱼。

  老汉在黄河里打了鱼,卖了得钱,回家忘不了买点香,买点纸,给龙王爷烧烧。一天夜里,老汉做了个梦,梦见个白胡子老头对他说:“你在河里打了半辈子鱼,我送给你两条好鱼吧!”说罢就不见了。老汉醒了,到天明也没睡着觉。

  天明,老汉见门后水缸里真的有两条大鲤鱼。这几天老婆有病,没钱治,在床上躺着,老头就给老婆煮煮吃了。老婆吃了这两条鱼,病也好了,身子骨一天比一天壮实。又过了些天,肚子也大了,后来一胎生了俩白胖小子,可把老汉乐坏了。万万没想到老俩口都半截入土了又添俩儿,有了后代。家在河边住,黄河常开口,老汉就给儿子起个吉利名,叫挡住、合牢。

  挡住、合牢长到十来岁,老汉没福下世了。有一年黄河又开口了,老百姓家家房倒屋塌,平地行船。大水过后,官府派来河官堵口。河官换了好几个,来一个堵不住口,来一个堵不住口。这一回来了个老河官领着堵口哩。老河官啥本事都用上了,还是堵不住口。那时候是车推、肩挑、人抬,老河官下黑心了,叫官兵用鞭子打着百姓连人带车一齐往水里推,还是合不住口。这一天夜里,老河官做了个梦,梦见个老头对他说:“要想合住口,得用挡得住、合得牢。”老河官醒来后,想了半夜,啥叫挡住、合牢呢?想来想去不理解意思,他天天闷闷不乐到工地上叫官兵逼着老百姓往河里推土下埽。

  挡住、合牢也被官兵抓来了。这天晌午,官兵不叫回家吃饭。他娘在家做好饭,等着不见儿子回来,就5汇着馍,掂着饭到河工上给儿子送饭。一看河上人山人海,黑压压的都是人。推的推,挑的挑,哪找呢?老婆就大喊俩儿的名儿:“挡住、合牢吃饭啦!”走一处叫一阵儿,走一处叫一阵儿。

  老河官还站在高地上监工哩,听见有个老婆。1挡住、合牢,想起来前天做的那个梦,就让人把老婆叫到跟儿,问明情况,找来了挡住、合牢。老河官把那天夜里神仙托梦的话给娘仁说了一遍,求老婆献出俩儿子。老婆一听叫儿子死哩,张嘴大哭。小弟兄俩说:“只要能合住口,情愿合了性命。”要求官家养活老娘一辈子。河工们都跪下了说:“只要您母子三人能合住口,救了这一方百姓,俺把您当神供。”老婆见恁多人求情,狠狠心答应了。老河官准备了好酒好菜叫娘仁吃顿团圆饭。兄弟俩吃喝罢,百姓备好料物,老河官一声令下,兄弟俩跳进了水里。河水一下倒退几文远,百姓一齐推下料物,决口顷刻合口了,老婆也昏死在河堤上。

  后来,百姓为了纪念母子三人,就在黄河开口的地方修座庙,塑了金身,把兄弟俩封成了镇河将军,常年香火不断。直到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铜瓦厢和镇河将军店都被黄水冲走了。(《开封民间故事集成》,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6月版,第213—215页)

  故事与《敕封大王将军纪略》所记异曲同工,都据传说形成迷信,也都使人看到了人殉的影子。

  明清以来,对大王、将军的崇信十分流行,加之官方提倡,“诏滨河州县皆为王立庙”,使得河神庙所在有之。这些庙宇,保存至今的不多,已经成了研究黄河水神信仰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了。

  河神庙是黄河水神的专词,一般只在沿河地方才有,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的河南《仪丰县志·坛庙》(仪丰为河南旧县,在今兰考境内)说得明白:“大王为河神,故沿河一带其庙多有,河去(改道)后,亦多颓废。”旧时兰考一带是黄河决口最频繁的河段,因此村村都有大王庙,庙极简陋,庙中或塑泥像,或只书神位,除作水神,又兼土地神于一身,黄河改道后即改为土地庙。较大的大王庙多建在府城、县城和重要堤防、渡口处。

   旧时历道黄河侵害的开封城,河神庙最多。直到清末还曾掀起过一个修建河神庙的小小的高潮。光绪七年到八年(1881—1882年)地方官李鹤年先后主持兴建了汴梁河神将军庙,重修了开封府金龙四大王庙、开封府黄大王庙、开封府朱大王庙、栗大王庙,而且亲为各庙撰写碑文。他在《重修栗大王庙碑》的碑文中,把当时开封官民崇信河神的原因倒也说得比较明白:“汴省滨黄河数十里,地方庶务以河防为要,故庙祀河神视他省为龙虔。城中大王庙凡四……”开封城中和开封城外紧傍黄河的黑岗口大王庙,在从前都是很有名的河神庙,可惜现在都已荡然无存,只能从留下的庙碑上推测当时庙宇的情况。

  现在保存基本完好的是河南省武陟县的嘉应观。

  嘉应观,俗称庙宫,在武陟县城东南13公里处二铺营村东(二铺营村为乡政府所在地,原来的乡也叫二铺营乡,近年因嘉应观开辟为旅游景点,乡改为镇,同时改名“嘉应观镇”),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末年,黄河曾四次在武陟境内决口,洪水直接威胁华北与北京,成了清王朝的心腹之患。雍正元年,黄河再次在武陟境内决口,雍正皇帝不仅派河道总督率众堵口修坝,而且亲到工地搬石劳动,使大家明白武陟地方“河涨河落维系皇冠顶戴,民福民灾关乎大清江山”。当年堵口合龙,并筑成了钉船帮到詹店的20公里大坝,在伏秋大汛中发挥了作用。也就在这一年,刚刚登基的雍正皇帝,不顾国库空虚,拨出巨额白银,在武陟修建总龙王庙。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龙王庙建成,据说就在这时,出现了黄河水清的现象,上下皆以为祥瑞,雍正皇帝当然愿意粉饰太平,就赐庙名为“嘉应观”。

  嘉应观的庙产碑记载庙观占地为“八顷九十一亩一分八厘五毫一丝七忽”,这样不厌其烦的记录,不知是为了表明其精确之不可欺,还是另有什么玄妙。庙观原有殿、亭、楼、阁300多间。今山门之外的戏楼、牌坊等已无存,所幸主体建筑保存基本完好,这包括中轴线上的山门、御碑亭、前殿、中大殿、禹王阁;两侧的东西掖门、拴马亭、东西更衣殿、东西配殿、东风神殿、西而神殿及香客房;东西跨院的河台、道台衙署等,共200余间。

  1963年嘉应观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更开辟为旅游景点,武陟县政协编印了《武陟县文史资料·嘉应观专辑》,对嘉应观沿革的资料作了用心的搜集整理。据这本《专辑》中的文章称,观内的神像毁于1948年,1992年12月以蜡像复原。但综观现在庙中的神像,可以肯定这并非是清雍正年间建庙之始的诸神,而是清末所崇奉的对象。

  中大殿,又称“金龙殿”,中间供奉雍正二年的“万岁牌”,两旁供奉御封四家大王,即金龙四大王谢绪、黄大王黄守才、朱大王朱之锡、栗大王栗毓美。这其中的栗毓美,道光二十年(1840年)病逝成神,在嘉应观建成115年之后,显然不是建庙之初就有的神。

  东西配殿,俗称“十家龙王殿”,两殿内所供奉的十位龙王,有的有大王的封号,有的却只是历史上治河的功臣。东殿供奉的是白大王、潘季驯(正521—1595年)、王景(东汉人)、贾让(西汉末年人)、贾鲁(1297—1353年);西殿供奉的是宋大王、刘天和(明代嘉靖年间总理河道)、齐苏勒(?一1729年)、嵇曾筠(?—1738年)、林则徐(1785—1850年)。其中,齐苏勒就是雍正年间在武陟治河的官员,同时也是修建嘉应观的主持人;稽曾筠是雍正年间的河官;林则徐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四月被革职遣送新疆伊犁戍边途中,当年六月在河南祥符三十里堡堵决口成功的英雄人物。这些人也都不可能是雍正三年建庙之初就有的神。从现在能够得到的资料,还看不出建庙之初供奉神灵的具体情形。不久前复原的这些神像如果没有随意加入的成分,那么所复原的肯定只是清末的面貌。要使嘉应观成为研究黄河水神的一个标本,就要搜求清末以前的资料。

  其他今日尚存的大王庙,我采风时亲见的有河南巩义市三处。站街一处、焦湾一处都已破败不堪,但已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神北村一处,经过了改造,成了一个旅游景点,除了老人也都不再称它为“大王庙”。荥阳汜水镇口子村大王庙,大殿、戏楼俱在,早已成了一所小学,新房与旧庙舍杂处,但旧庙格局还都看得明白。有些大王庙,庙舍虽已荡然无存,但老船工记忆犹新,如河南孟津县白鹤镇和附近的铁谢渡口各有大王庙,所奉神灵,居民统谓之“河大王”。河南旧兰阳县志记载:“大王庙一在永庆寺西,一在北门外,一在西门外。”《仪封县志》记载:“大王庙,一在西关外,一在北堤上,一在河北三家庄堤北。”民国13年(1924年)秋刊出的《考城县志》记下了当时大王庙的格局:“大王庙在本城南关西街路北。乾隆四十九年,知县陈士骏创建,正殿卷棚各三楹,露台下东西廊房各三楹。再前为山门,戏楼在山门外。”

  大王庙大都庙门向河,只有极个别的如一般的庙宇一样,庙门向南不向河。

  关于对大王、将军的迷信,到清代可以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其形式千种百样,有许多现象在当时就受到了有识之士的批评。清人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就有这样的记载:

  物英灵于龙,时而夭矫云中,时而盘旋海曲,大小变幻,其用糜穷,因所宜尔。乃有所谓大王将军,皆河工官员,殁以成神,幻化若小龙,长不盈尺,细裁如指,身类蛇而头则方,隐隐露双角。有满身金色者,有具金砂斑者。位尊者王,其身小;位卑者将军,其身略大,名号不一,最著者为金龙四大王。……此外又有栗大王、朱大王等号。将军亦甚多。老于河务者能一一辨之。大江以北,素奉金龙四大王。清浦为河工总汇所,大王来者愈夥。有一岁而至十数位者,或当春夏之交,潮汛泛涨,或于嘈船北上,河水缩小,大王皆先期而至。其来也,先后次第不相谋;其去也,一朝而空之,漫无形迹。所谓神龙见首不见尾者欤?大王观剧,当出见时,河宪赴河干,以朱盘引之入,覆以黄纸,舁送大王庙,日使伶人演剧,去而后止。每点一剧,以头点为准。大率琶簧诸曲,昆腔则未有演者。演时昂首观看,盘旋自得,毫无所怖。一日中,颜色不一,名曰换袍。其他灵异概难枚指。

  民国4年重印的《敕封大王将军纪略》上有金龙四大王、黄大王、朱大王、宋大王、粟大王、白大王和陈九龙将军的化身图谱,石印的黑白图谱又经手绘染色,当年显然是为实用而非作历史资料。至今一些年过八旬的老河务工程人员并不称这本书为《敕封大王将军纪略》,而称为《大王谱》。现仍供职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徐福龄老先生,1913年5月出生,1935年起开始在黄河水利工地上工作,在大河工地上度过了60多个春秋。河上的事他差不多都亲身经历过,他近年著有《河防笔记》,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1993年出版,在书中他也提到了大王、将军化身的事,他说:

  ……这些大王将军的化身,则被看作是大小不同的水蛇。大王比将军的地位高,但形体很小,长10厘米左右。不同的大王有不同色彩的花纹,可在“大王谱”中来识别。将军的化身是粗而长的水蛇(长约50至80厘米),传说最出名的将军为党将军……

  过去堵口时,凡出现了小水蛇,都认为是大王降临,必须焚香祈祷并演戏祝贺,因为大王出来,是堵口成功的预兆。若堵口时出现了将军,即被认为是堵口失败的不祥之兆。所谓大王、将军,不过是些愚昧无知的迷信。但过去堵口时出现了细短水蛇,即所谓的大王,确有把口堵住的;出现了粗大的蛇即所谓的将军,就易失败。过去这一直是个谜。我想,这一方面是人的精神作用,另一方面是堵口的成败与口门处河床的土质的好坏有关。小的水蛇体形小,可能生长在比较坚实的土层里,大王出现了,说明口门到了好的土层,不易跑埽,可以一鼓作气把口门堵合。而体形大的水蛇,可能生长在土质疏松的土层里,口门出现了将军,说明口门到了沙土层,易于跑埽。再加迷信的作用首先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不祥之感,群众失去了信心,堵口就容易失败。这个臆断是否对头,只有请动物学家来解释吧。

  在民间,对于化身的解释更是多种多样,不仅大王有化身,将军也有化身。

  多数地方都说金龙四大王是一条金黄色的小蛇,也有的说不是所有金黄色的小蛇都是金龙四大王的化身,只有头上有“王”字的才是真身。山东东平县一带的艄公,见有蛇上船,必赤膊,持蛇使绕于颈项上,俗信只有盘在颈项上不走的,才是真的金龙四大王。山东阳谷县张秋镇传说,朱大王有后人在镇上,接大王(化身)时,要请朱家人对之问候:“老人家回来啦!”小蛇能点头的,才是神的化身。山东鄄城县旧城镇的船工说,黄河一湾一个大王,附近有一个湾是李大王,化身为蛇时,头上有一个“李”字。梁山县钟那里村的老船工说,河中有九龙爷,现身时穿红袍(红色的蛇),若蛇秃尾,就是“秃尾巴老李”。关于将军的化身,梁山地方称小马蛇(石龙子)、大壁虎为“杨国将军”,称蚧蛤蟆子(蟾蜍)为“虎头将军”,并传说他们上船的方法不同,虎头将军从锚链上船,杨国将军则从舱板上船。东平县的船工说,除了虎头将军、杨四将军之外,唐将军也有化身,其化身为螳螂。

  出现神的化身时,迎接的行动称为“接神”,在船上虽然很认真,限于条件,仪式比较简单,不过用冰盘(大的瓷盘)铺黄裱纸,半跪,请那神的化身爬进盘去(终于不敢爬进盘的,便被认为不是真神),捧进神舱,用九个鸡蛋,打在三只碗内设供敬奉,待它不知何时走了算完,俗谓“见来不见去”。一般认为大王、将军上船是很吉利的事情。

  官方接大王的举动则非同一般。清末进步作家吴趼人(1866—1910年)作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人物与故事虽都是虚构的,但许多情节都带有纪实的性质。他在该书第六十八回中,先借书中人物杏农之口介绍:“这河大王是河神,北边人没有一个不尊敬他的。”大王“现出形来”,“是个龙形”,“他们船上人都认得,一见了,便分得出这是某大王、某将军”。“船上的人见了他,便点了香烛,对他叩头行礼,然后答卜他的去处。他要到哪里,问的对了,跌下来便是胜答;得了胜答之后,便飞跑到大王要到的地方去报。这边得了信,便排了执事,前去迎接了来。”“明天还要唱戏”。然后又借书中人物“我”的亲眼所见,展开了请大王的种种排场:“……杏农便带了我同到演武厅去。走到厅前,只见檐下排了十多对红顶、蓝顶、花翎、蓝翎的武官,一般的都是箭袍、马褂、佩刀,对面站着,一动也不动,声息全无。这十多对武官之下,才是对站的营兵……走到厅上看时,只见当中供桌上,明晃晃点了一对手臂粗的蜡烛;古鼎里香烟袅绕,烧着上等檀香。供桌里面,挂了一堂绣金杏黄幔帐,就和人家孝堂上的孝帐一般,不过他是金黄色的罢了;上头挂了一堂大红缎子红木宫灯;地下铺了五彩地毡;当中加了一条大红拜垫;供桌上系了杏黄绣金桌帷。杏农轻轻的掀起慢帐,招手叫我进去。我进去看时,只见一张红木八仙桌,上面放着一个描金朱漆盘;盘里面盘着一条小小花蛇,约摸有二尺来长,不过小指头般粗细,紧紧盘着,犹如一盘小盘香模样。那蛇头却在当中,直昂起来。”

  清末到民国期间,对于官方的接大王的举动,持批评态度的人,在吴趼人之后渐渐多了起来。

  本世纪30年代,负责黄河防洪的孔祥榕迷信河神,一时传为笑谈。每次堵口,他都在工地设立临时大王庙,敬奉大王与将军。贯台堵口时,他又亲迎虎头将军,受到了水利工程人员的鄙视。

  河南省主席刘峙送大王的前前后后,更清楚地反映出社会各方对迷信水神事件的态度。上海书店1992年出版的《中州轶闻》一书中就载有王华农所写的《省主席送“大王”》一文:

  1933年左右,夏秋之交,大雨连日,黄河暴涨,开封城内积水不退,居民陷入堤决人危、大难临头的恐怖之中,一日数惊。某日,在小南门至卧龙街一带,群众吵吵嚷嚷,说发现了“大王”。那是一条金色小蛇,有老者指称是“粟大王”。善男信女皆信以为真,于是诚惶诚恐,焚香祈祷。旧传对梁城中,有金龙四大王、朱大王、黄大王、白大王和栗大王庙。五大王均为宋代以来治河名臣,死后为朝廷所册封。省主席刘峙接到报告,亲往查看,果见街头熙熙攘攘,一张方桌上放一面盆,其中有条小蛇,昂首摆尾,悠然自得。这位“封疆”大吏想起朝廷册封的故事,不禁肃然起敬,传下命令,派省府几位官员,将“大王”毕恭毕敬护送到黄河岸边,放进奔腾咆哮的激流中。

  事后不久,好事者发消息给上海《社会日报》,在“花边新闻”栏内刊出。刘峙得讯大怒,令警察局全部没收这天全市的《社会日报》。论者曰:“民国大员敬‘大王’,愚哉!省府主席忌舆论,悲夫!”

  民间对于黄河水神的祭祀,具体方式、时间、场合,甚为繁杂,地方差异也很大。

  旧时的较大型的大王庙多有庙会。例如,武陟嘉应观,每年农历九月十七日(俗传为“金龙四大王”讲给生日)、腊月十四日(俗传为“黄大王”黄守才生日),都有盛大庙会,期间香火缭绕,钟声不绝,十分热闹。开封铁牛村河神庙,旧日庙会每年从农历四月八日开始,连续举行三天,请戏班在庙前的戏楼上演出,相传最兴盛时有三班戏同时上演,方圆百里的人都来拜神看戏。

  孟津地方旧时风俗,每年除夕,船主牵羊担酒,到大王庙烧香献羊。上香叩首后,将头缠红绫的羊牵到供桌前,用热酒浇洒羊身,若浇酒时羊身抖动,表示河大王已“领羊”。第一次浇洒羊身不动,船主必再次祈求,叩首,再浇热酒于羊身上,直到羊身抖动为止。然后牵羊回家宰杀,大年初一五更,抬羊至大王庙上供。

  其他非定时到大王庙致祭的,如船泊岸,到大王庙烧纸烧香;洪水到来,到大王庙许愿,洪水过后还愿唱戏酬神等,所在皆有。

  许多地方的船工在船上、家中供奉河大王。在船上供神,神位设在家长(船主)起卧的中舱内,大船设泥塑像,一般船置画像或书写神位。定时的祭祀巳是农历每月的初一与十五。清代沈谆彝(1770—1833年)作《黄河饲》诗:“河神高向板间书,香火曾无一日虚。忽听船头喧爆竹,始知今是月之初。”诗后有注:“舱板上粘写神位,朔望必敬。”描写逼真。

  旧时河南沿黄地方,航船装货完毕(俗称“重船”),启航之前,船主向大王爷叩头,烧香,放河鞭(燃放鞭炮),求保佑。航行顺利完成,船主和船工一起兑钱,买一只大羊,牵到船上,向大王爷献礼,也用浇洒热酒于羊身上的方式,请大王爷“领羊”后,宰杀,滴洒羊血绕船一周,敬谢大王爷。

  孟津地方,船将远行,船主捧一只公鸡上船,供奉于河大王牌位前,上香之后,将鸡头砍掉,由一名船工提鸡绕船一周洒鸡血,洒毕,将鸡抛向河滩,由船主家属拾去。

  山东梁山县赵(土固)堆乡蔡楼村老船工阎之田回忆:船上艄公住的舱,也称“神舱”,红纸书写神位,供奉金龙四大王。每次装好了货,启航前一日,割肉、买鸡(不可用鱼)办供。开船之前,摆供,烧香,烧纸,放鞭炮。跪拜大王,俗称“发马子”。

  山东东平县大安山乡新光村老船工李玉梅回忆50年代初期船工敬神的情况是:货船由东平湖进入黄河的地方叫清河门。到清河门将入黄河之前敬神许愿。以碗盛水,杀公鸡将血滴入碗内,由艄公持碗立船头洒血于河中,烧大香(盘锚链一炷香),发黄裱(纸),放鞭炮,艄公祷祝:“金龙四大王,路将军,保护俺一路平安!回来敬神。”安全航行返回内河,重新摆供,杀鸡,磕头,这是还愿。若出了事故,返回就不祭祀了,俗谓之“出事不敬神”。

  河南境内船工有一种习俗是,船行遇险要处,乞求“河大王”保佑,放鞭炮,叩首,往河中投香,投黄裱纸,俗称“漂香纸”。还有的地方,船主和常年受雇于人的船工,家中都设神位供奉河大王。俗传,“大王爷的眼总是挤(闭)着的”,大王爷睁眼便会有灾。因此有民谣唱道:“卖了刮金板(田地),治个水上漂(船),大王睁了眼,只落一张篙。”

  百姓造神

  如果说大王与将军大半都有官封的头衔,那么民间还有另一类神,他们的身份与人间的平民极其相似。这一类神多靠传说而存在。

  (1)船神李月

  李月,是河南沿黄船工崇信的水神,关于神的起源,至今有传说流行。

  在黄河岸上,流传着两句民谣:“能塌黄楝集,不塌李月坟。”这当中有一个叫人难忘的故事。

  从前,河南黄河岸边有个叫李月的小伙子,小时候就跟他舅舅在黄河里玩船,人小本领大。他还生就一种怪脾气,赏他工钱他不要,抓住钱就往河里撂。啥时候想花钱,再用勺子去河里舀。

  一年冬天,船到山东济南府洛口一带运东西,突然,天寒地冻,河水结冰,不能行船了。要想返回河南,就得等到下一年春天冰化。谁知没等多久,一天黄河忽然又开冻了。这几天船工们在航运途中受了寒,不是你哼我咳,就是少气无力的。李月问大家,想不想回去,众人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想!”

  船上共有十一二个人,一个缆头的,一个艄公,李月把缆头的捆在桅杆上,让他拿着竹篙,紧闭双眼。李月自己拉篷掌舵,叫船工们都到船舱里歇着。

  前半夜风越刮越大,李月放大嗓门喊着问水大不大,缆头的睁开眼一看说:“水大!”直到后半夜,风才渐渐地小了下来,李月给缆头的解开了绑绳。

  接着,李月让大家出来看看,是不是到家啦。这时正是大年初一五更天,船工一个接一个地走出船舱,四处望望,看不清楚,天还早,他们干脆回到舱内又睡了。过了好大一会,不知又走了多少里,东方才泛鱼肚白。只听得黄河两岸,远方近处,又是狗咬鸡啼,又是鞭炮齐鸣,还不断地听到小孩子的喊叫声。李月又用脆亮的嗓门,唤大家赶快起来,这回可真的到家了。船靠了岸,大家纷纷下船回家去了,唯独李月一人留在船上。

  半晌午,李月的舅舅见大伙都回来了,未见李月上岸回家,心里很着急:为啥李月这孩子还没上来,就是不磕头拜年,也得吃饭呀!他舅舅和船工们就跑到船上,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李月倒在了船篷下面。仔细一看,他的衣帽鞋袜全都湿淋淋的。人们心里明白了:李月是累死的……

  不久,黄河两岸到处流传:“李月是神。不然这船怎么开回来的呢!”人们为了纪念他,在黄河岸上给他修了一座庙,捏个胎,面黄肌瘦的,还流着鼻涕哩!

  郑州一带有情节类似的故事,主人公却是黄大王:

  黄大王是无所不能的。有一年除夕,船下徐州,停在海边。每逢佳节倍思亲,水手们个个想家,叹息自己命苦,不能回家过团圆年。黄大王对大家说:“想回去团圆,把我锁在舵楼边。风大水大都莫管,眨眼就到黄河滩。”水手们真的把他绑在舵楼的边上,只留下一个帮他撑船的。黄大王叫水手把这个篙师的眼睛蒙住,其他的人都只管去睡觉。篙师觉着船开始还在水里走,后来似乎腾了空,风声呼啸,篙头碰着的不是河泥,而是树梢梢。天一亮,水手们一觉醒来,船可真到了古渡口。但是这时黄大王已经累得奄奄一息,鼻子里掉出两根须来。他娘看着心里难过,一边哭一边给他擦鼻子。谁知那正是龙须,一碰,黄大王就死了。后来人们为他修庙,纪念他,尊他为“黄大王”。

  对比这两段故事,可以作出推测:李月这一神灵,可能是从黄大王传说中分化出来的,偏重行船的经验与船工的愿望,专为船工所崇信。

  (2)伙计神

  伙计神,是黄河下游特有的船只保护神,在河南与山东毗邻河段最为流行。民间传说,新船造成,下河之前,或请神,或神自来,上船时可见其形象,此后就不能再见其形影。不是每只船上都有伙计神,有伙计神的船被称为“伙计船”。一旦伙计神上船,必与这一条船共存始终,即使船只易主,也不影响伙计船的身份。伙计神上船,船上不设神位,但每餐都敬头碗饭。饭前高呼:“伙计们,吃饭啦!”吃饭时为其设碗筷,俨然船上实有其人。俗信“伙计船不招事”,遇有危险可口称“伙计”呼救。

  山东梁山县黑虎庙于楼村农民于加金口述伙计船的传说,可称为民间信仰方面的重要资料:

  黄河边上的人都知道请伙计神的规矩。为啥要请,咋着请,大概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船请伙计,是从啥朝代兴起的我讲不清,相传是从很早很早以前,战乱年代传衍下来的。直到如今,凡撑船的、打工的人,都知道遵守这一规矩。在伙计面前,在河道航行中,从来谁也不说不吉利的话,也不能说伤伙计的话。人们信奉,谁要说了不吉利的话,就要受到大伙和老天爷的惩罚。

  每排好一只船,下河前,船主就要办神食(供)一桌,在伙计神面前,摆上信香三炷、金银三墩、喜酒三杯。船主带着自己的妻儿老少、船工、艄公拜四方请伙计,以求神灵保佑,然后船才能放河航行。请的伙计可能是男,也可能是女,可能是老,也可能是少,这得要等以后才能知道。要是请的伙计是个女的,全船上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准赤身露体,否则会触怒伙计。以河养生的黑道人,就是黑夜也不敢踏上伙计船半步的。为啥呢?据传说,他们每靠近船就会看到一人威严端坐船头,人们看到就怕。如果有遇难的善人,求生搭船,船主就会不知不觉地接他上船身渡生。

  说来也巧,抗日战争那阵子,日本鬼子进关,到黄河岸边,他们也相信伙计船的规矩。有这样一件事流传着:鬼子想过河,咱们的渔船就会说,我们是伙计船,以此不渡他们。有一次,一队鬼子被我们八路军打败了。他们逃到黄河边,非得让伙计船渡他们过河不可。伙计船说:“这船是伙计船,不能摆渡你们,强渡要出事的。”他们不听,汉奸翻译翻给他们说:“伙计船不能渡。”鬼子中当官的说:“把伙计神扔到河里,我们上船过河。”没有法,伙计船只得摆他们过黄河。不巧不成书,本来河里无风无浪,船行到河心,突然狂风大作,波浪翻滚。六十多名日本鬼子、汉奸一下都翻到黄河里,三名船工安全无事。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日本鬼子后来也不敢不信。伙计船对八路军非常关照,他们坐船设事。伙计船保善除恶,大家都知道。

  (3)三娘子、小圣、海神娘娘

  河南地方的黄河水神,有一位叫“三娘子”。南乐城西北,有一处高台地,叫做“三娘子台”。台上松柏苍翠,绿树成荫,隐现着一座庙宇,红垣金顶,非常壮观,这就是“三娘子庙”。三娘子水神也靠一段民间传说而成立:

  传说在宋朝的时候,这里附近的一段黄河里有条黄龙,脾气坏极了,经常发大水,淹没两岸村庄。人们恨透了这条黄龙,可又没有办法降伏它。

  俗话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一定收成。”这一年,七月平平安安过去了,八月得了个好收成,人们喜得合不住嘴,都觉得能过上好日子了。可是,偏偏在九月半,黄河又发了大水。人们眼看着刚收到家的粮食就要泡汤了,心里像揣了铅块一样沉重。大家向官府告急,官府也火速上报朝廷。朝廷很快下了命令:赶修防洪大堤,并令每三里设一个守堤官。谁管辖的堤段决了口,就杀谁的头。

  事有凑巧,别的地方河水都不太猛,恰巧在三娘子住的地方,河水上涨最快,河堤非常危险。这里的守堤官是三娘子的父亲。他见水势凶猛,愁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一直和大家一起加土护堤。

  这一天,太阳早就落山了,守堤官父亲还没回家,三娘子给他去送饭。当她将走下大堤时,忽然一阵清风吹过,只见眼前站着一个女子,手拿两把拂尘。三娘子正要开口,那女子抢先说起话来:“三娘子,我是九天玄女娘娘,特来救你脱险的。这黄河里有一条黄龙,相中了你这副好模样。今年你正巧十八岁,它想娶你做妻子,所以发了大水。明天午时,黄河就要在这里决口,把这一带村庄淹没。”三娘子吓了一跳,说:“那该怎么办呢?”那女子微微一笑:“这事不难。明天一早,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我在这儿等你,把你送出去躲躲,等水下去再送你回来。”说着递给三娘子一把拂尘,又道:“你拿着它,可以遇水成舟,遇地成云,你想去什么地方就去什么地方。”三娘子接过拂尘说:“那乡亲们呢?”“事到如今,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明天一早,太阳没出来的时候,我在此等你。”说罢,又化作一阵清风,不见了。

  三娘子呆了好一会儿,大堤上的人们已经收工了,河水还在继续上涨。大堤下,有几个老太太摆了香案,抽泣着祷告黄河退水。不远处有几座茅舍,传出哭声。三娘子听着听着,心里比刀割还难受。她想:看来这堤坝是挡不了大水的!一旦大堤决口,爹爹要被杀头,村庄要被淹掉,有无数生命财产要遭殃;如果我明天跟九天玄女娘娘一走,倒是百事大吉,可二老双亲和这一带老百姓怎么办呢?

  这一夜,三娘子翻来覆去睡不着。眼看东方朦胧发白,天将明亮。她隔窗向大堤上看看水势,只见九天玄女娘娘手握拂尘,站在那里。三娘子心里明白,那是在等自己。但她已下了决心牺牲自己,拯救乡亲们。这时,她注视着东方,只见九天玄女娘娘拂尘一甩,化阵清风去了。三娘子这才赶忙把房里物品整理停当,换了一身她平时爱穿的衣服,拿了拂尘,来到父母房中,把九天玄女娘娘的话和自己准备赴难的想法,原原本本告诉了二老,父母听后,三人抱头痛哭。

  忽然大堤上传来紧急的锣鼓声,这是河堤上危急的信号。三娘子抬头一看,天正午时,急忙向大堤跑去。沿途只见人们有的担着士筐,有的扛着木桩、门板,从四面八方涌来,黄河水呼呼地猛冲猛涨,大水已经漫上堤岸,很快冲开一个缺口。那缺口就像一条巨龙的大嘴,喷着浪花,把堤下的老太太祭神祷告的香案都冲翻了。人们把麻袋、木箱拿来装上堵决口,也无济于事。三娘子正不知如何是好,只见有一口大锅浮在水面,她就跳进大铁锅里,把拂尘一挥,大铁锅如同一叶轻舟,飘向河心。这时,只听三娘子大声喊道:“黄龙听着!你要是真心为了我三娘子,就不要为难乡亲,立即退水三尺,来表明你的真心诚意;如不退水,我要上天去了。”话音刚落,只听大水唰地一声,果然退了三尺,决口顿时变小了。三娘子说:“再退!”黄河水哗哗又退了几尺。“再退!再退!……”随着三娘子的喊声,黄河水乖乖地退回到原来的河槽里。人们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只见三娘子双膝跪倒在大锅里,向堤岸上的父母乡亲们招手告别,然后她纵身跳进黄河,被滔滔大水吞没了。

  从那以后,黄河再也没有从这里决过口。有人说,三娘子做了黄龙的妻子,劝他行善,黄龙改恶从善了。也有人说,三娘子在水中杀了黄龙,升天了。反正黄河是老实了。后来黄河向南挪了一百多里地,再也没有移还。

  人们为了纪念三娘子舍身救民的功德,在她跳水的地方筑起了高台子,叫“三娘子台”,台上建了三娘子庙,还把每年的三月二十五日和九月二十七日(传说是三娘子的生日和殉难日)定为庙会。三娘子庙里还建了九天玄女殿,感谢她点化之恩。三娘子庙正殿前有一口大铁锅,传说是当年三娘子乘坐的那口铁锅。至今,人们还把当年黄河决口之处叫“龙门口”;大庙会也移到了离三娘子台一公里远的地方,相传为三娘子家乡的邵庄村。

  如果仔细分析,故事中既有“河伯娶妇”的影子,也有黄河防汛实事的铺染,民间的造神总离不开老百姓有血有肉的生活,不像官立的神那样一封了之。因此,只要洗掉迷信的灰尘,总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黄河下游另有一些崇信不广、材料不多见的水神,采风中见有材料或口碑的,也都记下来。

  河南开封地方,将明代在当地治水有功的于谦视为水神,曾将龙王庙改为于公祠,塑像供奉,同时供在庙中的还有传说协助于谦治水的两兄弟“下得住”与“挡得牢”,俗称为“将军”。反映于谦治黄的传说故事《杀“猪”宰“羊”》在开封流传颇广。

  靠近黄河口的山东利津县、垦利县等地方,旧时船工信奉的水神,其中有一位叫做“小圣”,当地方音“圣”与“僧”相近,因此又附会传说神为西天取经的唐僧的儿子,因此叫“小僧”。旧时各船皆在船长舱中设佛阁供奉小圣泥塑神像,每餐都敬头碗饭。黄河口六河口地方旧有小圣庙,有庙会。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出版的李志强著《中国北方俚曲俗情》一书中说,天津河东盐蛇,旧有小圣庙。《长芦盐法志》载:“小圣,海神也,旧有庙在河西,封平浪元侯。每年五月初旬,游人倾城而至。二月二十一二三日,有胜会,闺人咸集津门,妇女戴七星花,以通草为之。”

  汪沆《津门杂事诗》记小圣庙会:

   丛寺金黄俯河流,
   慑伏天吴驾赤虬;
   五月新蛇人似蚁,
   船船萧鼓赛元侯。

  蒋诗的《沽河杂咏》也写小圣庙会:
   二月连朝有盛会,
   刹那五月赛元侯;
   津门士女倾城至,
   戴七星花结伴游。

  从“船船萧鼓赛元侯”、“刹那五月赛元侯”的描写可以看出,小圣与小圣庙会是因船家而兴起的,本为海神,由海入运河,在天津立足,形成大庙会,盛极一时。

  黄河口旧时的大港在利津县城东关,这里的船上溯可至河南、山西,出黄河口则经常驶往烟台、天津等地,很可能是航行到天津的船只将小圣神“引进”到了黄河口地区,成了黄河入海口地方的一位水神。这神灵由海上到天津,又过海到了山东,他的“原籍”身世到今天反不易查明了。

  黄河口地区的船工与渔民,因为经常出河口而入于大海,因此他们除了崇信河神以外,与南北航海者一样,普遍信奉海神娘娘(天后),也与海上的人一样世代相传着危难时娘娘送灯的神话故事。这一点,与沿海的船工、渔民相同,而与只在黄河中航行的人不同。

  幻想中的镇水灵物

  水神之外,沿黄河又有不少镇水灵物,这主要有铁犀、锁水阁、大钟、山石等等。

  (1)铁犀

  铁犀,俗称铁牛,所以用它镇水,一般有两种解释:一说“铁者金也,为水之母,子不敢与母斗,故蚊龙成畏之”;一说,犀为神牛,牛能耕田,属坤兽,坤在五行中为土,土能克水。

  黄河下游镇河铁犀有多处:

  河南荥阳广武镇孤柏嘴渡口,原有两只镇河铁犀。当地传说,黄河屡屡泛滥,是由于河妖作怪,只有铁犀能镇伏河中妖孽。这两只铁牛,一只早年沦入河中,剩下的一只移在孤柏口村保存。这一只铁犀,用合金铁铸造,伏卧造型,底座0.89~0.57米,长1米,高0.4米。犀背铭刻:“金牛金牛,蛇尾龙头,镇值芒山,河不南流。”牛臀部刻唐人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下有款文“乾隆十三年九月吉日”,“开封府郑州记水主持僧人性琳各出己财黄河不敢南流”。余下这一只铁犀,百年间就放置在渡岸边,到1980年,有人觉到了它的珍贵,将它移进了村中,可是,在1981年的某一日,忽被盗走,至今不知在何处。

  见于记载的还有今兰考县红庙村的铁犀,民国初年续修的《仪封县志》载:“十堡村(今红庙村)火神庙前,一铁牛卧地,昂其首,角高于地者二尺的二寸,自首至尾,长不满四尺,然远而望之,一巨牛弗啻也。右肋下有铭,刻处字漫灭不可读,惟前有‘水德’字,末行有‘大清’字、‘乾’字、‘四十四年’字,尚略可辨识。盖前清乾隆四十四年所铸也。”

  开封铁犀最为有名,犀在开封城东北郊外,近旁有村,名为铁牛村。犀高约2米,独角朝天,为明代政治家于谦(1398—1457年)督铸。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和永乐八年(1410年),黄河在开封两次决口,造成了很大的一个灾区。危难之际,于谦受职为河南巡抚。宣德五年(1430年),只身到开封上任。在巡察了黄河水情,采取了治理措施之后,于正统十一年(1446年)铸成铁犀,并亲撰《镇河铁犀铭》铸在犀背。其铭文曰:

   百炼玄金 溶为金流 变幻灵犀 雄威赫奕 填御

   堤防 波涛永息 安若泰山 固若磐石 水怪潜形 冯

   夷敛迹 城府坚完 民无垫溺 雨顺风调 男耕女织

   四时循序 百神效职 亿万闾阎 施之衽席 惟天之俯

   惟帝之力 尔亦有庸 传之无极

  当时铁犀安放在黄河岸边新建成的回龙庙中。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决口,回龙庙被黄水荡平,铁犀深陷泥淖中。清顺治年间,将铁犀挖出。康熙年间,巡抚阎兴邦治豫,三年无大水患,遂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重修庙宇,改回龙庙为铁犀镇河庙,庙共三进,前院供奉河神金龙四大王,后院安放铁犀,面北向河。阎兴邦亲自撰文,立改建铁犀镇河庙碑和铁犀铭碑。其《铁犀铭》全文是:

   昔明中叶 河悍未戢 维于中丞 铸犀镇压 冯夷

   效顺 水怪潜蛰 越二百年 莫绳旧业 店背而倾 犀

   残而溺 我来豫土 黄流宄翕 天子圣神 百灵环集

   尔宅尔田 不汜不啮 既厘庙貌 作亭树碣 嶷嶷者犀

   铮铮者铁 以卫金堤 以丰玉粒 爰勒兹铭 用绍前哲

  此后,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在张湾决口,铁犀庙在洪水中化为废墟,但铁犀与阎兴邦所立两碑均保存下来。1940年,侵华日军将铁犀掠至开封城,欲溶铁制军火,铁牛村村民奋力抗争,最终设法收回了铁犀。近年,开封市郊区黄河河务局,为展示地方文物,发展黄河旅游事业,原拟将铁犀移往风景游览区,但铁牛村村民以“铁牛村不可无铁牛”为由,坚决不同意搬迁。河务局尊重群众意愿,改变计划,照原犀翻铸一尊,以此开封有了两尊铁犀。

  真犀与两通古碑留在铁牛村北。我到村中打听知道,今村中百余户,居民杂姓,以阎、任、王三姓居多。所在地势低洼,村庄建在土岗上,类似黄河滩中的台房。村周围田地多种稻、栽藕。

  新铸铁犀安放在建设中的柳园口黄河游览区内,设台,作护栏,周围植柳。铁犀面向黄河,立犀前可沐河上之风,可闻呜呜涛声。台上设座置铁犀,座上镶扇形《镇河铁犀碑》,碑文是:

   镇河铁犀为明正统十一年五月(公元1446年)河南巡抚于谦所建,系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原物在开封城东北铁牛村。五百多年前铸铁犀镇河只能反映饱尝河患之苦的开封人企图借助神力制服黄河的强烈愿望,然而铁犀不仅没有镇住河,甚至自身也难保,曾两次被决口后的黄河泥沙淤埋在地下。1948年人民治黄,依靠工防和人防,确保了黄河四十多年安澜。今天我们重铸铁犀,是想提醒人们不忘河患,居安思危,团结治黄,努力把黄河的事情办得更好。

   开封市郊区黄河河务局

   1991年10月30日

  郑州市花园口黄河游览区,也在显要处安放了铁犀,那也是根据开封铁犀重铸的——实际上,只有开封的一尊铁犀造型特别动这一本书,一般认为是明末清初一个熟悉开封的作者,所记录的明代开封的种种遗事。作者姓名已不可考,由今人孔宪易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于1984年8月出版。书中说,开封原有外城,“外城日上城,周四十八里二百二十三步,仅余基址,有门不修,以土填塞,备防河患”。又说:“相传东京卧牛城,三山不令显,五门不令相对也。”“城以卧牛名者,城枕大河,牛土属,土能克水也。西城重门相向,其牛之首乎,直吞河雒而来王气也。余则三四重门,转折而不冲向,斯占之足乎。盘曲卧镇,参差其形,惟静可以制动也。城外东北堤畔,仍有一大铁牛,遥望河浒镇之,是有取乎名之也。”“三山者,夷门三山在府城之内。大梁门南有山之形,今业已成城矣,不谓之山。通衢里巷,夷坦迄衍,更不见夫山;迨河水入城,淹没有三四丈、二三丈者,自西门迤逦东来,至大爪隅首,水仅二三尺深者;通藩府东折至山货街水仅一二尺,再东折而北去,水不盈尺而止,高下起伏,观夫水而从可知山矣。”

  在这里,“城以卧牛名”、“城外东北遥堤畔仍有一大铁牛”、“盘曲卧镇”、“遥望河浒镇之”,自然有“取乎名”的信仰上的原因。同时,城池的建筑布局“重门相向”、“三四重门转折而不冲向,街巷取势高下不等”、“迨河水入城……高下起伏,观夫水而从可知山”,这一切,隐约间好像在说明,建城之初便考虑到了防水和洪水入城后的应急办法。这使我想起,许多近水的城市都有“三山不见”之类的说法。

  犀的原型是牛,但它是神牛,设计它的人自然要使它与生活中的牛有所不同,其最明显的不同,就是使它只生一只角。但是一旦要它走回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大家所认同的还是它的牛的本质,铁犀所在处以它为荣,但村名并不叫“铁犀村”,只叫“铁牛村”。对于铁犀与铁牛的不同,人们也用传说故事作解释,使它仍归于牛的一群。《开封民间故事集成》中有一个《铁牛啃麦苗》的传说颇具幽默感:

  在很久很久以前,铁牛村流传着一个铁牛啃麦苗的故事。

  一天早上,铁牛村的一个拾粪老头到村外拾粪,路过自己的麦地,发现麦地的麦苗被什么东西啃得一片一片的。第二天村里其他人家麦地的麦苗也是被啃得一片一片的。到第三天全村各家的麦苗都有被啃的印。当时,全村人都非常奇怪,大家决。心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当天夜里,各家麦地里都有一个人在暗暗观察。突然,有一家的麦地里有个黑乎乎的东西在啃麦苗。他慢慢地走近去看一看,好象是铁牛,第二天他把看到的情况告诉了村里人。起初大家还不太相信,后来大家商量了一下,晚上多出几个人看看。到了晚上,铁牛又出来啃麦苗啦。大家仔细一看果然是铁牛。这气就不打一处来,他们拿着木棒、铁锨、扁担照着铁牛打去,这么七上八下的把铁牛的一个角打掉,耳朵也铲下来啦。从此铁牛再也不出来啃麦苗啦。但至今铁牛只有一个角,耳朵再也长不出来了。

  这样,犀就还是牛,是一头残缺了的牛。

  历史上同样屡遭黄河水患的山东省阳谷县张秋镇,也有一只镇水的铁犀,当地人谐“铁犀”之音,称为“铁鼠”,又编出了“铁老鼠上树”避水的故事。最终返转来,还是铁牛,又造出一个《铁牛上树》的故事:

  大运河开通以后,来往的官船、商船首尾相接,络绎不绝,船从南来,过了黄河就是张秋镇,张秋镇一派繁华。

  有一年秋天黄河陡涨,人们都跑到了大堤上抢险防患。忽见东堤外平地涌出一股泉水,水柱喷出来,有一丈多高。人们忙用柴草沙石来填堵,堵上什么冲走什么,水势不减分毫。正当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忽有一个老者出现在泉边,手拈银须,笑指涌泉,说道:“此乃天龙鼻息,现正喘气觅食,如有一担活的铁牛肉充饥,其水当息。”说罢,倏忽不见。众人不胜惊异,可是救灾心切,只得四处寻找“活铁牛”。

  找“活铁牛”的人当中有两个农夫,因为连日奔走疲倦,在北海子村头一棵大树底下歇息。他们见树下放着一条扁担,一个贫苦少年正在树上摘榆钱。不大一会儿,只听村中一个妇人高声叫喊“铁牛”。那少年一边答应,一边从树上溜下来。见两个农夫相对叹息,便上前问他们发愁的原因。两个农夫便以实情相告。少年略一沉思,爽声笑道:“二位不必发愁,我就是‘活铁牛’。”说罢就请二位农夫带路,一块来到堤下泉边。人们问他有什么办法可以上水,他默不作答,却见他扛起扁担,纵身跳入了泉中,泉水顿时止息不再喷涌。人们痛惜地呼唤他的名字,在泉水涌出的地方堆土为丘,称之为“戊巳山”,又在这戊巳山下铸了铁树和铁牛像,让铁牛卧在树上。当地人称为“铁牛上树”,用来纪念那位保全乡邻牺牲自已的英雄少年。

  当地确有“戊巴山”这个地点,原先也有铁牛,据说是“文化大革命”时被埋在了地下,至今没有再出士。我因此没有机会见这铁牛与铁树的形状。

  (2)孟州锁水阁

  锁水阁,原在河南省孟县(今孟州市)海头村黄河滩上,始建于明崇祯末年,高四丈九尺,长宽各一丈九尺,用意在锁住黄河水不使为患。但是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阁被黄水吞没。道光十四年(1834年),县令徐熏又在北凯仪村(今称“北开仪村”)重新建阁。新建阁三层,下层题名“文峻阁”,上层仍题名“锁水阁”。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黄河自南凯仪村决口,夺蟒河北侵,流经海头、北凯仪、孟港、新城、田寺、桑坡等村,冲塌民屋上百间,留下民谣一直流传到今天:“两河并一河,先打文昌阁(即锁水阁),撤了化工村,桑坡走黄河。”灵物灵,黄河依旧频频为患。

  同治十一年(1872年)重修过的锁水阁,今尚保存完好,耸立在北开仪村黄河大堤临水坡。村中人多已不知其历史与作用,我在阁前照相时,一个50多岁的村民竟告诉我说,那是日本鬼子修的“炮楼子”。

  (3)大水漂来的铁钟

  大钟被当作镇水灵物的事实,见于山东省垦利县。这个县的史口镇原有一口大铁钟。1987年10月25日,当地81岁的老人李风口述故事中有这样的片断: 不知是哪年哪月哪日,黄河上游突然决口,洪水泛滥成灾,人们纷纷跑向高凸处,来不及跑的就被河水吞没了,情景极为凄惨。躲在高凸处的人们缺衣少食,啼饥号寒,盼望着河水早日平息。

  一天夜里,狂风大作,泛滥的河水波涛翻滚,人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就听河里发出一种似人说话的声音,并伴有铁器的撞击声:“当……当……,我去史口,你去八庄。”不细听很难听到,细听又很清楚。

  风不知在什么时候停了。第二天早晨人们起来一看,河水渐渐向下退去,大家都高兴得欢呼起来。有眼尖的看到水中有一个黑乎乎的东西,人们走近一看是一口大铁钟。人们疑惑,这么重的铁钟,是怎么到这里来的呢?年老的看罢铁钟说:“这一定是上天赐给我们灭灾难的,我们要建庙堂寺院,供拜神佛。” 后来人们在史口镇建起了一座庙堂寺院,把大铁钟挂在庙中,天天有人撞钟。据说,就在同一天,利津县的八里庄也在黄河里发现了一口大铁钟。

  史口镇的大铁钟实有其物,今藏垦利县文化馆,高1.88米,下口直径1.19米,壁厚0.07米,重约1500公斤,有阴阳八卦图案装饰。

  (4)龙的化身

  河南洛阳西北约100公里处的黄河岸边,有一块巨石,人称“镇龙石”,附近有一座小山,名叫“娘娘山”。世代相传,石与山都是镇水的灵物。当地有这样的民间传说:

  传说,从前东海龙王的二太子窜进黄河,杀死了心地善良的黄河君,霸占了水府,自称黄河王。他性情暴戾,逼老百姓为他修祠盖庙,进酒献供,又抢民家姑娘成亲。稍不如意,或兴风作浪,淹坏庄田;或遇云禁而,制造干旱。

  当时有一个叫代龙的青年,在黄河中捕鱼时救了黄河王的妹妹珊瑚公主。代龙村中的喜妹被黄河王选中时,他仗义勇为,男扮女妆,代喜妹被娶进水府。在水府中遇见珊瑚公主,公主大义灭亲,帮助代龙除民害,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公主要代龙往昆仑山向昆仑大仙借斩龙剑,昆仑大仙不仅借给他斩龙剑,还借给他一对鸳鸯剑来对付黄河王,派了把守要道的火神,又借给他一颗可以避邪的护身珠,嘱咐他只可含在口中,不可吞下肚,若吞下去就会变成石头。代龙借回斩龙剑,穷追黄河王,将近赶上,黄河王现出黄龙的原形,尾巴用力一扫,黄河决口,汹涌的洪水向田野村庄漫去。代龙奋力跳上黄龙背,就要杀掉它时,黄龙告诉他,杀掉了黄龙,无龙降雨,天下将永远大旱。代龙决心永远镇住黄龙,要它永远为黄河两岸的老百姓造福,便吞下了护身珠,化为手持斩龙剑的石人,世代威慑黄龙。珊瑚公主也随即化为一座石山,堵住了决口。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弗里:《怎样解读口头诗歌》
下一条: ·萧放:《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
   相关链接
·[王霄冰]再语境化与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溯源研究·[赖晓君]情书的世界:关于晚明书信集《丰韵情书》的民俗考察
·[朱志平 靳冉]当代语境下民俗艺术价值重构与转化·[朱梁灏]家乡民俗学视角下“同乡同业”现象考察
·[周淼]过程性视角下类民俗的生产·[郑艺星]赛博功德与电子木鱼:试述民俗事象的当代变体
·[郑涛]简述东亚民俗学发展史·[赵李娜]自发写作与自觉反思:当代家庭民俗志书写者的“反身性”探究
·[赵靓]数智三月街:大理街子的平台时空与新兴民俗·[赵家萱 孟令法]非遗热:民俗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张爱琳]大英博物馆藏苏州版画的四重价值·[岳瑾]黄河流域关中民间泥塑的文化记忆与传承研究
·[袁玥]传统与现代:论张亮采的民俗观·[尹立娜]节日民俗的价值建构主体及方式
·[杨馨颖]经济民俗学视域下江苏董永传说丝织文化历史演化研究·[杨旎梵]中式恐怖游戏:电子技术下民俗的创造性运用
·[杨吉然]滇西地区的村庙祭祀·[徐梓淇]商业民俗中的物质表现与象征演变:以中式招财猫为例
·[谢思岚]宋代都市笔记的民间立场及其对民俗时空的建构·[萧放 叶玮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形、有感与有效路径探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