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征文活动于2024年3月22日始至5月31日止,共收到应征论文187篇。经前期资格审查,共有183篇论文进入评奖环节,其中民俗学组119篇,民间文学组64篇。经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共评选出优秀论文15篇,其中论坛奖10篇(民俗学组6篇、民间文学组4篇),特别评审奖5篇(民俗学组2篇、民间文学组3篇)。根据征文通知,每位获论坛奖者将获荣誉证书及2000元人民币奖金;特别评审奖获得者将获得荣誉证书。
获奖结果公示如下(以得分为序):
一、论坛奖
(一)民俗学组
1.贾琛(北京师范大学2018级博士生)
题目:“枫桥经验”中民俗传统的制度建构与生活实践
2.许逸亭(北京师范大学2023级硕士生)
题目:从行话到网络流行梗:互联网黑话的两重语境和认同
3.贾璐璐 (山西大学2023级博士生)
题目:“非遗在社区”与“社区在非遗”——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社区营造的互动与互构
4.汪月(西藏大学2022级博士生)
题目:共融与互通:湘、桂、黔交界地区少数民族芦笙制作技艺比较研究
5.秦文硕(山东大学2022级博士生)
题目:借“洋”自重:晚清民国“礼俗”话语的另一向度
6.林嵩(中国传媒大学2023级博士生)
题目:城乡融合:庙会的信息传播特征与社会治理功能——基于胪村的民族志考察
(二)民间文学组
1.张亦洋(南京大学2022级硕士生)
题目:明清口头时尚的创演机制——以“咏戏俗曲”为个案
2.周腾(山东大学2024级博士生)
题目:遗落的牛角:“苕瓜打金牛”传说中的多重隐喻及其转化
3.卢秋彤(北京师范大学2021级本科生)
题目: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电子游戏中的神话主义再反思
4.马翠翠(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级博士生)
题目:人民之声:民俗学的逻辑起点与实践理想——以赫尔德的民歌思想为考察中心
二、特别评审奖
(一)民俗学组
1.李欣然(北京师范大学2022级硕士生)
题目:跨越“琐碎障碍”:欧匹夫妇的儿童民俗研究
2.杨紫昕(广西师范大学2022级硕士生)
题目:空间视域下乡村非遗赋能传统村落保护——基于湘西地区苗族村落还傩愿仪式的调查
(二)民间文学组
1.商梦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3级博士生)
题目:陕西仓颉传说的生成机制与讲述规则
2.骆勇(中国人民大学2021级博士生)
题目:欧阳修《泷冈阡表》碑传说的衍生史研究
3.王祺(中央民族大学2022级博士生)
题目:长城边缘:明清易代与山海关孟姜女传说
本届评委会成员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民俗学组
程波涛教授(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李向振副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穆昭阳副教授(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邵凤丽教授(辽宁大学文学院)
双金教授(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赵李娜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传播学院)
民间文学组
龙晓添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毛巧晖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王旭副教授(山西大学文学院)
熊威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余红艳教授(江苏大学文学院)
张多副教授(云南大学文学院)
本届论坛奖奖金资助者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杜谆(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高忠严(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刘爱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孟凡行(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邵凤丽(辽宁大学文学院)
双金(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王加华(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卫才华(山西大学文学院)
杨旭东(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水文化研究院)
张勃(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
特此向评委会成员及资助者致以诚挚感谢!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组委会
2024年6月25日
【本文责编:孟令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