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蒙锦贤]文明的套式: 清代“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生产意义
  作者:蒙锦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4-01-11 | 点击数:9443
 

摘   要:“苗图”作为本土的民族志图像,既有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的想象传统,也有“他者的图像”所隐含的套式、偏见和意识形态。“苗图”中耕织图像的非写实性主要表现为技术描绘的知识错误,以及图像的模件化创作特征。在“苗图”图像主题的选择性、变动性呈现过程中,耕织图像成为表征各民族“文化涵化”进程的标签,桂馥将“苗蛮”群体绘入以《耕织图》为粉本的江南生活图景,则象征着贵州族类彻底向化的政治愿景。“苗图”中的耕织图式既来源于华夏的文明传统,又象征着文明在边疆地区的差序性浸濡,体现着清王朝“以夏变夷”的再现策略,蕴含苗疆社会秩序统合的政治观念。

关键词:贵州;苗图;耕织图像;民族志;政治观念


  “苗”在清代泛指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苗图”则特指清代描绘贵州少数民族形象与风俗的系列图册。“苗图”呈现了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和生产生活图景,“为阐释清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图像表征”。“苗图”的研究主要在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人类学和民俗学领域,侧重版本源流、民族关系和民俗事象的研究,“苗图”中的耕织图像基本被当作毋庸置疑的历史证据,直接用来论证清代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农业生态环境、农耕技术和纺织工艺等。然而,“苗图”作为一种人为绘写的作品,图像本身是否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是需要质疑的,“苗图”的研究缺乏图像学的视角很容易落入“图像入史”的陷阱。本文以“苗图”中的耕织图像为研究对象,分析“苗图”作为中国古代民族志图像的想象传统,探讨“苗图”中耕织图像的非写实性,以及图像主题的选择性、变动性呈现特征,阐释“苗图”中耕织图像背后所蕴含的再现策略与政治意涵。

  一、“想象”:作为民族志图像的“苗图”

  我国民族志书写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诚如刘宗迪所言:“中国古代民族志编纂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但古代文献传统有表示人群类属的“民”、指称共同体的“族”和作为书写方式的“志”,却未有“民族”“民族志”的概念。现代学术界将西方人类学的“ethnography”翻译成“民族志”,重新激活了以王朝为中心想象与描绘异域、异族的文化传统,使得本土化的“民族志”成了有别于西方话语的新概念。由此看来,何罗娜(Laura Hosteler)将“苗图”等同于欧洲为了殖民扩张而实地调查、描绘和记录,并排除了传说、传闻成分的民族志或人种志是有问题的,其从根本上忽视了此类文献所赓续的中国民族志的想象传统,而且清王朝是否“殖民”西南少数民族的问题,中国学界已做出回应,如葛兆光认为清王朝对“苗疆”的经略无法与欧洲殖民主义等量齐观。

  从《山海经》对四方之国、民进行图文结合的呈现,到《史记》《汉书》《华阳国志》等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文字描绘,再到清代“苗图”对贵州少数民族形象与风俗的视觉呈现,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不断地生产民族志文献。“苗图”的绘写旨在辨别族类,最终服务于政治统治,恰如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卫既齐修《贵州通志》(后文简称“卫阎志”)的“蛮僚”卷所言:“不别其类,不知其俗,无以识其性情而施政治。”所以“苗图”的图文传统可以追溯至周代有辨民之用的“职方图”,不过民族志文献大多都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图像资料较少,究其缘由乃是“重文轻图”的观念占据上风。虽然民族志图像资料较少,但并非没有相关图像流传于世,例如肇始于南朝萧绎的“职贡图”系列,其中乾隆《皇清职贡图》便极负盛名,还有清代各少数民族的图册,如“番社图”“琼黎图”“滇夷图”和“苗图”等,其中备受学界关注的就是“苗图”。目前所见最早的“苗图”版本应为康熙十二年(1673年)曹申吉修、潘驯等纂《贵州通志》所载的30幅“蛮僚”图像,而嘉庆及以后彩绘的“苗图”抄本不少于170种。

  国内的“苗图”研究普遍表现出以文字文献为中心的研究本位,缺乏对图像本体的考察,研究者批评艺术史的“苗图”研究结论缺乏文献考据,实则表现出学界对“苗图”的非写实性的认知与接受程度不够。“苗图”的研究不可缺少图像学的视角,理应认识到“轻信或怀疑图像真实性这两种极端的做法,实际上都消除了图像在历史研究中的真正价值”。“苗图”首先是人为创绘的图像,其次才是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资料。实际上,有学者已经认识到“苗图”的非写实性特征。例如,胡进兼用文献学、艺术学的方法考证认为:“‘百苗图’中的大部分族称和内容是采自文献。无独有偶,笔者在探寻文字源流的工作中又发现许多构图是抄临(康熙)《贵州通志》卷三十和《皇清职贡图》卷八的插图……图中表现的服饰、风俗主要是根据文字叙述来创作,而不是实地写生作品。”王万发的博士论文从图像学的视角认识到“‘苗图’图像文本的意义并非只在于‘纪实’”;占跃海则发现《黔南苗蛮图说》中“有四十多幅画面与《耕织》《棉花图》存在联系,占其总数的一半,将他人的画面经过巧妙地修改为自己所用”。因此,研究者论证清代贵州少数民族的耕织技术时,应该警惕将“苗图”的图文资料直接作为历史证据。

  虽然“苗图”难以当作写实的资料直接运用,但图像作为一套自成体系的视觉表现形式,“图像的创作者流露于笔端的无意识,也正是后人探究特定时期社会状况和思维观念的极佳入口”。研究者认识到我国古代民族志具有想象的传统,便不难理解“苗图”和《皇清职贡图》体现着“蛮夷形象的帝国想象”等观点,李立、史青通过分析图说序跋回答了“为何画”的问题,即治理边疆、版图宣示、认识蛮夷和名教传统等,马国君、李红香也认为“苗图”创作的实质在于“夸耀清廷教化之功”。有鉴于此,结合中国本土的民族志传统和图像学的视角审视“苗图”的耕织图像,除了探讨图像本身直观反映出的农耕与纺织技术,更应该阐释“苗图”为何非写实性、选择性、动态性地呈现这些图像。

  二、“再现”:“苗图”中耕织图像的特征

  耕织图像在清代“苗图”中并不少见,据笔者统计,卫阎志“蛮僚”图、《百苗图抄本汇编》、《蛮苗图说》和《黔苗图说》共有28个族类的图像涉及耕织主题。图像内容主要包括合伙挽犁、踏锹翻耕、荷锄往耕或晚归、妇女饷田、垦种、挑秧、插秧、收割或盗割、打稻、负稻等农耕活动,以及纺织、捻纱、染布等情境。卫阎志“蛮僚”图所载31幅图像中,涉及耕织的图像共有7幅,分别是剪头仡佬“插秧”、八番苗“打稻”、僰人“罢耕”、牯羊苗“樵种”、短裙苗“力作”、马镫龙家“织纺”和阳洞罗汉苗“织锦”的图像,其中剪头仡佬、僰人、短裙苗的说文内容只字未提耕织之事。反之,一些族类的说文有耕织的表述,其图像却未描绘耕织的场景,例如仲家“妇人多织好而勤于织”,宋家“勤于耕织”,蔡家“以耕织为业”,土人“妇人力耕作”和佯僙“男子计口而耕,而妇人度身而织”等,说明“蛮僚”图存在图文不符的现象,耕织主题则具有选择性呈现的特征,一些“苗图”抄本将剪头仡佬的图像改为剪发主题,插秧的主题则转移到了新增的“侬苗”条。

  “苗图”中耕织图像的非写实性特征,主要体现在技术描绘的知识错误,以及图像的模件化创作上。例如,卫阎志“蛮僚”图中,剪头仡佬的图像显然违背了“插秧”的常识,图中插秧的三人正手握秧苗往前面的空白处插去,背后却全是插好的秧苗,可见绘图者缺乏基本的农耕常识,没有领会“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插秧精髓,这种错误在《蛮苗图说》的侬苗、《苗蛮图说》(台甲本)剪头仡佬等“苗图”(图1)抄本中仍有沿袭,而《番苗画册》(台乙本)侬苗、《七十二苗全图》(刘乙本)的剪头仡佬等版本纠正了这一错误。“苗图”中的纺织图像也存在许多错绘之处,杨庭硕在“洪州苗”等条目的“讹误考”中皆有谈及,他明确指出:“各抄本的绘画者并不熟悉纺织工艺的具体操作。”可见“苗图”对贵州少数民族的耕织技术呈现存在错误,倘若研究者基于“苗图”写实的理念去分析图像便容易被误导。

  以“苗图”的爷头苗“合伙挽犁图”(图2)为例。爷头苗的图像出现了“犁尖插入地下”和“犁尖浮于地表”的两种图绘,张宝元以犁尖裸露地面的图绘作为论证“拖犁”技术的可靠证据:“这种特殊犁具在使用的过程中,无需将犁尖插入土中,而是平行于地表‘拖’过……将农作物的残株及杂草压进柔软的淤泥中,以免其再生而干扰到新插稻秧的生长和结实。”暂且不论此种解释是否合理,不同版本的挽犁图式出现图绘差异,其中必然有一种图绘是错误的,而且作者显然忽视了犁尖插入地下的图像在“苗图”版本中占大多数的事实,《百苗图抄本汇编》一书中刘甲本、博甲本、民院本、刘乙本、台甲本的爷头苗图像皆是犁尖插入地下。此外,《京都大学藏苗图五种》一书收录的《进贡苗蛮图》《苗族画谱》的爷头苗图绘皆为犁尖入地,《德国和捷克藏贵州“苗图”》一书收录的《名人精写苗蛮图》《贵州图册》和《苗图》册页的爷头苗图绘的犁尖也是插入地下,其中《苗图》册页、《名人精写苗蛮图》和《进贡苗蛮图》所绘为旱地,并非水田,犁的形制还出现了曲辕犁、木架直犁和用绳索抬拉的木犁。上述差异说明图绘出现了技术性认知的偏差和错误,爷头苗的图像应是绘者依据说文,并加以想象进行描绘而成,仔细观察《黔苗图说》中蔡家苗的“合伙挽犁图”也能发现,田里的水已经没过拉犁者的脚踝,而扶犁者的双脚和犁尖却完全浮于水面,根本不符合现实情境。

  既然“苗图”并非完全写实,绘写者又是如何创作图像呢?艺术作品程式化创作的基本单位是“模件”,即由众多元素组成的零件,如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所说:“零件可以大量预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建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单元。”“苗图”抄本的再生产主要靠拆解和改绘已有的图像“单元”,例如,卫阎志“蛮僚”图中短裙苗的“力作图”描绘了一位男子弯腰锄地,另一位男子盘腿歇坐吸烟斗,一位女子提着竹篮递出碗,这三个人物都是独立的模件,组合为垦地、饷田和休憩相结合的画面。在“苗图”抄本中,这些模件则被挪用和创绘到了不同的族类图像中,如盘坐吸烟男子的模件运用于《番苗画册》(台乙本)侬苗“田间小憩图”和《苗蛮图册》(台甲本)大头龙家的“饷田助耕图”之中,饷田女子和锄地男子的模件则运用于台甲本箐苗的“垦种图”。

  通过比较不同的“苗图”版本中同一族类的图像,抑或同一“苗图”版本中不同族类的图像,可以发现“苗图”的模件化创作痕迹十分明显。同一套图册中各族类的人物服饰、发饰等十分雷同,清代桂馥也发现了这个问题,他说:“彼书工家,考核不精,所作倮、苗、仡、仲各种服饰,大概相同,其服色皆随意而施。”人物形貌的雷同有画工随意绘制的因素,但主要还是粉本创作和模件化创作方式造成。“法古”是“苗图”的绘写者试图达到“真实的效力”的重要手段,“苗图”观看者没有见过贵州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境,如何才能让观众觉得“苗图”的再现较为真实呢?绘画时使用观众熟悉的模件乃是重要的技法,换言之,画家需要将符合观者日常生活经验的内容融入画面,冯珠娣认为:“描写对于读者群来说必须貌似真实:既要为他们的‘真实世界’提供意义,又要提供新的可以与演进的想象力相结合的真实。”因此,“苗图”的绘写者既经由“法古”的方式呈现华夏农耕文明的视觉图式,又基于文字文献和想象描绘贵州少数民族的特殊风情,形成他者与自我、奇异与真实的张力,为寓教于图,表征向化地提供视觉建构的空间。

  我国具有悠久的“以农立国”传统,是否以耕织为业成了划分文明与野蛮、先进与落后的标准,因此耕织主题在“苗图”中成为一种文明的套式,耕织形象的塑造与视觉重构有其创绘的意图,也是隐喻贵州各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的重要手段。例如,占跃海梳理了“谷蔺苗”从康熙《贵州通志》到乾隆《皇清职贡图》,再到《百苗图抄本汇编》和《黔南苗蛮图说》的形象转变,发现持枪负弩的谷蔺苗男子逐渐丧失武器,变成布贩的形象,谷蔺苗的图像主题从“探亲”变成了“纺织”,其纺织景象被描绘得更加先进和壮观,体现出创绘者有意放弃该群体“叛服不常”的表述,桂馥借此表达了“心中理想化的民族生活场景”。杨庭硕则发现“苗图”的创绘者不满田雯、鄂尔泰等人对谷蔺苗的负面评价,才在该条目的“文本和图中做了委婉的批判和订正”,所以“苗图”的视觉建构深受政治观念和民族关系的影响,谷蔺苗纺织主题的变动性呈现,蕴含着清王朝对该族类的进攻、威慑和抚恤的态度转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邓启耀]相、义、法:民族艺术的认知与研究方法
下一条: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相关链接
· “稻鱼鸭” 生态系统:农耕文明的传统智慧·[张建芳]贵州仡佬族传统村落沈家坝调查报告
·[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杨兰 刘洋]优化与策略:贵州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研究
·贵州梵净山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徐斌]贵州省大方县基督教传播调查记
·[汤芸]多族交互共生的仪式景观分析·[徐永安 杜高琴]论贵州蒙正苗族的“活人坟-竹王崇拜”及其传说
·[王雪嫣]贵州省青岩古镇节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暨中国酒文化高峰论坛在贵州举行
·国际专家聚集贵州 交流探讨传统伦理下的非遗传承与利用·“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巡礼”贵州区域报道启动
·“中国南方史诗与口头传统”学术研讨会在贵州举行·中美民族博物馆合作研讨会圆满落幕
·160年前侗族“款首章”现身贵州黎平·[余未人]“绽开在贵州高原的小花”——记刘锡诚先生
·首届中日民俗学高层论坛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亚鲁王》研究基地在贵州省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成立
·[张婧]贵州白裤瑶服饰功能及变迁·为苗族文化发展支招 众学者达成“凯里共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