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从“老妈上京”到“跑驴”
——试论民间文艺题材的三种演变路径
杨镕
(中山大学)
摘 要:“老妈上京”最初是晚清民国流行于北京一带的民间文艺题材,20世纪初,评剧对“老妈上京”题材的借鉴使其传播到东北、河北等地,演变为“傻柱子接媳妇”,20世纪50年代初,昌黎秧歌艺人又将“傻柱子接媳妇”改编成“跑驴”,直到今天还在演出。从“老妈上京”到“傻柱子接媳妇”再到“跑驴”,是具体民间文艺题材的演变史,也展现出民间文艺题材不同阶段流变的三种途径,初始阶段通过节点的增加完善故事;成熟阶段通过不同文艺形式的传播扩大影响;成熟之后出现异质性文本而导致题材流传的衰落,于是在回落阶段通过原题材核心情节的抓取和改编,得以继续演出。具体表现为19世纪70年代,《老妈开嗙》节点出现,“老妈上京”在北京曲艺演出中风行一时;20世纪20年代,评剧对“老妈上京”的吸收和改编使得“傻柱子接媳妇”在东北、华北的影响进一步扩大;20世纪30年代,偏离原有节点的异质性文本《枪毙老妈》出现,遭到禁演和抵制,1952年,《全部小老妈》(包括《老妈开嗙》和《枪毙小老妈》)被禁演;同年昌黎秧歌艺人周国宝以《傻柱子接媳妇》为原型创作了《跑驴》,在1953年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上一举夺魁,后《跑驴》一直在冀东秧歌中演出并影响到其他秧歌。“老妈上京”题材属于众多民间文艺题材之一,这一题材的演变史显示了民间文艺在流传过程中的多种路径,显示了情节对题材内容演变具有一定限制性,合理的增加情节有助于促进题材的传播和发展,而不顾艺术发展规律,将情节庸俗化也可能给整个题材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告诉我们民间文艺的题材是流动的,这一特性使得一种艺术形式中的题材消失还可能在其他艺术形式中得以保留,拓展了民间文艺的舞台生命力。
关键词:老妈上京;傻柱子接媳妇;跑驴;文艺演变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