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
王丹
(中央民族大学)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生活实践,也是生活历史。以价值为导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分阶段、分层次、分类型地通过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实践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流互动的多模态教学,以完成知识和技能传递,也实现共创共享的知识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在校园”和“出校园”为师生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核的清晰认知和深刻体验,并以鲜活的形式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重要生产形式和传承方式。进入校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据学校条件和当地环境,考量并运用传统传承方式和现代教育方式,促进校园空间与社会空间的和谐共生,提高和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学校与社会互联互通、互助互融,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不仅是学校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的需要,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必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多模态;学校教育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