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3年会专区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以西南地区鲁班传说为中心
  作者:任正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13 | 点击数:810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
——以西南地区鲁班传说为中心
任正
(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摘  要:鲁班传说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南地区,是一种各民族共有、共建、共享的具有拟血缘关系的文化符号与精神标识,也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生动案例表达。鲁班传说深度融合于西南地区各民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方言俚语、地方风物、区域民俗等耦合共生,形成了囊括文本叙事、空间叙事、跨媒介叙事等地方传说生产的多维叙事机制。鲁班传说不仅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性表达,是我国西南地区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见证,而且其包孕着的共同价值,对当下中国凝聚各民族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鲁班传说;西南地区;地域性表达;共同体建构;多维叙事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任亚丽]舞蹈表演在情感与形式之间的表达
下一条: ·[邵凤丽]礼为俗用:功能导向下“礼仪文体”的流变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
·[郑小红 刘敏]文化产业繁荣前提下西南地区民间美术发展的地域因素研究·[张宗建]鲁西南地区年画画店、产地及文化区研究
·[陈芳 何雨彤 王倩]西南地区“变婆”故事之研究·[朱和双]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妇女形象的现代建构
·马尔子:民族学研究的经验与困惑·曾维益:多元文化下的白马(氏人)文化
·张锡禄:西南田野调查与大理古代社会的重构·“西南田野的当地经验”北大系列讲座录
·[李锦芳]西南地区双语类型及其历史转换·[宋明]西南地区“东西向文化带”假说
·[陈金文]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民间传说看铜鼓的厌胜功能·《保护创新的源泉──中国西南地区传统知识保护现状调研与社区行动案》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