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3年会专区

[陆帅]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作者:陆帅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13 | 点击数:795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二人转正戏中的萨满文化初探
陆帅
(义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作为一种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文化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传播和发展,尤其对东北亚地区产生深远影响。二人转是在东北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二者的社会功能虽然不同,但通过将二者细致比较,就会发现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说明了二人转的源头并不是以往人们简单的认识,即“莲花落两个儿子,评剧和二人转”,也就是说,二人转的源头并不完全是关内汉文化。本文聚焦在二人转正戏,立足东北文化核心现场,从二人转的本位出发,从二人转正戏的表现形式、音乐、唱词、戏俗等方面将二人转与东北萨满文化联系起来,探索萨满文化对二人转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对二人转的出身起到一个溯本清源的作用,同时希望以二人转艺术的包容性启发文艺工作者和传承人们,树立起文化自信,更好地进行文艺创作,让非遗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
关键词:二人转;萨满文化;唱词;音乐;民俗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下一条: ·[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相关链接
·[陈奕利]从表演理论研究大足宝顶架香巡游·[于海轩]从二人转包公戏看东北人的正义观
·[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于洋]萨满文化的疾病观念与仪式治疗·[吕慧敏]试论东北人的构成对二人转形成的影响
·[吕慧敏]行走在社会边缘的二人转艺人·[于洋]“表”与“里”:当代萨满文化传承的多元生态
·[宋康]清代宫廷戏曲文学研究·[陆慧玲]广西壮族天琴现代唱词浅析
·[色音]蒙古族萨满文化:变容与保护 ·[薛虹]满族萨满文化史料在满族先史史料学上的价值
·[吕慧敏]论传统二人转的程式性句词·[许秋华]二人转“包公”戏的东北民俗文化解读
·2014长白山国际萨满文化艺术节召开·[吕慧敏]老树生新芽
·[王杰文]一个巫婆的招魂唱词及相关分析·第三届中国(吉林)国际萨满文化论坛长春举行
·[吕萍]达斡尔族萨满文化传承人──斯琴掛·传承、保护萨满文化:吉林省第二届萨满文化研究论坛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