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地方民间叙事中的“箭垛式”名词
李一凡
(上海大学文学院)
摘 要:胡适提出的“箭垛式人物”概念进入民间文学研究领域后,通常被用于分析人物形象在多个叙事文本中的层累形成。但是,“箭垛式人物”并不能涵盖民间叙事中“箭垛”效应的全部情形,也脱离了地方的讲述语境。“箭垛”比喻的本体可以是更多名词性元素及其作为组成部分的叙事文本。为这些“箭垛式”名词设定地方的边界后也可以发现,同一个名词进入不同地方后,将各自集合丰富多样的叙事文本,形成“一源分流”的“箭垛”生态。而不同名词形成的“箭垛”之间也可以通过情节产生关联。而在地方内部,一个名词要想成为“箭垛”,一来需要其在地方讲述中得到相应的认可,二来需要同与其产生接触的叙事文本中处在替换位的名词性元素共享同一拟象,并在认可的程度上超越后者。某一名词的“箭垛”在生成后也并非一成不变,地方内部不同群体的话语权力,与地方外部的一些力量,共同作用其上,使得该名词与特定叙事文本的组合处在动态演变的过程之中。
关键词:地方;民间叙事;箭垛式;名词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