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2023年会专区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会议历届年会2023年会专区

[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作者:李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10-13 | 点击数:757
 

中国民俗学会2023年年会论文  

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李娟
(山西师范大学)
摘  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高峰,同时也是“中华”这一概念的扩大时期。北朝的北方民族政权在建构多民族共同体时,采取包括服饰融合在内的文化实践使自身成为“中华”一员,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认同。在多民族杂居与文化交流中,北朝山西地区成为服饰文化融合的典型地域,服饰也呈现出多元服饰文化元素交融的特点。北朝山西地区的多元文化元素主要有鲜卑服饰文化元素、中原汉文化元素与西域、中亚服饰文化元素。在北朝政权不同文化政策支配下,北朝早期以平城时期鲜卑服饰为共同体外观符号、融合中原汉民族服饰制度;北朝中期山西地区服饰以中原汉文化服饰作为争夺中华正统的外观符号,并试图杂糅鲜卑帽、翻领袍等胡服元素,形成了以汉式风格为框架、兼容多元服饰元素的融合策略;北朝晚期山西晋阳地区服饰形成以褒衣博带的纯然汉风,以及杂糅鲜卑风帽、圆领袍、翻领袍、袒右肩等纯然胡风相结合的二元结构。北朝山西地区服饰融合对中华服饰体系的重构有重要意义,它反映的正是北方民族政权通过对多民族服饰文化元素的选择、改造、组合等,重新建构多民族共享的“中华”服饰文化体系的动态过程。
关键词:中华文化认同;北朝;服饰融合;服饰民俗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李佳南]都市传说:广州城市变迁的缩影
下一条: ·[李琳 李小青]中国民俗学会40周年与多民族民俗学研究的兴盛
   相关链接
·[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
·[王政]简述魏晋南北朝的祈雨·[刘长旭]十六国、北朝游牧民族的水崇拜与投尸入河习俗稽释
·[张泽咸]略论汉魏北朝时期海河平原农牧业生产·[韦凤娟]魏晋南北朝“仙话”的文化解读
·[江帆]东北朝鲜族的民间信仰与变迁·[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
·[胡宝国]经史之学与文史之学·[田兆元]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过程中的神话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