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语“胡二马月”常与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结合,形成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与该俗语故事相关的诸多故事文本反映出俗语与故事之间的复杂关系:某一俗语与某一故事类型在相对稳定的结合之外,也会分别与其他故事类型和其他俗语结合;俗语故事中,俗语人名化产生的主角往往具有区别性和标志性特征,它们可能形成箭垛式人物或箭垛式人物组合,与原有俗语故事脱离,充当另一俗语故事的主角。一方面,民间故事的强大包容力促使俗语故事化;另一方面,民间故事的叙事自由性推动故事俗语化。
关键词:俗语故事;故事类型;箭垛式人物;民俗体裁;阿兰·邓迪斯
民间故事常与俗语紧密结合,形成民间俗语故事。大多数民间俗语故事用于解释俗语的由来,部分用于点明故事的主旨,少量仅保留了俗语的只言片语。这一现象非常普遍。本文试图借助俗语“胡二马月”与相关故事的复杂关系,讨论民间故事中“俗语故事化”和“故事俗语化”的现象,进而探讨民间故事的变异规则。
一、俗语故事“胡二马月”
“胡二马月”是一个俗语,又被说成读音相近的“胡儿马月”“胡二马曰”“胡二马约”“胡尔马也”“胡二马三”“胡儿马三”“胡理马达”“胡涂马哈”“糊涂麻缠”,至少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和重庆等地使用,意指做事马马虎虎,稀里糊涂。
这一俗语在上述区域使用甚广,以至在河北大名县产生了歇后语“狗黑子念经——胡二八噎(胡二马月)”。除此之外,还出现了自称解释该俗语来历,甚至以之命名的俗语故事“胡二马月”。就目前资料所见,这一俗语故事至少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与俗语流传地区基本一致。山东菏泽定陶的两夹弦《胡尔马月上金殿》,山西朔州怀仁的晋剧《胡尔马月上金殿》,都是以此俗语故事为基本剧情的民间戏剧。
本文选取相关故事文本19篇,作为分析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基础。河南西峡县樊起祥讲述、曹仲平采录的《胡理、马达一家人》叙事最为完整,可作为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代表。
这篇故事大意是这样的:胡理、马达是好友。胡理家境好,经常资助马达,还帮马达娶了媳妇。马达到胡理家取胡理给的年货,胡理妻疑心自己的金戒指被他拿走。胡理气恼,夫妻反目。马达见胡理夫妇不睦,知道原因后忙说是自己拿了戒指。马达回家后对妻子说:“我要说没拾戒指,他们一定要闹气。胡理哥脾气暴,妇女家心眼窄,万一投河、服毒,有个三长两短,弄得家破人亡,咱对得起谁啊!”马达夫妇狠心卖掉幼子换钱打了戒指。马达去胡理家送戒指,胡理惊呆了,原来戒指已经找到,胡理正要去告诉他。胡理带马达赎回儿子,从此两家合为一家,亲密胜于从前。事情很快传开,大家都知道,胡理、马达是一家人。
二、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形成
要讨论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形成,得先了解其基本结构。与俗语“胡二马月”结合的故事文本有11篇,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寻找它们的共同特征。
(一)与俗语“胡二马月”结合的故事类型
为方便对照,现将上述11个故事文本的主要信息列表(表1)如下:
这些故事文本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包括以下核心情节:
贫富二人是至交;富人妻(或富人)丢失贵重饰物,疑心穷人(或穷人妻)拿走;穷人为了朋友情谊或出于自尊受诬不辩,鬻妻卖儿,购买同样饰物送到富人家;丢失饰物被找到,真相大白,富人夫妇痛悔,弥补过错;从此两家合为一家生活或亲如一家。
汤普森在他翻译和扩充的《民间故事的类型》一书前言中说:“一般而言,如果一则故事我只见过一次,我根本就不予使用。但是,如果我认为一则故事虽然没有记录下来,但很可能的确为人所知,并且将它编入索引将来应该有用,我就总是打破这个规矩。”按照汤普森采用的故事分类原则,上述11则故事文本完全可以归为同一故事类型。
由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各种索引中均未收录该故事类型,我们可将其添加到金荣华《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的编目当中,放置于“893A至友报恩不明言”和“893B避嫌疑的救济方法”之后,按照国际通行的AT分类法,命名为“AT893C至友受诬不辩”。
就目前所见资料,俗语“胡二马月”与“AT893C至友受诬不辩”型故事有比较稳定的结合关系,所以,在本文中,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专指俗语“胡二马月”与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结合的故事。
(二)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中的俗语人名化现象
在谚语故事中,有不少谚语故事对谚语中的词语以人名化方式进行解释,使之成为故事的主角。比如,在谚语故事“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中,男女主角中的一方死于情伤,但心未死,另一方见心落泪,心遂死。故事内容与现实生活中的黄河、棺材无关。讲述者先分解谚语,利用谚语包含的“黄河”“棺材”“死心”等词语,把男女主角的名字设置成同音或谐音的“黄河”(“黄荷”)、“关才”(“官才”)、“司信”(“司新”),等等,根据主角的行动,在故事中重新把谚语拼凑起来。
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中,两位主角的名字表现出类似的俗语人名化现象。“胡二”(或“胡儿”“胡尔”“胡理”“糊涂”),与“马月”(或“马也”“马三”“马约”“马达”“马哈”),全部来自俗语“胡二马月”(或“胡儿马月”“胡二马曰”“胡二马约”“胡尔马也”“胡二马三”“胡儿马三”“胡理马达”“糊涂马哈”)分解后的碎片。它们合则成一条俗语,分则成两个主角,成为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形成过程
上述11则故事中,有7则在故事开头或结尾说明讲述目的是解释俗语“胡二马月”的由来,并给出其意义。有4则虽未提及该俗语及其意义,但所有故事的主角均以胡二、马月或发音相近的其他词语为名。
从表面上看,俗语“胡二马月”应该起源于两个好友的故事,俗语故事为解释俗语“胡二马月”而生,因此,两个好友的故事在先,以二人的名字组合而成的俗语随后形成。
但是,民间文学的文学本质告诉我们,我们不仅应该怀疑这些故事内容的真实性,而且还应该彻底否定其真实性。
美国民俗学家、谚语学家阿切尔·泰勒(Archer Taylor)在20世纪中期注意到这一现象,他说:“解释谚语起源的故事一定得以怀疑态度视之。”他举例说,有个故事解释谚语“猫也可以看国王”(A cat may look at a king)的由来,故事是说,国王马克西米利安访问自由之城雷根斯堡,参观一个木雕艺人的商铺。工作台上的猫受到惊扰,爬起来伸伸懒腰,无礼地看着国王。但是,在国王马克西米利安访问雷根斯堡之前,这条谚语的书面记录就已经出现多年了。
民间故事解释谚语如此,解释其他民俗现象,也是如此,例如解释节日由来的屈原传说、介之推传说,因为历史上实有屈原和介之推,不少人对这些传说深信不疑,以至民俗学家不得不通过考据正本溯源。就屈原传说对端午龙舟竞渡习俗的解释,江绍原嘲讽说:“无奈屈原的死日,现已无法考证,而竞渡一系的风俗又不限于五月的重五日——有的地方是在十五、十七、十八举行的。屈原顾此失彼,不知将如何死法才能证实缙绅们的竞渡拯屈说。”关于寒食节与介之推传说的关系,李亦园这样说:“今日民间所流传的寒食仪式与神话的关联是经过若干阶段的发展而形成的,传说神话的出现应属较晚的事,而很明显的传说神话的出现是用来支持仪式的执行······”
至于俗语故事“胡二马月”,其形成过程亦然。俗语和故事类型都各有来源,原本毫无关系。后来,讲述者或借助故事解释俗语,或通过俗语点明故事主旨,使得俗语和故事类型逐渐稳定结合。民众千方百计把自己对俗语的想象纳入已知故事类型的窠臼之中,创造出俗语故事,煞有介事地谎称这就是俗语的真实出处。
三、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与俗语的关系
虽然在上述11个故事文本中,俗语“胡二马月”与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关系密切,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密不可分、存在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一)与俗语“胡二马月”无关的同型故事
在故事9、10流行的安徽,也同时流行着未与俗语结合的同型故事《文昌阁》。
故事12《文昌阁》的两个主角是农民鲍重贵与秀才周良清。鲍重贵与周良清是知己,周家丢失一对银烛台,周良清疑心鲍重贵拿走。鲍重贵没有辩解,回家卖牛借钱凑了银子送到周家。周家一年后找到了银烛台,登门到鲍家道歉。两家互认对方儿子为干儿子,建了一座文昌阁,保佑子孙功名得第。
同样情形也出现在故事7、8的流行地河南南阳,该地的社旗县和镇平县分别流传着未与俗语结合的同型故事《张义王贤碑》和《鸭子吃金》。
故事13《张义王贤碑》讲述了一对朋友穷人张义和富人王贤的故事。王贤丢了价值不菲的牙签,以为张义拿了。张义知道后把女儿卖给别人当填房,用换来的银子打了一个新牙签给王贤。王贤找到自己的牙签后羞愧交加,去给张义女儿退了亲。从此两家合一家,不分彼此。人们把这个村改名为“张义王贤村”,他俩死后,后人给他俩立了一块碑,就叫“张义王贤碑”。
故事14《鸭子吃金》中,穷人石成与商人梁心是好友。石成在梁心家过夜,第二天俩人在一个脸盆里洗脸后,石成把洗脸水泼到了沤坑里。梁心找不到戒指,疑心石成。石成妻把自己卖了赔戒指。梁心在客店偶遇当洗衣妇的石成妻,忙把她赎回。石成来还戒指,恰逢厨子杀鸭后从鸭肚子里找到梁心的戒指。梁心悔恨交加,接来石成的娃儿,两家住在了一起。
由此可见,该故事类型也可与俗语“胡二马月”毫无联系。
(二)与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结合的其他俗语
既然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可以与俗语“胡二马月”无涉,那么它与其他俗语的结合就可以理解。
在故事9《胡儿马月》的采集地安徽亳州,还流行着与俗语“日久见人心”结合的同型故事《日久见人心》。
故事15《日久见人心》流传于安徽亳州利辛,讲述了一对好友日久和人心的故事。人心晚上到日久家借宿,日久不在家,日久妻给他拿了一件皮袄御寒。人心第二天大清早回家,把皮袄挂在门鼻上,却被小偷偷走。日久疑心是人心拿走,就疏远了他。小偷被抓后日久知道了真相,向人心道歉,俩人和好如初。后来人们发生误会总是拿他俩作例子,说:“我让你日久见人心!”现在这话的意思是时间长了才见到人心的好与坏。
河南周口太康与故事4《胡二马月》的流传地河南商丘睢阳毗邻,此地流传着跟俗语“友情为重”结合的同型故事《友情为重》。
故事16《友情为重》的主角是同窗好友尤庆和魏仲。魏仲妻丢了镯子,疑心是尤庆所拿。魏仲向尤庆说起此事,尤庆不想伤了兄弟和气,就承认了,并买了新镯子送到魏仲家。魏仲妻找到自己的镯子,魏仲赶紧去尤庆家道歉,发现尤庆为了筹钱竟把妻子卖给别人当仆女了。魏仲赎回了尤庆妻,从此两人情谊更深。这事传开后人人称赞。时间长了,人们切着“尤庆”“魏仲”的音,说成了“友情为重”。
故事6《胡二马约》采集于河南三门峡卢氏,同属河南三门峡的陕县流传着另一则同型故事《马马虎虎》。
故事17《马马虎虎》中,马马和虎虎是好友。马马种地,穷;虎虎做生意,富。虎虎妻的手箍丢了,认为是马马拿走,就找马马要。虎虎不信马马做这样的事,让妻子找,果然找到。这时马马卖了地来赔手箍。虎虎道歉,邀请马马两家一起过。从此,人们说相处不分你我的人都是马马虎虎。后来,马马虎虎变成了不认真的意思。
与俗语“胡二马月”相比,故事15、16和17中的俗语“友情为重”“日久见人心”和“马马虎虎”更为通俗。前两者与故事称道友情的主旨比较接近,而后者是“胡二马月”的同义词。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胡二马月”是方言,所以讲述者用更通俗的其他俗语与之代换。
至此,我们可以通过下图(图1)说明俗语“胡二马月”与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说,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既可与俗语“胡二马月”结合,形成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也可以独立存在,与任何俗语无涉。另外,该故事类型与俗语的纠葛也不限于“胡二马月”,它既与“胡二马月”的近义词“马马虎虎”结合,也与内容跟故事主旨接近的俗语“日久见人心”和“友情为重”结合,形成新的俗语故事。
四、俗语“胡二马月”与故事类型的脱离及再结合
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与俗语的关系固然复杂,但下面这则故事《胡儿与马三》提醒我们,俗语“胡二马月”有过之而无不及,它与故事类型的关系更为复杂。
故事18《胡儿与马三》采录于山西高平县,以穷人胡儿为主角。山西人胡儿到河南乞讨,遇到老乡马三,给马三站柜台。两年后胡儿带上挣下的银子回家看望老母,顺便帮马三看望马三妻。胡儿在太行山腰的“卖实话”店里用全部银子买了三句话:“住高莫住低”,“朋友妻,不可欺”,“见景不如听景”。胡儿到家后发现家中地势低洼,想起第一句话,就到山上住,第二天发现洪水竟将低凹处淹没。胡儿探望马三妻张氏,受张氏诱惑,想起第二句话,坚决拒绝。张氏恼羞成怒,喊来她经营的炼铁炉上的雇工,先吩咐,把骑马到炉上去的人扔进炉里,然后让胡儿骑马去炉场。胡儿途中想起第三句话,就停马观看。张氏用头巾裹头骑马从小路赶来看情况,刚到炉前,就被雇工拖下来扔进炉里烧死。胡儿从雇工口里知道了原委,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口中念道:“罪过啊罪过,这可真是‘蒙人害自己’。”
这一故事标题中有“胡儿”和“马三”,故事中的两个朋友也以此为名,看似属于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但是,该故事内容实际上属于故事类型“AT910所得警言皆应验”,并且从故事结尾可知,它其实是与“害人如害己”结合的俗语故事。
可是,该故事主角的名字为什么采用了显然脱胎于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的“胡儿”和“马三”呢?
回顾“胡儿”和“马三”这两个名字在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中的意义,就会发现:俗语“胡二马月”被分解成两个人名,分配给一对贫富悬殊、感情深厚的朋友。因此,“胡二”和“马月”成为隐含上述关系的一对箭垛式人物,出现于其他俗语故事当中。
就这样,带着俗语故事“胡二马月”烙印的人名“胡儿”和“马三”,在脱离了俗语故事“胡二马月”之后,保持了它们箭垛式人物组合的身份,代表一对经历了考验的挚友,与故事类型“AT910所得警言皆应验”结合,成为另一俗语故事“害人如害己”的两个主角的名字。
由此可见,胡二和马月这一对箭垛式人物组合既规定了故事主角的关系(一对挚友),也规定了对应故事的类型的大致范围(“AT893C至友受诬不辩”和“AT910所得警言皆应验”)。
这一现象在俗语故事中并不罕见。比如,在山东莱阳市流传着俗语故事“没良心”的一个文本——《没“良心”》。
故事19《没“良心”》以谴责忘恩负义的小人为主题:“活鲁班”李木匠收孤儿王恩为徒,视如己出,约定他为自己养老送终。王恩长大后嫌弃师傅年老无用,就离开师傅,自己开了一家木匠铺。由于生意远不如师傅,他回师父家偷看,发现师傅造了两个木头人拉锯。王恩偷量尺寸仿造出的木头人不听使唤,他只好厚着脸皮找师傅请教。师傅问:“你没量(良)心吧?”王恩说没量。师傅说:“没量(良)心不行。”
实际上,俗语“忘恩负义”常与故事类型“AT301云中落绣鞋”结合,形成俗语故事“忘恩负义”(或“忘恩失义”)。该俗语故事中的反角总是叫与“忘恩”谐音的“王恩”,他汇集了忘恩负义、贪财好色等所有恶行,在故事结尾被施以一切恶报和不幸。因此,出自俗语故事“忘恩负义”的王恩代表不忠不义的恶人,成为箭垛式人物。《没“良心”》的讲述者也许觉得王恩已经恶行累累,反角非他莫属,所以信手让他再当一次小人。
总之,俗语故事中这些原本牵强附会的人名,影射着故事主角的品行,在故事的代代讲述中成为箭垛式人物或箭垛式人物组合。它们带着故事主角或善或恶、或美或丑的鲜明特质,在与原来搭配的故事类型脱离后飘零流转,带着旧痕出现于其他俗语故事中。
结论
美国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将有关民俗的民俗命名为元民俗,认为收集元民俗,可以帮助我们获得“民”对民俗的解释,进而了解民俗的一种或多种意义,了解民俗之“民”。其实,收集和分析元民俗,不仅可以获取民俗的意义,还能帮助我们了解民俗不同体裁之间的关系。俗语故事“胡二马月”是俗语“胡二马月”的元民俗,通过对俗语故事“胡二马月”及其相关文本的观察,我们发现俗语故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规律:
第一,一条俗语常与某一故事类型形成比较稳定的结合关系,但也会与其他故事类型结合;某一故事类型也常在与某一俗语比较稳定地结合之外,与其他俗语结合。所以,一条俗语与某一故事类型会有相对稳定的结合,但不排除彼此的背弃。通过观察俗语“胡二马月”与故事类型“AT893C至友受诬不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我们发现,俗语与故事类型之间的聚散离合是如此自由恣意,但也有章可循。
第二,按照普洛普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动作由谁完成并不重要。但是,在俗语故事中,由于俗语人名化是一个常见现象,主角姓甚名谁往往是区别性、标志性特征。俗语人名化产生的故事主角可能成为代表某一人物类型的箭垛式人物,两个这样的故事主角可能成为代表某种固定关系的箭垛式人物组合。它们会与原有的俗语故事脱离,带着箭垛式人物或箭垛式人物组合的类型特色,进入另一俗语故事,充当主角或一对主角。
第三,俗语与俗语故事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了民俗与元民俗之间的关系,而且体现了民俗内部不同体裁之间的关系。谚语学作为俗语学的一个分支,已经注意到谚语与童话、谚语与寓言,甚至谚语与风俗画之间的关系,俗语学和故事学理应关注俗语与故事间的关系。
民间故事既以其强大包容力融汇俗语于故事,实现俗语故事化;也以其叙事自由性消解俗语为故事主角,实现俗语故事化。可以大胆推测,中国俗语故事体现出的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规律,很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的俗语故事。
(原文载于《民族艺术》2021年第1期,请以纸质版为准。)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于佳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