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暨“新世纪的中国民俗学: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3月31日至4月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海外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
大会开幕式于3月31日上午进行,中国民俗学会第五届理事长刘魁立先生致开幕词。秘书长高丙中教授代表第五届理事会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几年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对学会过去几年在实体化等方面的成就和不足进行了总结。学会副秘书长萧放教授和万建中教授分别代表学会秘书处向大会作财务报告和关于修改中国民俗学会章程的建议报告。
开幕式上,宋兆麟先生、陈勤建教授、高丙中教授以及美国葳涞大学张举文教授分别就田野调查工作、学科研究“经世济民”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作为民俗学问题的“日常生活”、以及“过渡礼仪”模式中的“边缘礼仪”等问题进行大会主题发言。宋兆麟先生对自己过去几十年的田野调查经验进行总结,在田野调查的准备、跟踪调查以及理论升华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指出“当前我们所实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只能延缓民族民俗文化的变化,保护的前提是‘记录工程’,所以留下‘事实的总汇’乃是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的重大任务。”陈勤建教授指出民俗学,虽然因它的研究对象民俗——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内容的丰富广泛,而形成价值诉求的多元化,但是,综观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成功经验,归根结底,回归生活,面向现实社会,关注经世济民是民俗学科本位发展趋向的一个重要选择。中国民俗学今后的发展,关键在于民俗学自身要加强学科建设,关注学科研究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经世济民”的现实性和迫切性,把握民众生活文化知识智慧,真正投入、融化在现代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高丙中教授认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从近代以来遭受了一个被现代性所殖民的过程,民俗成为知识的对象和改造的对象,于是有民俗学或多学科民俗研究的发生与发展。这种由比较简单的意识形态和更加简单的政治方案所规划的再造日常生活的工程发展到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日常生活蜕变为文化遗留物。近30年的社会进程重新把文化遗留物复兴到日常生活中,其中一些部分重新成为公共文化。民俗学群体有机会在利用后现代思想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享太平”创造知识条件的同时成就自身的事业。张举文先教授则分析了存在于民俗学研究中的对哲乃普的“过渡礼仪”模式与中国传统的“人生礼仪”观念的混淆,特别探讨曾被误译和误解的“边缘礼仪”及其现实应用;然后通过“过渡礼仪”模式分析礼仪行为的层次及其对个体与群体的“边缘”作用。目的在于通过此模式对人类礼仪行为做出关于心理的和文化背景的阐释,在承认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前提下,尽力做出符合特定社会条件的对某群体文化的共同传统性的阐释。
之后,代表分为五个小组进行学术讨论,就当下关注较多的民俗学理论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统节日等问题发表学术报告并广泛交换意见。学术讨论间隙,学会各专业委员会举行了学术联谊活动。
4月2日上午的闭幕式上,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俗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并按照选举程序产生了学会新的领导班子,刘魁立先生任中国民俗学会理事长,叶春生、陈勤建、段宝林、柯杨、贺学君、李惠芳、白庚胜、陶立璠、刘铁梁、叶涛、高丙中、朝戈金、周星、齐涛、黄永林、赵世瑜当选为副理事长,乌丙安先生被聘为中国民俗学会荣誉理事长,宋兆麟先生为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
下载相关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会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