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术史反思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术史反思

[祝鹏程]朱大可神话研究的症候式批评
——基于《华夏上古神系》的解读
  作者:祝鹏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4-26 | 点击数:18405
 

  02  中国神话非洲起源说及其文化抱负

  朱大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登场的,他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成长于激进的六七十年代,在80年代崭露头角,于90年代理想主义衰退、后现代思潮兴起后,在评论界产生极大影响。他继承了那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底色,对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抱以反感,高度评价80年代的怀疑与叛逆精神,又对其终结叹惋不已,认为“八十年代由知识精英引导的思想启蒙运动中途夭折,几乎是今天所有精神恶弊的滥觞”13。他坚持启蒙的立场、先锋的姿态,以充满隐喻和象征的笔法、华丽的文风围绕着当代文化重建不断发声。

  神话及上古史亦是其施展文化批评的重要领地。21世纪以来,随着“大国崛起”呼声越高,传统文化作为国家建设的正面资源,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神话和历史的角度切入上古文明,以论证中华文明的久远与辉煌,同时以中国神话和历史的独特性来论证中华文明的独特性,成为这一时段常见的做法。朱大可对此持严厉批判的态度,如对夏商周断代工程,他就直言这是一种“国家主义史学”,“它解构了上古历史研究的独立性,而将其纳入官方意识形态的坚硬框架”14。他高度警惕传统文化与国家主义的结合,将近年来对三皇五帝等神话人物的公祭活动称为“空洞的政治表演”,认为公祭民族神“跟磕头政治密切相连,却与我们个人的精神事物毫无干系。它不能确立以个人为本的基本信念,并且转移了世人对独立、自由、平等、公正、尊严、教养等核心价值的视线”15。

  可见,朱大可仍将神话视为一种文化批评的资源,是一种对文明与历史的象征性或隐喻性表达,他的研究看似是在爬梳远古神话,实则是在表达对当下文化的种种意见,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现实指向,乃至于“影射性”。正如他在《神系》后记中所言:

  毫无疑问,上古神话研究不应是单个学人的自闭式书写。旧神话的解放,以及新神话秩序的建立,完全取决于宗教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也即取决于世人对精神生活的渴望,以及知识界寻求真相和真理的共同勇气。16

  同时,朱大可的神话观又有所调整。在20世纪80年代终结、理想主义受挫消退后,对“五四”以来激进主义的反思渐成气候,一些知识分子开始重审传统的价值,不再像先前那样极端地看待传统。和袁珂等老派的神话学者一样,朱大可高度肯定神话的价值,他坚信神话是民族文明的起点,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华夏上古神话是整个上古文化的根源,也是意识形态、包括宗教、文学和政治的镜像,回避神话,就无法对中国上古文明做出正确的描述”17,且认为神话在当下的文化重建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中国文化的未来复苏与改造,以及‘二十世纪新文化运动’的出现,提供一份建设性的学术卷宗”18。

  和20世纪80年代那些文化批评家一样,朱大可没有受过解读传统文献的学术训练,在神话研究领域是一位客串的“票友”。但他并不讳言自身的票友身份,也不将此视为“不够专业”的代名词,反而将“民间人士”的“学术直觉”和“异端邪说”,视为确保研究独立性的前提,以及“推动史学/神话学变革的重要力量”19。在梳理神话学术史的过程中,他对在神话研究上较有争议的卫聚贤、苏雪林大加赞赏。在自己的研究中,他也将这些人作为榜样而加以效仿。此外,他使用的“神话”概念极为开放,较之于袁珂的“广义神话”,更加芜杂。在他看来,神话既可以包含伏羲女娲等经典上古神话,还可以包括《封神演义》《西游记》之类的神魔小说,甚至还包括《阿凡达》《纳尼亚传奇》《疯狂动物城》等带有幻想性的大众文化文本。20显然,但凡涉及神异性元素的叙事、能引发“梦幻效应”21的文本都被他纳入“神话”中,这就使得他的研究既显得汪洋恣肆,又缺乏必要的边界。

  带着这样的观念,他投入对华夏上古神话来源和形成的探讨中。他大胆地在研究中“引入了政治哲学、文化研究以及历史主义批评的新维度”22,使得《神系》脱离了学院派的束缚,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通篇皆是“镜像”“褶皱”“原型”“镜像反转”等新奇词汇,不仅可读性较强,而且与现实社会的一些文化症结形成对话与互文的关系。

  《神系》的核心内容是论证中国神话和文明非本土原生,其源头在非洲,又受到西亚和印度文明的浸染才形成。这类观念并非他的独创,清末民初,在“中华民族西来说”的影响下,蒋观云、章太炎、刘师培等人都将中国人种与文明源头定于巴比伦。这一观念也影响到苏雪林等人的神话研究,形成了神话研究的“泛巴比伦主义”学派。“泛巴比伦主义”的对错暂且不论,时人接受此论,与晚清以来中国在走出“天下”,进入世界万国时的复杂情绪有关:既需要反思“华夏中心主义”,承认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推动中国早日融入现代世界;又体现出对“欧洲中心主义”的默认和对欧洲殖民格局的遵守。

  朱大可的立论吸收并调整了“泛巴比伦主义”。《华夏上古神系》将中国神话放到世界时间、全球文明史视野中展开考察,力图为中国神话寻找一个更加妥帖的域外源头。他找到了近20年来基于人类基因测序而形成的“人类非洲起源说”,该说假设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成为智人。智人走出非洲,陆续到达亚洲和欧洲,成为现在人类的祖先。朱大可在此基础上发挥出一套神话起源学说,将中国神话,乃至于全球神话的源头定位为非洲。

  这套起源说立足于一套语言学假设。朱大可广泛查阅全球神话文献,搜集了世界各地神灵的名字,并将其分为若干层级和属性,通过比较发现,同一属性的神名词首的音素极其稳定,并形成一个可资辨认的“神名音素标记”。如经他考证,水神系的标记是“N”,同样是水神,非洲多贡人称为“诺莫”(Nommo),埃及人称为“努恩”(Num),希腊人称为“尼洛斯”(Nilus),印度人称为“那拉”(Nara),中国人称为“女娲”(na-krool,朱大可在这里参考了语言学家拟定的古音)……23由此可见,不同文明体系之间同一神名的词首发音有着极强的同一性,这些发音都带着非洲智人文明的基因,在从非洲向外的传播中,这一标记仍顽强地保持了原来的发音,从而证明了全球神话的同一性。

  因此,朱大可大胆推断,全球神话都缘起于非洲。中国神话也不例外,起源于非洲,经由西亚和印度文明的改造,再经本土的重塑,才有后世的模样。进而他从神话推断到文明的整体,结合基因生物学、语言学、文字学、考古学等学科,以及苏雪林、卫聚贤等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在世界范围内寻找类似的文化元素,勾勒出中国、印度、希腊、埃及、伊朗,甚至玛雅等文明之间的相似性和同出一源。在他笔下,老子是印度沙门集团的成员,其理论深受吠陀哲学的影响;墨子之学则来自希伯来,兼爱之学是犹太教文化的遗绪……

  中国神话非洲起源说带有鲜明的现实指向,是基于当下民族主义抬头的现实展开的理论建构。这一论点强调中国神话和文明并非是本土原生,而是在上古先民迁徙、商贸、战争和文化的频繁交流中形成的,反击了当下某些带有国家主义倾向的学者孤立地看待中国文化、强调中国文化独特性的文明观,强化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联系,论证了高度的开放性与吸纳性是中华文明的传统:

  中国神话并不是孤立诞生的,在多数情况下,它是文化交流的产物,也就是所谓全球化的结果。中国历史上不但有过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而且还出现过多次全球化或半球化的重大事件。24

  因此,他写作本书的目的就是击碎那些强调中国文化是孤立产生的民族主义者的陋见,证明对外开放、勇于吸纳异文明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和生命力所在,也是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的主因。

  当否定了中国文化是本土原生的之后,必然要为其选择一个新的源头。作者意识到原先的“泛巴比伦主义”蕴含着强烈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转而选择了“非洲起源说”,由原先基于欧洲种族优越论而产生的慕强,一转而变为对欠发达的弱势民族的认同与关怀,显然更加符合全球化时代知识分子的伦理道义。而对基于人类基因测序形成的人类“非洲起源说”的倚重,则使整个研究显得更加“科学”。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下一条: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
   相关链接
·[黄景春]战国时期墨、儒二家对鲁般神话的改造·[祝赫]大文学史观下百鸟衣故事的诗学解读
·[张子健]商汤“桑林祷雨”的神话思想与叙事分析·[张玲]起源·空间·构身:隐喻视阈下中国多民族同源神话中的民族共同体思想
·[张多]从“根文本”到“国家文本”: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的国家纂集实践·[张成福]遗产旅游论证对神话资源的挪用与神话主义的动态生成
·[于玉蓉]神话想象与历史叙事的同质与互文·[于敏]秩序建构与性别凝视:哈尼族“遮天大树”神话探赜
·[吴新锋 周媛]部落化传承中的叙事艺术·[乌哈娜]神话“功能项”和“基本型”的归纳与提炼
·[王之心]浅析神话“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流变过程及成因·[孙艳艳]中原民间经歌:中原神话调查的“二次田野”
·[石力]都市怪谈中的神话:关于神话的第N种猜想·[吕树明]蚩尤神话的跨文体演绎与重构实践
·[卢秋彤]当代神话与“神圣性”研究该走向何方·[刘悦康馨]数字媒介时代神话传统的审美实践
·[刘吉平 王小辉]陕甘川毗邻区域民间神话与羌族历史变迁·[刘蓓]精神人文主义视野下旅游景区中的神话主义
·[林玲]炎帝神话的族源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李一凡]上古史演义中的神话历史书写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