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间信仰的发生与人类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并具有潜隐性、多元性、弥散性等特征。黄河流域山陕豫民间信仰的远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万物有灵观,其根脉孕育于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围绕着物的生产与种的繁衍这两大需求,形成了以自然农业神信仰、社会保护神信仰、世俗化的儒释道信仰为主干系统的民间信仰谱系。九曲黄河、险象环生的地理形势和十年九旱、雨不逢时的气候条件衍生了独特的河神信仰与雨神信仰,经由灵验传说、人格化、世俗化等环节的演进机制,走向人们心灵深处,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社会转型期,民间信仰发展要加强信仰内部各要素的互动,促进民间信仰与社会结构各个环节的交融,发挥民间信仰对社会群体的道德伦理教化功能、社会组织整合功能和社会秩序的软性控制功能,彰显民间信仰在乡村振兴中的内生性力量。
关键词:黄河流域;河神;雨神;信仰谱系;软性控制
作者简介:段友文,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太原,030006);贾安民,山西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山陕豫民间文化资源谱系与创新性发展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19ZDA185)
民间信仰是以广大俗众为信仰主体,以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为崇拜对象,以趋吉避害、祈福禳灾为主要目的,具有自发性、多元性、复合型的世俗精神文化系统,并形成了一定的谱系化传承特征。田兆元发表了系列论文,认为谱系是认识文化内部整体性、互动性的重要方法,提出了族群谱系、空间谱系、时间谱系和民俗文化自身的形式谱系,称之为“民俗谱系四维说”,他还运用谱系学理论对东海海岛信仰作了尝试性探索。林继富认为民俗谱系解释学理论内涵具体包括亲缘谱系、姻缘谱系、地缘关系、族缘关系、乡邻关系和语言谱系,通过对民俗自释系统和他释系统的解释,达到全面解释民俗“本真”的目的。陶思炎、铃木岩弓《论民间信仰的研究体系》、王守恩《论民间信仰的神灵体系》以及顾希佳《太湖流域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体系》,虽然没有运用谱系学理论对民间信仰体系予以阐释,但是,他们对民间信仰建立的分类标准和深刻分析,为民间信仰谱系研究提供了参考。民间信仰是特定区域或民族的综合性、标志性文化,它的内部系统隐含着区域群体社会心理模式;它的物化表现凝成了祭祀、仪式、庙会、民间艺术等丰富形态;它的传播延展建构起了公共性社会空间。因此,研究民间信仰谱系不单单是追求学科自身完善,更重要的是回归生活世界,提升民众主体地位,把民俗谱系置放在社会运行的大背景中发现其文化功能,对民间信仰生成、演进逻辑予以再认识,达到整体性把握。黄河流域山陕豫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农耕文化的重要区域,其民间信仰的研究极具典型性与代表性。
一 同源与分异:山陕豫民间信仰生成的根基性
“谱系”的本意,《说文解字》曰:“谱,从言普声。籍録也。”《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更简洁:“家谱上的系统。”由此可见,谱系常用来指代事物的变化过程,多用于家族世系、血统关系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研究。民俗谱系是借鉴谱系学理论对民俗文化加以研究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搭建民俗知识共时的和历时的关系网络,并研究它们之间的平衡与不平衡中的发展。”民俗谱系强调民俗研究的同源性、连续性及一致性。民间信仰的谱系学研究应该把重心放在其发生的“源头”,追寻其生成演变的线性过程,文化的根基性正是文化民族性的表征;与此同时,民间信仰的研究还要捕捉时间链条中“重要事件”,关注事件中的细枝末节,知微见著,彰显民间信仰完整的意义。
发生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与谱系学联系紧密,相通相融,它既关注信仰事件的起源,也强调民间信仰中隐含的民众心理认知,进而探索民间信仰作为人类知识结构生成的脉络肌理。谱系学视野下的民间信仰发生论研究要义主要有三个部分。首先,要追溯民间信仰的源头,发现其根基,讲述自己的文化,“认识你自己”,把握民族本土文化的特征,挖掘民间信仰蕴涵的生命智慧;第二,研究谱系必然要寻找其逻辑系统,探索其形成机制,既要对民间信仰内部的民俗文化因子及其关联性加以分析,看到完整的“故事线”,又要关注组成故事线的不同场景,聚焦重大事件,捕捉事件中民俗活动的身影;第三,要考察民间信仰与生态环境、社会条件、民俗传统的关联互动,揭示民间信仰扩布的社会机制与文化功能。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要回答民间信仰何以产生,怎样发生,如何发展的问题。
民间信仰发生的根源说到底是人类的生存境遇,其远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主脉是农耕社会。摩尔根把古代社会分为蒙昧时期、野蛮时期、文明时期,每个时期又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野蛮时期对应的基本上是旧石器与新石器阶段,人类以采集狩猎为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多变的自然环境、低下的生产力、凶猛的野兽,给人们带来的是神秘、恐惧,在原始的“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产生了对天地万物的崇拜。人类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矛盾,与之相对应产生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附会以神力的神话人物的崇拜,这些崇拜的具体形态表现为天、地、日、月、星的天体崇拜,风、雨、雷、电、云的天象崇拜,山、水、火、河流的自然物崇拜,鸟、兽、虫、鱼的动物崇拜,创世神、祖先神、守护神、鬼魂精灵的神灵崇拜,人类在自身能力未能控制的领域形成了包罗万象、复杂庞大的神灵世界。
农耕社会的形成给民间信仰带来了重大转变。距今约4600至4000年的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先民的生产经济方式由采集狩猎向定居半定居的农耕文明过渡,其表现形态是村落文化。“村落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由季度性定居向永久性定居的过程,这个过程正反映了人类从游牧狩猎生活到畜牧、农业生活的转变。”村落文化以犁耕生产为主要特征,改变了采集狩猎时期“逐水草而居”、被自然产物吸引着去生存的状态,选择土壤较为肥沃的大河两岸、平原盆地去耕作,人们遵循季节气候的变化安排农事活动,生活更有时序节律。其后逐渐成熟的农耕社会的显著标志有:在社会组织上,以家庭、家族为细胞,以村社为基层单位,在所辖的土地范围内男耕女织;在制度规范上,以家法族规、村规民约规范每个社会个体的行为,在国家权力仅达到县级的情况下,家族村落靠“自治”的管理模式稳定运行;在信仰观念上,由于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人们对土地、河流、气候高度依赖,对天神、雨神、河神、土地神的崇拜是最常见的现象。黄河流域山陕豫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每一类民间信仰都形成了复杂完整的系统。以土地神崇拜为例,土地神又称后土、社神、土地爷、土地公公,祭祀土地神的场所称为社,各地都有祭社习俗。围绕土地神崇拜,形成了社神信仰、社祭活动、村社组织、里社制度、社火文化。在大的文化区域内,由于地理条件、人文环境、生存需求的不同,民间信仰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分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神灵祭祀。同源性与多元性正是黄河流域民间信仰谱系的本质特征。
如果说生存语境是民间信仰发生的根源,那么原始社会是它的远源,农耕社会是它的主脉,人类围绕“物”的生产、“种”的繁衍,以及建立在这二者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形成了博大精深、蔚为壮观的民间信仰谱系。这个谱系图主要包括三个系统:
其一,以“物”的生产为核心形成的自然神崇拜,包括天神(玉皇、老君)、土地神、河神、龙王神、农业神等。
其二,以“种”的繁衍为核心形成的生育神崇拜,主要有高禖、女娲、观音、碧霞元君、送子娘娘等。
其三,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核心的社会神崇拜,它们是家庭神灵、村社神灵、社会神灵、行业神灵,如祖先神、灶王神、门神、药王、城隍等。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