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民间信仰

首页民俗学专题民间信仰

[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以黄河流域山陕豫河神、雨神信仰为考察中心
  作者:段友文 贾安民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23-01-08 | 点击数:38320
 

二 流域与空间:山陕豫民间信仰演进的系统性

  民间信仰的发生只是这一文化生命的开始,能否发育成熟、形成谱系,关键是要经历一个演进机制。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包含着社会心理需求、灵验证明、人格化、世俗化等重要环节,需要把它置放在特定的生态环境、社会背景之下,从历时态与共时态结合的角度综合考察。

  山陕豫民间信仰深深植根于农耕文化的土壤之中,最为典型的是河神信仰与雨神信仰。九曲黄河波涛汹涌、奔腾咆哮,千百年来它赐给黄河两岸民众壮美的风光、丰厚的资源,也带来过无数灾难与痛苦的记忆。山陕豫地处黄河中游,从内蒙河口镇到河南洛阳北面的孟津,流程1 200多公里,可分为上、中、下三段,从河口至龙门为上段,黄河穿行于山陕大峡谷,千沟万壑,水深流急,被雨水风沙切割的黄土地上处处是塬、梁、峁、沟,形成了独特的地貌特征;龙门至潼关为中段,河水喷涌而出,河面陡然放宽,汾河、渭河汇入,黄河在这一段河床上缓缓流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人们对水域特征、滩地纷争的形象描述;潼关以下至孟津为下段,由于流沙积淀,河床加高,人们一方面享受灌溉之利,另一方面经受着悬河被冲毁之后河患带来的灾难。因此,黄河两岸河神庙遍布,河神信仰成为区域民间信仰的标志。黄河中游各个河段祭祀的河神不同,在中游的上段主要是白龙信仰和黑龙信仰;中段崇信河伯、大禹;下段河南境内主要崇祀金龙四大王,黄河与运河交汇地带有河神黄大王信仰。

  山陕豫各省区的雨神崇祀对象主要是龙王,也有的地方是山神兼有司雨的功能,如陕西的太白山神信仰。在山西的晋西北、晋北、晋中地区的乡村几乎村村都有龙王庙,这是因为山西地处华北区西部、黄土高原东部,为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区,干旱少雨,年降雨量少,与农作物需求期常不一致,极易造成旱情。“干旱问题不是一时一地的现象,而是一种较为恒久的、几乎每年每月无处不在的天象,普遍性的干旱是千百年来乡村民众躲不开的自然灾害。”各地的求雨方式有龙潭取水求雨、抬龙王求雨、善人求雨、寡妇求雨,还有晒龙王爷、晒土地爷等恶求雨。

  山陕豫河神、雨神崇信对象的来源一般是自然神灵,例如龙王信仰是在古老的龙信仰与土龙祭祀的基础上,吸收唐代以来佛教龙王信仰,加以本土化而来。黄河中游上段陕北、晋西北民众的黑龙、白龙信仰则与古老的阴阳五行观念密不可分。古人将五行与五龙相配,分别是黄龙,属金;青龙,属木;白龙,属水;赤龙,属火;黑龙,属土。他们认为五龙分别管辖五个方位:黄龙,居中;青龙,在东;白龙,在西;赤龙,在南;黑龙,在北。其中黑龙属阴性,能克火,于律为大吕,于卦为坎,于位则在北方,而且以河比德,秦朝开始黄河就有“德水”之称。晋西临县碛口黑龙庙民国五年(1916)刻立的《重修黑龙庙记》碑文曰:

  黑龙之名何自昉呼?或曰黑乃北方之色,于卦北方属坎,坎为水,水能生谷。帝命率育之功,斯其莫与京者欤!抑又考之,触石而起,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天下者,泰山之云也。顾云之为物,由龙嘘气而成,气一嘘而雨即遍呼天下。是神之膏泽普被寰区,祈报者之竭诚以祀,亦义之不获自已也。

  黑龙信仰的缘起正是因为它处于北方,和本镇附近方山县的北武当庙以及隔河相望的陕北佳县白云山真武庙,都具有镇压河水泛滥兼司雨的神职功能。黄河中游比较著名的白龙庙有山西岚县白龙庙,阳城县北崦山白龙庙、小崦山白龙庙,阳曲县玉泉山白龙庙,河南鹤壁上峪乡白龙庙等。实际上,黄河流域的河神、雨神庙用黑、白命名,还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民众的色彩观念有内在的关联。河南境内规模宏大的“黄河龙王庙”有武陟县嘉应观建筑群、武陟县龙源镇万花庄村青龙宫、荥阳市口子村的大王庙、新乡市和平桥北关的大王庙、博爱县清化镇的大王庙等。

  山陕豫河神、雨神崇信对象的另一个来源是从传统人物形象中移借,有的是从神话传说人物转变而来,如山西河曲大禹庙、陕西韩城大禹庙、河南登封大禹庙等庙宇供奉的大禹神;有的是源于历史人物、本地英雄的崇拜,如山西的台骀庙、介子推庙供奉的历史先贤,河南金龙四大王庙则供奉的是南宋文人谢绪。黄河流域山陕豫的河神、雨神信仰千百年来难以确定统一的名称,任何一位神灵都没有独登宝座定于一尊,这隐喻着河患治理的艰难曲折历史。河神、雨神神祇不断更迭的现象背后潜藏着历朝历代官员与民众前赴后继寻求“治黄”之策的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探索精神。至于龙王庙遍布诸多村庄,正说明旱灾是避不过的难题,人们需要借助超自然的神灵龙王以及具象化的龙王庙这一神圣空间缓解心理压力,祈求龙王保佑,普降甘霖。河神、雨神信仰紧紧关联着民众的生存需求。

  民间神祇要保障香火旺盛,长久延续,离不开“灵验”的证明。乡村民众对于民间神祇并非完全非理性的,而是从务实的、功利的角度出发,对神灵采取实证主义的态度,崇信程度如何,仪式是否隆重,完全取决于神灵的实际效力。于是,显灵传说成为信仰传播的主要方式,其主题类型有两种:一种是说神灵庙宇地点的选择取决于“神意”。基本情节为:某地建庙者或信众已经选好了建庙地址,或山上,或某个村头;一夜之间建庙的材料移到了另外一个背山面水、风景秀美的地方;人们第二天早上发现,家家户户的骡马浑身被汗水浸湿,方才领会到换地方建庙是神的旨意。也有的传说是讲,某庙宇的修建是神灵托梦给一个靠乞讨度日的叫花子,让他向人们传播神意建成了神庙。在山西碛口黑龙庙、交城狐神庙周边地区都流传着类似的传说。另一种是讲向雨神祈雨时,祈雨灵应,这类传说数量众多,几乎每个神庙皆有流传。山西岚县白龙山神庙的白龙神,据民间传说描述是由带领民众找水源的县令李大转化而来,庙内保存的一通碑刻《敕赐灵渊侯庙碑》,始立于北宋元丰年间,后因损毁,清代重刻。碑刻记载了该地苦寒易霜,春天少雨,民众生活艰辛,多流落外地。“公下车之春,愆阳为灾,乃按图籍,得白龙池者,在大万山之山阴。”知县李大在天旱时率民众、乡绅举行隆重的祈神仪式,不久便下了一场大雨。李大去世之后,被朝廷敕封爵号,成为一方神灵。山西阳城崦山白龙庙旱祷则应,天下亢阳之时则会再现龙神,据韩仕倩撰,刻于金太和二年(1202)的《复建显圣王灵应碑》记载:

  至五季之末,周世宗继位,改元显德,于此白崖上真相变现,云势暝合,风声怒起,暴雨倾注,厥后庙像愈兴。至宋太宗朝丙子太平兴国三年,斯池上现本形数十丈,飞腾而去。朝廷闻之,增封显圣王,载在祀典。

  民众对神祇祭必有求,灵验方才施予酬谢,阳城县窑头村小崦山白龙庙保存的刻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小崦山白龙庙敬献官戏碑记》,描述了光绪十七年(1891)该地发生的大灾患,知县叶廷桢进庙祷祀获应,甘霖普降,于是许愿供给“官戏”,即由地方官府组织,在特定节日、特殊场所献演的供神和民众观看的戏剧。正是在一次次祭祀灵验的验证中,增加了地方民众对神灵的心理认同,以神像、神庙为中心把地域民众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信仰共同体。共同的生存境遇、心理诉求、神灵崇拜,造就了地域民俗文化的同质性,维系了地域社会稳定,对社会群体具有潜在的组织整合的凝聚功能。

  神灵的人格化、世俗化是民间信仰推波助澜、提档升级,进而广泛深入地融入民众生活的重要途径。神祇形象的演变经历了由抽象到具象,从自然物象向人的形象的转变,而且这些神祇的来历要么是历史上显赫的人物,要么是本地普通的人物,他们本来就为民众所熟悉,转变为神灵之后更是护佑于世俗大众身边,使人们觉得这些神灵召之即来,可触可感。河南境内河神庙的河伯冯夷、金龙四大王谢绪、河神黄守才,历史上都实有其人。豫北地区的黄河故道沿线,唐宋以前因河水决口时常泛滥,人们通过水神信仰祈求安澜生活,河神庙多建于泛滥决口频发之地,黄河沿岸河神庙随处可见。例如武陟县沁河与黄河交汇处的嘉应观河神庙、原阳县与台前县交界的黑洋山河神庙、封丘县荆隆口河神庙、濮阳的澶州河渎庙。这些河神在唐宋之前的神职功能主要是镇河,宋末之后河水逐渐改道南流入淮,加上宋代以后气候变冷,豫北干旱缺雨,于是在原有镇水的功能之上,民众又赋予其司雨的功能。与此同时崇奉龙王,到龙洞、龙潭求雨的习俗在豫北也兴盛起来。

  山陕豫乡村民间信仰世俗化的重要途径是“结神亲”,这种独特的习俗大体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普通的民间女子与当地神祇结为夫妻。故事情节是该女子和伙伴们经常到神庙去,看到庙里神祇英俊潇洒,几个姑娘打赌或嬉戏失言,结果弄假成真,姑娘化身成为神祇的配偶。各地龙王庙里龙王娘娘的得来大都是这种模式。第二类是两个或多个相邻的村庄,因为崇信共同的神灵而结为神亲。太谷县郭堡、佛峪、王公是三个相邻的山区村落,每村分别有自己的神灵白脸龙王爷、黄脸龙王爷、红脸龙王爷。相传,这三位龙王都不愿孤独,所以结为兄弟,三个村也结为神亲,在本村龙王神诞日也把另外两个村的神祇请来共享祭祀。第三类是不同村落或地区的平凡的世俗男女因为曲折的经历,死后变为神祇,他们原来的两个村子也成为娘家与婆家的关系,按照既定的时间举行祭祀与庙会活动。山西万荣县荣河镇上朝村与黄河对面陕西合阳九乐山一带的村庄至今保留着姑母信仰。上朝村原名尚赵村,是由尚、赵两个家族组成的村落,姑母原名尚云花,因相貌丑陋,又是秃头,一直未嫁。有一年村中大旱,庄稼枯萎,正当全村人一筹莫展之时,从外地来了一位男子叫九郎,又名救郎,他帮助村民锄地保墒,渡过了难关。出人意料的是他向丑女云花求婚,并与她一起到了陕西韩城、合阳、澄城三县交会的九乐山,即今黄龙县白马滩镇神峪村的九郎山,最终成神化仙,这位救郎的原型就是赵氏孤儿赵武。民众把历史人物在地化,将他和普通的民间女子附会在一起,成为掌管雨水的神灵。在陕西合阳县的路井、秦城、张家庄、和阳等村子都建有救郎庙,至今保存完好的是坊镇东清村的救郎庙,庙内现存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十八年(1602)和天启二年(1622)三通碑刻。山陕两地由此结成神亲,每年定期举行庙会。

  “结神亲”习俗蕴含深厚,饶有兴味,它是山陕豫农耕文化区水资源匮乏的一种象征性表现,存续着乡村民众的灾难记忆。通过人神之间的交换与交往,拉近了人神关系,使神圣与世俗相互交融,神与人互依互惠。两个村落或多个村落,甚或相距遥远的两个地区、两个省区,通过“结神亲”使本来的地缘关系变为拟亲缘关系,增强了村际之间、地区之间的合作。我们惊奇地发现,神亲的交往距离总是超不出该地域下雨的半径范围,这说明,面对巨大的灾难,村际地域之间只有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才能战胜灾难,互助共赢。共同信仰正是共同利益的象征,人们在灾难面前,打破了家庭、家族、村落的局限,通过神亲关系结成一个更大的社会信仰共同体,这正是社区历史文化延续的内在生命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程浩芯]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
下一条: ·[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
   相关链接
·[刘佩川]晋西北保德县后会村祈雨民俗探究·[刘百灵]洛阳民间河神黄大王信仰调查
·[史耀增]陕西省合阳县民间河神信仰调查·[柯杨]发现自己 发扬自己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